|
发表于 2011-10-16 1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性的事故,再有理也会受影响,只能怪自己倒霉了,中联方面的辩护:
/ m5 h0 _& i' @% G+ m4 ~
3 \2 x: O5 v- f$ U8 [; t0 ^”面对五死一伤的数字,身为千吨履带吊的设计工程师,黎工有些伤感。他说自己对当天的现场施工有如下疑问:
, E5 n7 `& E, h* W& |- V) f3 L o# x4 E
事故发生的时间为何是深夜?现场照明为何使用民用小轿车照射灯?需要压路机强力平整的路面为何用木方处理?现场作业为何有这么多人?中联重科委派的现场服务人员已屡屡发出警示,严禁作业,为何机手依旧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s: h- K; D# t& Q
6 z0 _! j7 Z, y4 V' f- }
黎工进一步诠释说,1000吨履带吊属于特殊设备作业,国家有明文规定,视线不清不允许作业。因为从施工效果看,夜间施工无足够照明必然导致视线不清晰,而1000吨履带吊的臂架有120多米,机手基本上看不清臂架高空状况,将直接影响机手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判断和异常情况的处理。从事发现场及多位现场人员描述,当时是用几台小车车灯进行照明。从安全角度看,这种处理极不妥当,同时导致照明车辆必须处于危险作业区域内,直接违法安全规范。' j% v( M; v# @- D' B0 o) p6 C
3 p( O! Z5 _3 S6 f( L 面对现场照片地面出现木方的事实,黎工表示根本不能理解。他说,此次作业的履带机自重已经超过1000吨,起吊的货物300多吨,总计1300多吨的东西,通过几块木方就能稳定和固定?根据设计使用规范,设备对地面有平整度要求,使用说明书对此也有明确要求。
# K. j* D( P& m3 ~ ~1 }* }$ ~ m9 F `
黎工说,从现场看,整个地面非常粗糙,甚至用木方垫底,这是一种不规范的做法。为何不推迟几天把路面整理好后再施工,是否有什么原因?2 e- t: K% [; K9 h) W- X% i
+ W4 R9 \0 V5 `6 Z5 ^! V
据多位现场工作人员反映,此次吊装过程中,工作区域未设置安全防护区域。黎工说,从施工规范和以往的案例看,施工作业区根本不允许有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用车灯照射吊装的事情更是闻所未闻。
6 a Z# w8 Z: l9 H* Z6 I3 W! Q/ z! z9 ]
黎工说,事故发生后,一直在现场的中联重科两位服务人员在营救工作结束后,也私下跟公司诉说了自己委屈。他们在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施工作业后,多次跟机手、现场业主、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坚决表示不能起吊,但声音最终被淹没。“7 x& g+ ^; e3 |* n/ |, {! T: v/ K, ?
/ G: {. Z0 q. t# w1 m9 [$ U
http://stock.sohu.com/20111014/n322206536.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