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9-26 13: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俺会把拆换下来的零件给保存,在第一个任务完成后的个把月,又是没有事干的时间里,就将那拆下的坏轴承给分解看看,啊!不得了了,咋会和俺装上去的轴承不一样呢?这这...咋办呀!又赶紧去查看那部机,也再咨询了开机的兄弟使用情况有没有异常,还好,一切正常,这才把心给放了下来。在此又学习到一些轴承知识。就赶忙的采购一些新轴承备用。
1 |4 r7 J% R @ j, w5 P% K* N& v$ a5 F! {# M9 O: B
在后续的维修路上又出现新的问题,一部送料机修过后装回去,不到一周时间车间又说有问题,于是再拆回来检查,这次检查就不同于上次,这次将机器全部拆散后逐个清洗和检查,确定一切完好在逐步组装,组装过程里又逐一的检查精度,终于又把机器给装好了,再送回去车间使用。有过了半个月多,车间又反映那部机用起来还是有些问题,咋会这样呢?整个检修过程全部改变了呀,都加入品检程序了,也确定尺寸精度是没有问题的,不可能会再出问题的呀!就再让兄弟去给拆回来检查,这次要兄弟把某几个零件给测量尺寸,并做了检查记录。当兄弟们把记录拿来给俺看后,就晓得问题出在哪儿了,俺就和兄弟们说,诺!问题在这儿呢,零件的轴承位置偏差了,才不到4个丝,机器用起来就是不行。于是把其中一个零件按照另一个零件的尺寸重新改过,加工回来后再检查尺寸,确定是和另外那件的尺寸很接近,这次的位置偏差不到两个丝,就同意兄弟把机器重新组装回去,再送回车间使用,到今天那部机器还没有再返修。
5 E) D/ l$ ?* q0 Y2 V4 D3 ^* |, U; I
; C+ C# s7 r/ {0 |' C3 ?6 C0 x
俺们维修的知识和技能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各位看官想说,咋不会在外面招有经验的大师傅回来就一切搞定。说的容易啊!有本事的大师傅都独当一面去了,谁还要在厂里打工;那也可以送去培训嘛!哪里有这样的培训机构呢?和外面的维修厂交流总可以吧!交流?把俺们给教会了不就是断了他们自己的生路。一切还是得靠自己,包括学习和成长。因此,在社区的时间就愈来愈长,从各位老师的帖子里学习,在字里行间里揣摩道理,一步一步的走,就像俺在那模具论坛的呢称“蜗牛行路”。1 x2 N7 Y: h- j3 S9 g. c- @
% h$ ^. t+ e( [. N% I* ?) }
只要还有请外修单位来厂维修,俺就要兄弟们放下手里的任务去学习,这是俺部门教育训练的时间,是实战演练的例子。行前先简单的讲解学习项目,主要是看对方带来的工具和维修手法,并且要拍照做记录。09年春一步日本冲压机有精度问题,厂方派人来检查和维修,其中也有日本技师来厂。俺就要兄弟们带上相机去,先把工具部分给拍了下来,再把日本技师维修时的手法给拍照留底,当然在行前同样例行的简单讲解是不会少的,让兄弟们清楚俺要学习的是哪些项目。就这样每次有日本技师来厂,俺们的教育训练课程就展开,从09年夏季将要结束才将冲压机给修好,俺们也从三部相机一直到到四部相机的在旁边做记录。临了,日本的技师在完成任务要离开前说了句话“以后你们也有能力维修这部冲压机”,这是对俺兄弟们莫大的称许,而俺们也有自信和把握做到维修这部冲压机的硬件部分。* m; z5 Y- A* w
9 j( a9 g. A' F* F3 @
, y( K6 r1 p% c
, ]" A4 |8 R k( e9 W
0 l7 Y0 T8 G# X#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