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14| 90
|
我的转行之路 |
点评
感谢 老鹰区长的抬爱。
评分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 ||
点评
不完全是强度的一个问题,还有各向性能要同一,延伸率,延伸以后的脆性问题,很复杂的,要材料,模具统一考虑的
覆盖件要薄,得钢板的抗拉强度到一定的标准,最近在广告上看见,用潜水艇级的抗拉强度在做覆盖件,超过980MPA的强度。
大爷威武大爷荡漾......一件事情,种种原因。了解得这么深。
日本车身的覆盖件是世界最薄的,怕冰雹砸,会有些小坑,但碰撞性能符合欧洲与北美的各项规范,就凭这个,我们就做不到,没有这个能力,还不是自卑,真不行,侃也不行,但日本车身怕前后夹击,这个能力比欧洲差
难怪小日本能把板子做那么薄,却冲不破。
国内车身覆盖件水平低,一个是材料,一个变形控制理论、经验数据都不够。简单说,就是玩的深度不够,鬼子玩这个,多大变形率的材料,专门找钢厂定制,模具设计配合。
我们没有玩到这个水平
| ||
点评
哈哈,不可能的人还真多!
再回 998 老师,玩模具就是在玩材料的物性,材料是模具的客户,模具是俺们的客户,晓得客户的喜好,就可以将客户搞定。书本期刊、产线、冲压出来的产品和下脚料、量具和显微镜就是俺学习模具的师傅。
回 彭老师,互联网和社区里的各位老师都是俺最好的师傅。
以前书本,现在互联网,就是最好的师傅。
蜗牛谦虚过头。
回 998 老师,俺就是您说的简直不可能的那一部分。
有好师父指导,自然可以免走许多弯路,“师父领进门,修为在个人”,个人的主观能力还是主要的,不过“领进门”的师父必不可少,对这点小才深有感触,有时师父一句话,够你摸半年的,哈哈
没有合适的师父指导,模具玩不出来,自己摸索,简直不可能
| ||
| ||
点评
豪华车的模具车间,属于高度保密的地方。谁能站在旁边听,那真是大爷。
要站在边上听,听完了,再听国内设备,你就理解大奔就是大奔,人家玩工业,就玩大奔那样的,你和人家玩速度,你那个东西一会儿就受不了了,阿拉20多的时候,与米国中学生踢球,踢20分钟就知道自己怎么样了,哈
我看过德国一些冲压设备的视频,那家伙就像印刷机缝纫机一样,还没有噪音,看得我目瞪口呆,
提速,不仅模具设计要水平,模具制造精度高,机器也得好,机器不行精度保障不久,磨损会加倍的,你看德国冲压设备,听声音就知道是好设备,
我只能说:楼主大侠是个天才!不得不服!
| ||
| ||
| ||
点评
工程师都没人爱干,别说技术工人了,话说不干技术工人,小青年也能找到活,而且不少赚,998说了,干什么不是赚钱,做技术工人干吗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6 14:45 , Processed in 0.06739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