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下:2 o; D/ s3 Z0 e2 o$ B. V' s
新华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付航、毛一竹)近日,广东东莞素艺玩具有限公司和定佳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接连倒闭引发舆论关注,并由此延伸出中小企业迎来新一轮“倒闭潮”的疑虑。记者在东莞采访发现,两家企业倒闭更多是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属于个别现象。
# v) O$ ^9 Y, J+ w- X2 v0 a
: [4 I( @& z7 V; t4 N, e4 U 然而,欧美市场需求减退、人民币汇率不稳、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让部分中小企业感到“内忧外患”,生存面临诸多困境,陷入倒闭潮的“危机感”不断袭来。, J! f( r7 E: w0 {4 h! r
0 C9 _. n" R6 p( Q3 x' N: d 据东莞市素艺玩具有限公司一些员工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韩资企业,法人代表是一名叫金在千的韩国人,其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美,有470多名员工。7月14日公司倒闭后,老板及管理人员已不知所终。7 S: S' E* r& x0 \: u2 I
% {) h9 R3 a6 A& V* N" s4 g
该公司生产车间包装班班长杨俊说:“13日晚上我们加班到9点多,第二天早上来上班,发现车间里乱成一团。”公司所在的东莞市东城区牛山梨川宏盛工业区接管了公司,法院也对公司财产进行了查封。
7 \5 R0 `& s+ K) x) @; M# Z
, l) D4 i! g9 E9 H& y4 X 从今年3月起,一些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明显感觉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摇摇欲坠”,也听到不少传言说企业有大量欠款。素艺玩具有限公司所在东城区牛山梨川鸿盛工业区工业办主任祁永和介绍,由于素艺在苏州的工厂倒闭,几十家供货商担心拖欠的货款难以收回,集体上门催收货款,发生了类似银行挤兑的事件。
8 W; `; Y2 r( b. J- N3 s0 d: h# c3 `# [5 V( {) c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供货商集体上门催款,是导致素艺突然倒塌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此之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早有征兆。近年来,频繁更换韩方高管,内部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都使素艺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 G6 L0 `+ t0 @9 A 无独有偶,资金链断裂也使东莞市一家大型的服装企业定佳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在6月中旬遭遇“突然死亡”。+ G8 b' L0 x3 \! o
" u: _3 S% Q; A- @, D) V/ c1 M" T 今年以来,央行三次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客观上造成市场资金紧张,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因此绷得较紧,稍有风吹草动即面临较大风险。
# ?: {7 r, Z- }3 d' i! |) x) V1 V" D) w$ d2 D/ `- S& b Y: i3 j0 ~9 P
东莞市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祥祐表示,一些供应商本来给玩具企业多达60天甚至100天的还账期,现在不愿拖那么久,都要求现金现付,宁愿利润少一点。
% p9 D0 C6 j2 E
2 R0 S; v# z0 F8 U 对于“倒闭潮”的说法,政府、协会及企业界都表示不认同。“这两天已经有六七拨人来看素艺的工厂想要租厂房,如果中小企业真的不景气,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开办企业?”祁永和说。在这片拥有十多家企业的工业区里,素艺是近年来唯一倒闭的案例。
( Z+ I" X9 r7 U- W, x/ ~0 Z* N
* u/ T5 K1 Y# [4 L; I4 t 东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东莞各镇反馈的情况看,各大工业区厂房基本满租,没有空置。可见企业虽有少数倒闭,但没有形成“倒闭潮”。2 W7 h1 t% f" h
. w" n* R* |: y) ~+ K 陈祥祐估算,从2008年到现在,东莞市玩具行业有800到900家企业关停或是转行。但总的发展规模基本保持在2000多家。
) Y+ G) t/ e0 O( S) z4 k; |& _ @4 k3 R. x+ d
近期,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还对当地30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调查。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蔡康介绍,目前,企业关停数仍处于正常水平。从2008年到2010年,企业的关停数量从800多家下降到500多家,2011年上半年,关停企业266家。
/ Z8 ^3 z0 u3 q% W @ 调查显示,2011年上半年还增加了800多家企业,带来合同外资19.88亿美元,相比关停的200多家企业,涉及合同外资3.2亿美元,新增加企业的外资合同数额是关停企业的6倍以上。
) h) z1 d. Z; s
" V8 o V' A1 z- g ?1 ]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仍不容小视。钱荒、电荒、用工荒,压得不少中小企业喘不过气。蔡康说,目前,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欧美市场消费低迷,订单下降,受访企业订单平均减少15%左右;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原材料、工资成本快速上涨,总体成本上涨近11.4%;三是企业利润下降,今年企业的总体利润率跌到了2%到3%。很多企业处于微利,甚至出现亏损。
8 A& s( B( F7 G
& _, |, `( ]+ v" L A3 h7 ` 相关部门预计,当前形势将导致企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部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产品档次,订单、销售、用工、利润继续增长,部分企业由于产品档次较低、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弱,将陷入困境。
# K, \! c8 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