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用
/ S5 J: c5 M7 s! j8 z# C9 Q1.提高油压(定压):将喷油压力提高到10MPa~20MPa。 " @9 ^0 V8 V6 l- l5 D/ u" D, y
2.控制喷油时间(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喷油和停止喷油。 - S- ^/ q" @8 E
3.控制喷油量(定量):根据柴油机的工作情况,改变喷油量的多少,以调节柴油机的转速和功率。 ! J9 b( P9 S( F& \$ I
二、对喷油泵的要求 $ R! W) D# @5 s* c5 T
1.按柴油机工作顺序供油,而且各缸供油量均匀。
. R1 O2 N* e7 g9 C8 y2.各缸供油提前角要相同。
: y; ?& m3 \9 h5 W: l4 i% O3.各缸供油延续时间要相等。
. K, a& p$ v- H% G0 `' ]4.油压的建立和供油的停止都必须迅速,以防止滴漏现象的发生。 ' V' B" E; F2 I4 Q( o
三、喷油泵的分类 5 H6 I! j+ H5 D8 l1 ^
1.柱塞式喷油泵。
, M, H, P& T/ z3 Z8 X2.泵—喷油器式,将喷油泵和喷油器结合在一起。 # K- z4 r- e/ \ c: |" T
3.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 b1 b. X8 k9 ]: p& }, t& V3 B
四、典型喷油泵的构造
" \# J6 ]5 M1 q, P, ^我国常用的柴油机喷油泵为:A型泵、B型泵、P型泵、VE型泵等。前三种属柱塞泵;VE泵系分配式转子泵。
' ^$ W; r2 P, w/ ](一) B型喷油泵的结构特点 ( H: C' q F6 Z
如图7—27为六缸柴油机用的B型泵总体图,其各部结构特点如下:
6 q. @! W: \8 h1 u. F% t ffice ffice" />
1 t% }1 P3 q# \" L
1 F- b: W' R; P8 O7 U1.采用螺旋槽式柱塞和平孔式柱塞套筒;
. n0 N6 J" w+ v% J" p' i2.油量调节机构为齿杆式,在齿杆前端装有可调的最大油量刚性限位器(有的用弹簧限位器);
7 \ r% k9 X2 p$ t( G2.调节螺钉式滚轮体传动部件; 4 B, K1 W7 S8 d
3.凸轮轴为切线式凸轮,用锥形滚柱轴承支承在壳体上。
9 M1 a9 u+ A: m' y' ?8 i. N2 z4.泵体为整体式,采用独立润滑方式。
( r3 s0 ?8 y q(二) P型喷油泵的结构特点
2 x2 u0 T4 P# oP型喷油泵的结构如图7—28所示。其特点如下:
" }0 U" J7 ^1 g5 }8 l# ^: x \+ A, E: |! q8 v% u' B; O
1 }+ _2 q. k1 H1.悬挂式分泵总成 柱塞和柱塞套筒、出油阀等零件用一个带凸缘盘的分泵钢套筒固装在一起,成为一个总成部件。用压金螺柱直接固定在壳体上,形成一个悬挂式结构。可使套筒转动一定角度。 $ O& v, ~( ~0 {1 ~; ~ p: ]7 f
2.各分泵供油量的调整 分泵钢套筒的凸缘盘上有弧槽,松开压紧螺柱,转动钢套筒,其分泵的柱塞套筒即随其转动一定角度,改变了进回油孔相对柱塞上斜槽的位置,回油时间即发生变化。
8 Z: F1 m" B7 g0 z) k& t- J3.分泵供油始点的调整 增减凸缘盘套筒下面的垫片,使柱塞套筒的进回油孔微量的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了相对于柱塞上端的位置可,调整分泵的供油始点。
8 w5 N% ~4 e" Z5 A5 X0 B- u4.球销角板式油量调节机构 在传动套筒端面上焊有1~2个钢球,供油拉杆横断面呈角钢状,在其水平的直角边上开有小方槽口,工作时方槽与传动套筒上的钢球啮合。不可调式滚轮体传动部件; - p7 L1 D9 e1 @5 W, V, O$ A+ D. Z
5.全封闭式箱式泵体 采用不开侧窗的整体式密封泵体,只有上盖和下盖。泵体刚度大,能承受较高的喷油压力而不变形,使柱塞偶件的寿命较长; / H8 g4 T% |: L- G
6.采用了压力式润滑方式 ;
2 G( O# V/ k! J$ p# U* [! u7.有专设的预备行程检查孔 在滚轮体上方有螺塞,可利用该孔检查个分泵预备行程是否一致(用专门的仪表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