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对民营企业设备管理的看法,在民营企业中,很少有领导会重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更不用说是点检了,但是还要求设备的运转正常,而在备品备件上却又舍不得花钱。这就是矛盾的集中所在,一方面不想花时间在设备的保养与点检上,一方面还要设备的效能达到最高,备品备件又不想花钱。我在工作中采取的是多管齐下。只是个人经验,希望对各位有所借鉴。4 P& X3 u- Y( n7 S* C, V; }. F8 d
一、对于设备的点检问题,给维护人员说明设备的点检与保养的重要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产间歇期甚至是生产人员吃饭的时间做好设备的点检,对于点检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领导沟通,说明其重要性,及时解决。
W, T) p; ^% j( U/ s" `- K6 ~' E 二、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设备停产,尽最大可能喊上最多的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越有领导参加越好,不需要太长时间,也不需要太繁琐,说明停产的原因,不能及时修复的原因,久而久之改变领导对设备的态度。
8 o3 W' _* Z. M' p# I( F1 |8 b( O P 三、只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于备品备件尽可能的多备,做到有的放矢,把备件分几个档次,如:易损易耗件 厂家专供件 供货周期过长的配件 精密配件。即使不能做好库存,也要要求采购部门了解好供货周期 价格 进货渠道等等信息,一旦有所需要,可以尽可能的缩小维修时间。% `; j1 W3 F) V& O
四、在备件上循序渐进,一次性拿出几十上百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负担,但是,在日常维修中做到循序增加则可以逐步增加库存,比如一些备件,坏了需要购买时多购买一套最为备份。! p6 G+ I4 a/ n& `* a8 u5 c
五、对于替换下来的备件尽最大可能修复,一方面增加备件量,另一方面提高维修人员对设备的认知水平。
" |* e2 k; u+ ? 六、生产人员的班前检查和班后设备卫生润滑一定要到位,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很多的设备隐患都是在做设备卫生时检查出来的。
/ \1 t& q4 ~9 _ 七、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计件工资的把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和计件工资挂钩,奖惩有效。
, O/ F& I* p. c2 \3 z 八、做好维护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使设备的效率最大化。比如一些能临时处理不需要停机的故障,只要方法得当,可以应急处理一下,等到设备停机时再做彻底的处理。0 o( o C2 ~( {, z0 d0 ~5 @
九、详细做好所有记录,看似无用,其实在以后的总结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4 U) [1 s( C5 i# A4 G l 十、时机成熟时做好培训,实行设备全员管理机制。有了前面的铺垫,实行设备全员管理就会容易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