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专著,可以说是孤本,看到塞上独行客 网友在找这本书,就共享一下。4 Z) n9 T% q' n2 m) y
原电子书目录有问题,我改正了。, V+ {; T6 k" L: H7 j" q2 I; q
封面, k& I5 }" B' i1 B0 s% v
目录" @9 `0 T* M' E* p8 D" t8 @8 ^3 l
机床大件焊接结构设计
; q% Q& T, P( h【作 者】叶瑞汶编著 . t: \5 y/ w: K" q, f k
【出版项】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86
$ Q) m$ P! }$ _# S# E1 V 绪论 1$ H! {2 r8 X. }% m# A* A( p
第一章 弯曲刚度设计 13% e3 R3 V2 o u4 y( \# |
一、弯曲设计基本公式 13 ] r# T' R; q8 e5 ^3 h3 G
1.弯曲变形计算式 149 a: p3 y2 j4 g1 v- Z6 e) y. z7 {$ z
2.弯曲剪力的附加变形计算式 16
- \0 c7 v# j6 H0 z1 Z% G1 I 3.斜弯曲的近似计算式 18& }4 p. M4 v* ?
4.应变能表达式 205 R ^) r u2 t. m( g( l" M
5.计算条件的确定 22
8 q1 G, Y/ O. ^) C" X! r 二、断面惯性矩的计算 24
* N O/ I5 ~7 l 1.面积形心的确定 24. |2 [3 m1 q j
2.断面惯性矩的计算 26
( k3 [' K" `5 H3 P$ [! J# T 3.抗扭断面惯性矩的计算 30
7 c1 Y. _" ]9 _4 ], n 三、惯性矩的表格计算法 33& ?8 l/ K, B# M Y; f' K/ x' D
1.表格计算法公式 33
1 r2 I/ t6 K. H W z/ m 2.表格计算法程序 34
. C* Y' U4 s0 ] 四、单位特性法 39
: j/ \5 l, u6 ~0 M7 p) l. W/ o3 C- t 1.平面面积的单位特性值 39
8 `$ x+ V6 g7 @' s' S* f 2.单位特性设计法 478 J6 P; o+ g) ]" q; k
第二章 扭转刚度设计 56
G% Z4 y M8 u1 I1 T, E 一、扭转计算基本公式 56
( z( _5 }; j: {9 Z 1.圆柱体的扭转计算公式 56' m2 h6 o7 q6 O$ K. ]+ ~- j, X; m& n
2.矩形等直杆的扭转计算公式 59
m: l7 d( h! W D 二、开式薄壁结构的扭转 60
5 U, O5 y5 N2 X 1.矩形薄壁件的扭转 60
$ \6 \) t: Z2 t/ T, B7 R' ` 2.开式薄壁结构的扭转 62
5 W) e$ {$ X. ]0 l7 y2 l 三、封闭薄壁结构的扭转 67 U/ d4 d3 y0 t2 f- v: P% g9 B
1.任意封闭薄壁结构的扭转 67
6 e; J/ k) }: u8 \ 2.薄壁圆管的扭转 70
7 e" f8 g% r1 C7 H: y0 P 3.薄壁箱形结构的扭转 71
( ?+ I/ z2 l+ a 4.组合封闭薄壁结构的扭转 74
) }) \; ?+ B: K% q; g. r) x 5.封闭结构内隅角半径与剪应力关系 76
1 H7 {9 M3 q+ C! R- l 6.小结 76
p0 V6 v$ h9 b5 p* c 四、断面畸变对扭转刚度的影响 78
$ P L% F! |' q+ d2 h 1.大型立柱的断面形状畸变问题 78
+ s% b; U* R6 s 2.立柱顶板对扭转刚度的影响 83
' R2 [% n3 j8 o F- _1 `5 H+ | 3.纵横隔板对刚度的影响 84
# @: p9 t+ ]7 F, U8 w2 \+ W# W 五、板壁孔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86, @9 K" z6 O# P; |( \5 L
1.孔的直径和位置的影响 86* g' s: h% R+ t" _6 P
2.孔长度的影响 87
4 ?6 ~& n4 }% ^& h 3.孔缘凸台的影响 89
) R# c% @5 R6 i, n) y7 ] 4.孔盖板的影响 90
& G5 h( ]5 P* I1 I H: l& o6 [ 5.孔形的影响 90' s4 ]3 @7 s- r* a {
6.板壁孔对立柱刚度的影响 92
; _7 b6 [- N) A! L1 { 第三章 断面形状和壁厚的设计 950 b+ t% [, S# k) `
一、断面形状的经济性 95" P5 W$ @, i* z r# e( ?$ I! ^! n
1.常见断面惯性矩的经济性分析 95
V9 s3 Q5 q. `6 w5 I+ n 2.断面宽高比6/h的确定 97
' F7 J( U; e& x0 \7 U& C- _ 3.封闭结构的应用实例 100" f7 J* i& I5 j2 h: J4 @. F
二、等价断面设计法 1078 d+ L; Q9 V' }/ b6 h) Q) [, N# j
1.等价断面设计原则 107
- I+ u: t) ^3 {2 C1 g, g 2.等价断面设计程序 108
8 J3 X+ R' |( p# `8 Q 3.等价断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090 x' J8 ]. M9 M: g, ^% B6 X8 [
三、焊接结构壁厚的确定 111$ a* a5 \. [3 F# u
1.抗弯结构的壁厚 1117 Z# T+ S" a7 l7 t
2.抗扭结构的壁厚 113
% a8 {% Z6 r, z 3.壁厚设计的经验数据 1147 z) T, c$ c+ l+ J2 p
4.壁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14
' U& J0 `9 f- j, L 5.壁厚与板壁支承距离的关系 115" o# K' s" u1 [. d9 m
四、充分发挥钢材性能的途径 120! W; U6 L2 C& `- [/ k
1.钢和铸铁结构构成比的最佳值 120- M3 R0 G$ b( ]8 W/ E
2.焊接结构壁厚的理想值 1238 K; |4 q+ T/ _' T( q
3.结构材料置于高应力处 125( i) B. [; X4 Y4 a) E
第四章 加强筋结构的设计 128
6 v' j& V. i; \9 U( \3 M0 f, N 一、横隔板结构的弯曲计算 128
1 L. D" K" X6 B/ s7 ^# M3 o' \- B 1.横隔板框架的弯曲计算 128
# Y& y! z: O5 B7 u 2.横隔板底座的弯曲计算 130
: Z2 g7 b: ?% v7 l5 [8 B 二、对角筋和横隔板结构的扭转计算 1312 V \* a: b. B0 S1 S) H9 T
1.对角筋的扭转机理 131
6 ^7 E# ^2 e0 J" t, S+ V$ n3 O 2.对角筋的扭转刚度计算 132
( Q: h. i$ P, h0 }& m3 d: G 3.横隔板框架的扭转刚度计算 135
9 A0 P- C0 d. K9 `6 Y7 ?" x 三、十字筋结构的刚度计算 1367 w; ?" P& U1 S% a- Q
1.相对刚度值 137
5 k& Z0 u i2 W. ]" d, H: `* O2 J 2.相对强度值 137
$ v5 e4 c1 |1 P& r 3.相对重量值 1389 D% C% h) m* o' e7 J I
4.最佳十字筋结构 138
3 X) r( L( Z2 G4 S7 T% @ { 四、T形筋结构的刚度计算 1433 b' p; ]8 q7 m) o% b# u& T1 e; o
1.T形筋结构的刚度计算 143
5 S1 J: ]1 d. a; z 2.冲击载荷加强筋的设计 144
6 Z; s7 i H2 `8 L 五、三角筋结构的设计 150
6 o5 y1 k" {: w 六、加强筋的综合分析 152
1 D8 [" U6 G5 | 1.加强筋的基本型式与载荷分析 152
3 \; Q6 M# o/ B, |5 b1 c9 f 2.各种加强筋的技术经济特性 1528 H& d. V3 J' h, q& i- }, `! X
3.加强筋对开式结构刚度的影响 1562 P& ^% W* X' `( v, A
4.加强筋对箱形结构刚度的影响 160
0 [( f8 C- j! \% O; |/ V, g 第五章 振动及热变形的控制 164
; s" S9 r* S- \" G8 T6 V 一、振动特性的判定 164( k1 Y1 f+ D" S% W6 W
1.振动特性的主要指标 1644 R. C5 g$ M) m
2.动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69
3 W1 h" ~# R+ W7 l7 G 3.焊接结构动刚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70
+ O' i8 K) j) c w& c2 U7 n0 b2 i' ~ 二、钢和铸铁结构的振动特性比较 173$ V( l$ X: y, I2 p( S- a
1.钢和铸铁的固有频率比较 1732 U" A& Y0 y9 ^ b; S- j
2.钢和铸铁的阻尼比比较 176
' h8 ]7 u* ^+ V, {- G6 O$ e8 v 三、焊缝的减振能力 181! Y1 m; I5 |: j$ J- E2 g# S6 V7 L9 C
1.影响焊缝减振能力的因素 182, l/ V9 [& L7 U
2.T形接头的减振能力 183
6 [8 A: g& r+ ?( ?$ p, d5 D* ^ 3.断续焊缝的减振能力 186
2 _2 u0 {$ w1 t 4.U形减振接头 187; @3 Z& |+ ~: y
四、焊接结构的振动特性 189
6 Z3 \5 D' W4 Z0 | 1.焊接床身的振动特性 189
1 m( S' x$ Q. Q' V4 i$ {7 H' `: L 2.焊接立柱的振动特性 194
* O$ M0 U& S+ f 3.加强筋和板壁孔对振动的影响 1974 ^3 ]: j z( J: E6 P4 ]* _
4.双层壁结构的振动特性 198* a4 t8 ~% C- R& G% W
五、薄壁振动的控制 201
7 [" x- C: W* w- Q7 v; Q1 J2 T 1.薄壁振动的常见振型 201
" Z. w0 P& m! q$ I$ V 2.薄壁振动的影响因素 203
3 x9 x$ V; n* i k! H) J5 C 3.薄壁型钢结构的有效宽厚比 206
" Z& E' G2 n* o+ G; l% g& q% U 4.机床薄壁结构有效宽厚比的讨论 207
1 Y# J+ y' V9 ~% _0 d; L 5.板壁加强筋的设计 218
2 v# V' R/ c+ Y D 六、热变形的控制 220
/ v) \2 N) w( H6 F& e* h! \6 H 1.机床热变形的原因 220
- O* }9 K, C1 L: A; ?; | 2.控制热变形的结构措施 2210 `" k0 q, X. H$ y# E$ G% d
第六章 机床大件刚度的计算 229
* M' G$ ^, ~7 y0 w4 g2 f- @ 一、机床大件刚度的确定 229
; C2 _' y- w; f: j. ` 1.机床刚度参考值 229
4 l) r2 o3 g5 ]2 F2 l7 D 2.机床大件的变形分析 233
2 m; E) y) h/ t 3.机床大件刚度指标 238
# ~( p; j3 m& {+ { 4.机床大件最小刚度的确定 239+ O" Q: j) \5 ^
二、机床立柱刚度的计算 241
0 K, A k% Q4 Z 1.机床大件刚度的计算步骤 242
( G' O; L. g" S 2.镗床立柱相对位移量的计算 2420 [; `7 y7 G' D# t0 b7 F2 p
3.卧式铣床立柱相对位移量的计算 247# O2 S+ N( |7 B$ ^, G( |
4.钻床立柱相对位移量的计算 249 j; X& [3 Y$ ^
三、车床床身刚度的计算 2541 b0 i. \# U: N/ q1 y9 o. O- L; V
1.床身受力和变形分析 2541 ~: K0 A# N7 z
2.车床床身刚度计算 2586 R9 M9 T8 _& F" r
3.车床床身模型刚度的试验值 268' h. }! G' D4 r. @
四、机床齿轮箱刚度的计算 271
0 e8 o# p ?- ^2 f7 p; W+ X% k 1.箱体的受力分析 2712 _ l5 y6 |% i, P" F
2.箱体刚度计算公式 272
. \3 I H4 p+ |6 _ I3 C" _1 s 3.箱体刚度的影响因素 275! w [! h; X" o- C9 a5 q
五、导轨结构的刚度设计 2837 j% N. u$ ?; A0 T
1.导轨受力和变形分析 283
0 p+ W5 j4 a8 t+ t( {, l 2.导轨的结构型式 2859 x- _7 w2 f1 B
3.作用力的引进 287
- ~5 ~5 R/ E* l. T: J5 r# @ 4.导轨局部刚度的计算 288
3 d; S9 {2 s3 w+ ]2 Y1 J# e4 s( d; U 六、刚度设计的经验 295/ e( r8 l( k$ s+ {, ^
1.设计的起点问题 2958 N& w; v4 q4 Z3 {
2.定性和定量计算问题 296
1 K( x/ z8 P `! e6 I" d' ? 3.设计要点 298
& [& c: s6 i% D1 c( L) b 第七章 焊接工艺设计 299
' c1 h ? ~4 P0 M 一、焊接材料的选择 299+ d3 @1 q( ?- Y9 r
1.常用钢材的可焊性 299
4 c) s% f9 n6 w& R 2.机床大件结构材料的选用 302
/ T$ X3 a6 D1 J6 g9 Z! ?: k 3.机床导轨材料的选用 305
8 z8 G' V/ N- m( t1 s4 \ 4.焊条型号的选用 306: j% ` F7 {1 Q$ F) r% E
二、焊缝的基本形式 311. t/ s8 M: A1 P6 y) f, n
1.焊接接头和焊缝形式 3119 L: i) o5 G8 d! h) R% o3 A* c& V2 g
2.焊缝分类 312+ D7 S, B. V% n% I
3.坡口形式 316
: T9 T) a- u3 H2 v% A 三、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 316* e: A1 T! M& B! b5 h( R! ~
1.对接接头 3164 F# |- H- b0 w
2.搭接接头 319& Y1 v3 {5 \, d4 w. {" o( D0 C4 ^. u
3.T形接头 320
/ F8 H( w7 l7 J' P& D8 J 4.角接接头 322
* p; i. e: S! }6 z9 @0 Z7 M 四、焊缝尺寸的确定 332
/ A7 V; R7 L3 Z" F# S 1.按焊缝工作应力确定焊缝尺寸 332
& V3 T, F% H U9 u$ r 2.按等强度原则确定焊缝尺寸 335% q* C3 U2 |! B. m% C4 J2 t
3.按刚度条件确定焊缝尺寸的经验法则 341
0 G, Y: l1 v$ X7 i4 G 4.角焊缝和坡口焊缝的比较 343
% c7 ` E" w& Y/ P/ u8 @ 五、焊接结构工艺图 347 r3 D& P# [0 n" f+ E$ r
1.各种焊缝的图形符号 350$ w( C: s/ g6 o
2.焊缝的画法 3505 Y, M' E+ W) \; W- t
3.焊缝的标注 350% L& D1 R1 P4 C( ]1 ~5 `% y
第八章 焊接变形的控制 355
' B0 f# y9 ~( v% K( K! r 一、焊接变形的产生原因及变形形式 355
3 j; Y" }0 s- C/ M2 S 1.收缩应力和收缩变形 3551 P6 x- A$ L! W5 z9 t
2.焊接变形的温度范围 357
4 H+ r9 ^2 I" b3 S/ ^ 3.材料性质对变形的影响 359
2 h# p; Y2 t0 m& l2 I6 H 4.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 360
- u8 U6 c. n, B( Y 二、焊接变形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361
* d A3 @0 X0 k8 A6 N" H 1.横向收缩近似值 3613 A: t, u, r4 Y' R! x( Y" x
2.纵向收缩近似值 364
- Z+ D- n& p, o. C( M9 v 3.纵向弯曲变形 365
1 x$ {. e: e+ Z 4.对接焊缝的角变形 367
6 B* r$ y4 E' }& }& I 5.角焊缝的角变形 3699 D- y. F q4 ]: _! a
6.屈曲变形和扭转变形 3707 ^" ^; J0 ^/ b
三、减少焊接变形的方法 373" C1 ^1 t1 B9 a& E! g, ^
1.不要过量焊接 373
/ W X$ n) M3 w9 f 2.减少焊接单位线能量 374 ^) R: x2 J" `* N$ Z% P; i
3.采用分段逆焊 3751 [6 f2 R2 \+ \! T$ k
4.接近或对称于中性轴布置焊缝 377
; M; A( V* N1 Q3 q* v% C% h# } 5.合理地设计装配程序 3794 c; a( _: E- P/ Q- }/ h
6.结构整体刚度均匀 380& n) I. |: [+ ^/ T8 `
7.采用逆变形法或约束法焊接 381
% M k& x1 L% P1 b$ v 8.火焰收缩校正 385) I& [( C& m& i F# ^2 m- z
四、焊接和装配程序的设计 386- X) F- m6 O( C( P4 U0 G5 s: P
1.焊接和装配顺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386 r. b' M! K/ P& `
2.定位焊缝装配对变形的影响 394
& r% ~$ w3 G! E$ n7 l& y( F2 U6 r 3.焊接顺序的设计要点 398
. T$ G5 s! F, n- z6 w 五、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片法 400" j" N$ v( G6 j7 ~. j
1.热处理时效方法 401+ @* E; V: Z, u3 R; p, F `- ~
2.分级加工消除应力的方法 403( R4 |8 o4 t# j$ v5 c) U
3.振动时效法 4056 q: |3 ~0 f) j4 m8 j$ Q7 `, f* T
4.焊接结构的热稳定性 406
y) U- m4 I! V 第九章 造型设计与焊接工艺 4162 J# Z0 E0 @" w0 Y w
一、工业产品造型的基本概念 416) n, O( r4 K' M+ l
1.工业产品的形体类型 4160 y0 o0 q4 _2 r6 N
2.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417 D" Q( y: y: o6 h
3.工业产品造型的构成要素 417
* I n* ]& n$ i5 c3 o 4.构成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418) y( W/ T4 L( n4 Y; e3 @* c
5.造型的形式法则 419
" v, h. P" E, @; s# g4 [! O 二、焊接结构的造型特点 425
) o7 X/ v7 C9 M& o 1.造型设计的高度灵活性 425
* k/ Y2 d5 I/ d% D7 f5 J 2.有利于科学和艺术的融合 4279 G! W2 \, L9 i7 d& ~
3.形成了直线方角的造型特征 4270 q/ H% o' N/ X# M( \" _1 t
4.有助于造型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 429
`! }2 O2 j l( H5 H( u6 j& y 三、焊缝设计的美学要求 4379 {: @7 Q2 t, d L N; ]
1.尽量减少焊缝 437
2 w( S- p# B5 O; q* N 2.合理布置焊缝 439
# v, V! z* w: s6 k9 U+ m 3.提高焊缝质量 440$ R% L0 K2 z( ]% J0 G; j5 H8 B6 A
4.选用成形性好的焊条 4411 |& e; W& i$ p& v7 L: m. J2 P u
四、技术设计和造型设计 445
9 c' q& W, x* b* E7 P i5 I 1.技术设计和造型设计的关系 445, R# } ^- R2 p! O9 p( d3 E
2.造型设计方法概述 452
$ J# s0 M- r0 p7 I 第十章 机床焊接结构工艺性 456% D3 |$ e* }6 Z! v$ t8 W4 S
一、焊接结构的工艺性 456% v7 b) q8 F6 V0 [& Z# ^# H
二、钢板备料和成形工艺 457
' m k; w" r) O. K3 h% ?4 b, N 1.钢板备料的精度要求 4571 k) H+ C5 i/ Y' b6 {1 x! [
2.放样与划线 457
/ G4 X' d! |) {& R 3.边缘和坡口加工 459
' X1 x1 t3 ?$ J) j 4.结构的标准化 462
r0 v: d* f' U( S; q 三、焊接结构的机械加工问题 470- u& `; z4 y$ l; [( q9 X
1.焊接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 4705 H/ p, u! S" j2 p, g7 J
2.避免在加工面上布置焊缝 471/ V# x7 x6 c& G
3.避免在配合面上布置焊缝 472
8 e0 k, E2 V9 Q% O8 i' G 4.防止加强筋被钻穿 472
( _- w' C; v4 d' x# G, I0 s 5.要注意焊接构件的定位精度 474
' \% G$ e3 u. F' s2 l 四、焊缝的可焊到性 477: C4 c) |6 \7 y6 X' h
1.手工电弧焊的操作空间 4771 C1 X' Z7 @5 ^! i
2.床身导轨焊缝可焊到性分折 479; L) P. X# e& h2 t
五、结构的焊接化设计 483
A* _( ?9 l" T8 Y4 y 1.摆脱铸造工艺的束缚 483 k! Q% t; Y/ c# q/ n4 @7 Y# ?
2.减轻焊缝的载荷 4855 _* M' y( X8 ?5 H% p! Z$ \* Y
3.尽量避免焊缝密集 487# c# ^: P8 G! P* R: K% N) @
4.大型结构分段焊接组装 488
5 M) G8 L3 _6 C' s8 f( M 六、机床大件焊接结构工艺性举例 489
; a8 k+ c# Y: I& h 第十一章 机床大件的结构设计 497
: i; ]& x7 F0 n4 h; q( L4 J 一、机床大件的类别及其设计要求 497
( N- z/ c. X( Z; k 二、双层壁结构 498
" p: ?- p1 D& P; d" z 1.双层壁结构的基本型式 498/ D* @. ~+ W1 J
2.“细胞结构”和蜂窝结构 4994 q# p) p9 I i2 ~" O/ @# K
三、管形结构 5058 Y0 W) ~$ d: N1 R) X' M, ?
1.管形结构的适用范围 505
% \8 r2 C* a% t m# P 2.管形结构机床床身举例 506
7 R+ }) K" j5 N9 f8 N8 k 四、框架结构 510- r: }, `) _. O+ x5 @
1.机床框架结构的特点 511
. Y$ ?) B) e' z 2.常见型钢的接头型式 513
" ^" E* U( T+ n$ f) y 五、钢板—混凝土结构 519/ N. o) P$ Z6 }0 L* i, I$ h7 C
1.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519
' m- c f, I) Q7 d 2.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 521. h) n- H' m$ N
3.混凝土结构床身设计简介 522
7 F! N( P( l% b9 r; l 六、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529
~8 Q* l' c" M0 B4 \, W 1.重视封闭结构与开式结构的过渡 530% B. ] o; M% `/ {1 \
2.防止局部刚度陡降 532! w+ t7 p; @7 Y# \
4.防止加强筋被钻穿 472
. o: ^$ ?2 [# _ 5.要注意焊接构件的定位精度 474
1 Q6 A% d3 ^. n0 U0 B; q* Z( u" A 第十一章 机床大件的结构设计 497
# @8 Y& x- s! ]" _; q7 G 一、机床大件的类别及其设计要求 4975 L! h" c+ f( L; u0 b5 h0 A" s& Y
二、双层壁结构 498
6 v4 l/ r5 r1 z 1.双层壁结构的基本型式 4983 @0 T9 G3 n, R1 w
2.“细胞结构”和蜂窝结构 499
$ ^7 |, L4 l0 c9 I. U* e1 D0 P( l 三、管形结构 505
Y- F1 l |# }# I% w8 u 1.管形结构的适用范围 505
2 A3 ^9 n5 q( ~* k& S 2.管形结构机床床身举例 506 n; Z2 w8 `2 c. C/ {* S
四、框架结构 510
9 k" p1 s0 l+ ?- G* t 1.机床框架结构的特点 511" k. e! Q& T5 p% m. A- j; d/ k$ A
2.常见型钢的接头型式 513 f0 x0 y. V. U8 L& h
五、钢板—混凝土结构 519) E8 z- }2 a& W: ]6 b
1.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519" h) g. Q! W; z5 y4 \' P
2.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 521; U. t6 V' h2 x s1 a9 _& O
3.混凝土结构床身设计简介 522
1 y- F2 o$ I- O5 @ 六、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529
" u% q* ~/ ^% `" r 1.重视封闭结构与开式结构的过渡 530
( c& k4 A0 ? w+ s$ H 2.防止局部刚度陡降 532/ _4 e" d! W$ Q6 g& I! `3 U
3.注意鹅颈结构的设计 535
1 o4 ? s3 W9 a$ }+ a2 j) Y 4.重视附加件及其支承结构的设计 5378 V# ]7 i; b% h7 y' W) |6 W
5.防范意外加载而产生的损坏事故 539- s3 k2 G# t9 E* H/ o3 [0 a* e
七、连接结构的设计 540
0 `0 L$ Y F) Y4 D+ z* p 1.影响连接刚度的因素 541
- ?0 l& ]1 p- j% ]0 Y 2.凸缘和螺钉变形分析 544
5 y7 a6 W5 m; ^+ o$ W) M 3.螺钉大小、个数和排列 547
/ h% Q5 C* J9 S) f/ \; u2 { 4.连接结构的焊接设计 550* {9 C/ w; M% {, k# [1 _3 c
5.小结 555
! ]1 B! a- \( Z. D0 n 第十二章 机械零件的焊接设计 557
. R* V4 m1 t* [# L 一、盘形零件焊接设计 5570 y- G( c' z, }+ `2 k0 C0 K
1.盘形零件的结构要素 557
5 i3 T5 H4 w0 F, |$ E W 2.盘形零件的焊缝设计 560. c2 |- T4 B% g4 R
二、盘形零件焊接结构举例 565
@6 Y0 j( x, q, r5 r$ i) N% v 1.皮带轮 5657 b8 G' `+ B+ ]
2.摩擦轮和飞轮 5671 D* e5 P$ d! ^( k
3.齿轮和蜗轮 569
) F0 R/ Y5 h4 j. Q/ T# L 4.加工中心机床刀库 574$ ?. H8 k% r& E& F
三、轴承座及其支架结构 5752 n& }/ Q- y& ~) e; a: k
1.径向轴承座 575
: G" s* E) o: U% L7 f: O 2.固定轴承座 5751 U! p5 e [$ Z& d3 H7 I, i
3.对开式滑动轴承 577
2 L) n' t: e1 j* @5 Y 4.立式轴承座 580
, T$ W( U% l2 A* l7 e. S2 `3 t 四、壳体 586
F6 `9 K1 Z1 k1 L! m 1.减速箱壳体 586
' q2 E' i* A+ l) F. W 2.蜗轮箱壳体 587/ M7 K) t. P' `' W3 U' H. H& K
3.机床主轴箱箱体 5883 t u- m9 m+ D5 R# u7 R- S
4.电机定子 591
% W+ |3 [" r1 g; h& `* h 五、其他零件 593
p. P; {6 H3 c( e; ~5 k* ~3 D0 d: g 1.托架 593+ p) q6 p/ |0 B7 h% c
2.操纵杆 594
+ z1 S2 x1 G$ E- @5 v/ b6 y6 e 3.曲柄和曲轴 595
7 T1 M# v, h1 U 4.铰链和拨叉 595
3 R; R0 S; p% N; s0 J* m参考资料 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