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03|回复: 16

轴类零件加工时如何保证一端内孔止口与外圆的同轴度和自身圆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 17: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作中,遇到一种轴类零件加工时,要求一端内孔止口对外圆的同轴度0.03,止口自身圆度要求0.01,
) ~0 z* D  _5 c+ C/ ]# _9 k3 Q我们一直用三爪卡盘夹紧大端,中心架辅助支承加工内孔止口,可同轴度和圆度经常超差,想请教一下各位,
( H& e) z4 e+ X. c, T0 N" W6 Q9 j7 W; e如何才能较好保证止口圆度以及对外圆同轴度?
" m" o! q% \2 }4 r  d  M7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3 1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眼。看论坛大神如何解答。
发表于 2025-3-3 1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请春哥出场。
发表于 2025-3-3 17: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了下DEEPSEEK:" M0 q5 H) J: g) E$ L( E. g- Y* r
一、装夹方式改进; h9 @+ Z! ^3 E$ i( U# t
‌避免三爪卡盘夹持变形‌9 e& T5 m% e8 R) Z5 j2 _
改用软爪或专用夹具夹持外圆基准面,夹持长度不超过工件直径的1.5倍,以减小装夹变形对圆度的影响‌3。
* R0 m- L. h4 v* t: S+ F5 Q) W‌中心架调整优化‌: Y9 n/ Y; g8 c7 W
中心架支撑前需对外圆基准面进行预精车(Ra≤1.6μm),确保支撑接触面圆度≤0.005mm‌3;" X* Q6 l- F" H* ?
采用可微调式中心架,通过百分表调整支撑爪压力均衡性(允差±0.005mm)‌4。
5 s0 R" |" c, Y" P二、工艺基准统一" s; ]3 H% v2 L9 g, [
‌采用一次装夹完成关键工序‌
: [- {. r% w  ~$ I- q8 T优先加工外圆基准面,随后在同一装夹状态下加工内孔止口,避免基准转换误差‌13。
0 k) P5 E+ P/ I9 Q8 K% `- r‌复合加工工艺‌0 O. C6 ?7 P) u' x( G3 P; t, E: B
使用带导向镗刀或浮动镗刀加工止口,刀具导向部与外圆基准面保持0.01mm间隙配合,强制保证同轴度‌2。1 n. ?1 m* I# O
三、加工参数控制
) e7 P  h6 s7 Y# d$ l! u: T- H3 r‌切削参数优化‌
1 K; j5 k' n* K( _/ p! b/ `) _精加工余量控制在0.1-0.2mm,主轴转速提高至800-1200r/min(视材料而定),进给量≤0.05mm/r‌3;
, l: y* v3 ^+ U2 x采用锋利的PCD刀具或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减少切削热导致的变形‌2。
* R. l' u4 ^4 D- D8 Z‌冷却与振动抑制‌
3 o7 P! P2 x7 t使用高压内冷切削液(压力≥5MPa),并在刀杆安装减振装置(如阻尼器),降低加工振动对圆度的影响‌3。- n% q% \! C' j; n0 o
四、检测与补偿
7 |* U" l8 H$ _$ i: }, p‌在线检测‌
' F1 @" H; _4 @' C5 H加工后立即用气动量仪或电感测头检测止口圆度,超差时通过刀具补偿系统修正‌3。
1 }' O1 |$ n9 r, ?$ _6 _$ b‌同轴度验证‌! @! ?' @$ l5 q% k% F* C
采用同轴度检测棒(φ0.03mm公差棒)穿入内孔与外圆基准面,验证配合间隙均匀性‌26。
& B3 A  j% o5 [! n+ k通过以上措施,可将止口圆度控制在0.008-0.012mm范围内,同轴度稳定达到0.02-0.03mm水平‌23。需注意:软爪需每班次修整一次,中心架支撑面每件清洁润滑,刀具每50件更换刀片以保证尺寸稳定性‌

点评

新鲜的尝试,可以作为参考  发表于 2025-3-4 16:23
未经验证的,就是瞎编。  发表于 2025-3-3 19:10
发表于 2025-3-3 22: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图纸。不是很清楚,但是同轴度要求高的话。要不是一次装卡 内孔外圆一次出,用机床保证精度。要不就是精车外圆,以外圆位基准,用表打外圆的跳动,Z方向打跳动。

点评

方法很全面  发表于 2025-3-4 16:48
发表于 2025-3-3 23: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了解一下车床主轴的出厂精度是多少,特别是主轴的圆跳动,再来说以这种精度要加工同轴度0.03的轴是否合理。
发表于 2025-3-4 0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把图纸或轴这一端的图发上来
发表于 2025-3-4 08: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考虑装夹圆度超差,说明你设备本身就不行,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说吧,同心度不行,只要内外一次成型,正常不存在这种情况,综合来看还是你设备不行,找台好设备吧,破二手的十几年日本机都比新的国产机强
发表于 2025-3-4 08: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u-Shoukann 于 2025-3-4 08:53 编辑
" y. d; o' c$ u# o1 x0 k! S  T: I9 C9 M& P
打着千分表干的话,一般出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径向轴向都打表没问题,我估计得是机床精度的原因了吧。8楼说的对,我在日本待过,他们那边用了二十年的数控车,破床子外层的漆都掉光了,0.001能不能干出来我不确定,因为我没实际操作过。但是在刀补里加0.002,第二件下来测量肯定是一点不差。当时我记得是用的内径千分表测量的,干完第一件,我加了0.002的刀补,第二件下来用内径千分表再一测量,一点不差。刚好比第一件大了两个小格,当时就被镇住了。便宜的国产数控车新机真不一定能达到这个精度。
发表于 2025-3-4 09: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无真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6 20:40 , Processed in 0.0834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