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的产生,从理论上讲是氧气系统中混入了乙炔或乙炔系统中混入了氧气,这种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速度很快,超过了工作时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速度,致使火焰向焊炬、割炬内部燃烧而形成回火。 ( i! M( A* z4 l2 H# J; {
9 ]4 d, C# f$ W1 Q- M& s操作中产生回火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r# m' C2 v- Q
j& x! C. J3 J: _$ j* _6 D- J
1. 焊、割嘴过分接近熔熔金属,使嘴孔附近阻力增大,焊、割炬内混合气体难以流出,压力升高,将部分混合气体压进乙炔系统。
4 W. D6 }3 s+ S2 J+ {2 n: A' D! Q
2. 喷嘴过热,增加了混合气体的流动阻力,且使混合气体受热膨胀,如喷嘴温度超过400℃时,一部分混合气体来不及流出喷嘴,就在喷嘴内部燃烧而发出“啪、啪”的爆炸声。
( e& O. }# [- v3 D8 A0 o j
; S" ^! p6 S6 V2 `3. 喷嘴被熔化金属或飞溅堵塞,混合气体难于喷出而倒流入乙炔系统。 8 \8 x4 X! s( Y2 m8 ]+ ~2 Z
7 P" u {+ U$ c" n, ^4. 乙炔压力过小,氧气进入乙炔系统;在熄火的瞬间,往往因氧气或空气进入焊、割炬乙炔管,这样最易引起回火爆炸。
- |; {! y+ V {" G, L) s
. }- f H* R1 }+ d) e& O2 B; E5. 焊、割炬年久失修,阀门渗漏,造成氧气混入乙炔系统内,点火时立即发生回火爆炸,这种情况危险性最大。
7 O* u5 ~6 |8 E% B6 T
1 @6 c2 P* @1 J防止回火的措施及回火的处理
; R: ^, E5 ~' R- s& Z
* b1 F# d" B& R回火现象一旦发生,轻则在焊、割炬内发生“啪、啪”的爆炸声,严重则会烧坏焊、割炬和引起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避免回火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