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3|回复: 12

职业学校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0 09: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ravo090 于 2024-2-20 09:36 编辑 # ^" A. b& e3 U$ Q7 e
+ i/ {) s1 L" s9 k- N, g
看到个说的很有意思的
, D; k: e8 K) @1 s' G- m
$ K# I8 E+ u% P# c9 ^' O, z
, p6 S! u  W! U+ X  D  o8 ?3 n+ o. ^$ f
第一,很多职业学校的老师,并不具有项目工程师经验。因为职业学校招聘老师时,有一定的学历要求,还要考核论文,就不是以应用型教师为主的。也有一些学校要求老师有工程师经历,比如要求老师们寒暑假去工厂实践。但老师们忙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休个假,学校还要求他们去工厂里,精力也跟不上,所以这种方法就不现实。
5 {% `  U8 @/ ~& m! t
那又有人说,能不能直接招工程师进校当老师呢?但很多工程师,有本科学历就不错了,学历很难达到学校要求。另外,经验丰富、能力强的老工程师,薪水和待遇要求是很高的,学校在财力上可能就负担不了,所以问题就很难解决。
) g' I# E' I# G9 h1 v# x9 f6 k

0 j: r3 @  g" K* S
第二,学校的教学设备往往是专门为教学和比赛设计的,更新换代比较慢,和企业实际用于生产的设备完全不同。就像那个学生说的,普通学生能够练手的机会并不多,甚至设备坏了,学校都没有多余的经费来维修保养。
4 q' J+ `; M+ T5 a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资金的使用,却缺乏制度化设计。理想的情况是,职业学校的资金能够与企业合作,培养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但这又可能出现套钱、骗补贴的情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宁愿选择保守路线,把钱花在设备上,这样反而更安全。

% \+ `, l% n7 U: y4 ?# e
但这样就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了吗?同样很难,因为有一些设备厂商,会专门生产设备卖给学校。这种设备更新迭代慢,更便宜,却与真正的生产线脱节,甚至更换成实际的生产设备,老师们都不一定会操作。

/ m& t: ?/ y8 V, p/ Z( E
第三,就是前面提到的职业教育文凭导向问题了。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不光学生渴望升学而不是就业,学校也如此。甚至老师们也在“卷文凭”,因为如今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学历门槛已经从本科硕士变成了硕士博士起步。
! G' t! m* W2 ?* d2 Q- C# L
这其实跟我国硕博士大量扩招有关,学历内卷一层一层往下传导,特别是好的职业学院对学历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很多职业学校想要升级成为本科院校,也对学校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但问题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历高但缺乏实际经验,在实际教学的应用中是远远不够的。

+ t5 n- d1 Z8 V) G
如果说,那些专升本的学生,是因为社会认同度,主动选择放弃从事技术工种的,那另外一些人,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比如那些选择毕业就去送外卖、摇奶茶的年轻人。

/ Z; D8 j1 d) e* V
从我的了解来看,很多年轻人虽然从事着自认为更“光鲜”的岗位,工资和未来前景,却不见得比技术工人更高、更好。我走访的一些工人,如果有三年以上经验、技术比较好,月工资一定是过万的,有的人还可以自己接项目来做,日薪能达到两千元。只是很多人不了解,达到这样的职业水平,需要积累。
5 T, @. I) a8 @& \& F- N
但很多工人已经在工作中意识到了技能积累的重要性。在调研中,曾有一个年龄较大的工人告诉我,他之前在生产车间做焊接,结果发现,左边工位的同事被一台焊接机器人替代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发现,右边工位的同事也被取代了。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果断辞职,去一家培训机构学习了机器人工程师相关的技能。
& D" V6 Z, _5 M0 w' n/ ?1 t
我遇到过许多像他这样的案例,有人是在流水线做了十年普工后,有人是送了几年的外卖后,发现没什么前途,于是决定学习技术,成为自动化工程师。这些人选择的,一般都是培训机构。

( i9 X, s" m$ F, |4 K
相比职校,这些培训机构反而能跟上企业的需求。他们的老师不见得学历有多高,但胜在经验丰富,他们教你的东西,进入企业就能直接用上。他们培训使用的设备,也是生产中实际使用的。甚至,有些培训机构还能提供就业资源,帮助学员就业。
% I& p' @+ i7 W0 o' c4 c
更重要的是,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培训机构的学员都是工作一两年后,自费来学习的,学习动力很强,非常主动,因为知道这关系到未来的饭碗。这样的工人要学有所成,其实要克服很多困难。

" e. a9 a- \. l& `: x
比如我认识一个工人,打了十年螺丝,想摆脱这种工作,就报了个培训机构。结果学了一个月,没信心,老担心自己学不会,只好暂停。但后来他发现,做普工确实不行,还是硬着头皮把剩下的课程学完了。他现在在一家汽车公司做工程师,收入是原先的两倍。

/ r5 D; R7 P# D& ~& p/ ]/ J
这也造成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所职业培训机构的员工告诉我,他们的学员里,什么样的人最多?正是那种毕业了一两年的职校学生。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浑浑噩噩度过学习阶段,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真的很难混下去,于是赶紧回头来学技术。

5 f7 L! f" c, q. s
这样一来,学员们就白白浪费了两年,相当于是迷茫的代价。我认识一个送了两年外卖的学生,他说自己真的不想再每天奔波送外卖了。我开玩笑和他说,这是你们接受了社会的毒打才懂的道理。

$ x; K+ I  B) N$ |+ k6 F
但培训机构也不全是好处,首先是学费贵,而大部分工人又没有什么积蓄。目前的市场上,三个月的课程学费大约是一两万,并且需要脱产学习。其次,市场上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教学质量也不标准化,学员一旦遇到坑人的机构,不但学不到技术,还赔钱耗时。
8 i9 V4 k+ B; j' L
从这个角度,相当于抗风险能力最弱的一批人,在承担着最高的风险,为智能制造行业输送自动化工程师。既然这样,为什么更有实力的企业,却不愿意付出成本来进行岗前培训呢?他们考虑的是投入风险。比如一家工厂花了三个月给工人做了岗前培训,随后工人就跑了,或者被别人挖走了怎么办?我前几天在泰州一个企业,有个负责人就告诉我,他们去年招了6个工程师,到今年只剩下两个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主动培养人的确很不划算。
) S, M1 N$ F3 z/ v# `5 z+ t& U
如今,我们在谈到社会分工时,总会提到德国的双元制。在德国这套系统中,大家进入这个轨道,拿的都是这个行业的证书,也知道将来要进入这个行业,大家都拥有职业人的心态。他们的法律规范也很清楚,其中企业应该负什么责任,如何保障工人的待遇,整个社会都认知清晰,家长也不会因为孩子从事技术工作,就感觉低人一等。
% P5 @. E$ t# v4 z6 _/ ?
但在国内,如果你进入大专,大家还是会认为你学习不好,是一个失败者。我希望用自己的研究,在国内真正建构起技术工人的职业身份,比如只要你提到自己是一个自动化工程师,大家立马就会了解你的专业前景,明白你的工资水平。我前几年做的问卷调查发现参加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对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工资收入均有积极影响。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在培训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有了提高,而且认同自己现在是在从事技术性工作。此外,他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并希望未来的月收入能够过万。
( z3 J8 ~) U% f$ G: L  ]6 L
今年我在一家政府投资建设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试验了一个自动化工程师学徒制培训的研究项目,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为期三个月的技能培训课程。
0 e5 Z% t/ l! S7 x* p
经过实践,我发现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作为产教融合的桥梁,承担把学校学生转化成企业技能人才的功能。

" s/ t, b& U+ f! Y) N
对企业来说,学徒制项目培训筛选出一批技能合格的助理工程师,他们受到学徒协议的约束,在职稳定性强,通过一两年的项目训练,企业可以把优秀的人才留下。因为人才需求问题得到解决,企业愿意为学徒培训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就减少了学员的支出,也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运作增加资金。在此之外,如果政府能够用培训券的方式为学徒和实训基地提供补贴,双方的成本就能进一步降低,促进自动化工程师的数量批量增加。
. L3 k) b' |1 h1 V( f
8 _/ y! b: v% s7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0 09: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北制造 于 2024-2-20 09:53 编辑 - l% q  e- Y9 J$ w9 [* T. J6 {  u: W

+ U5 ?% v: z' |: B* d. ~' U5 h
(๑•̀ㅂ•́)و✧:;职业技术教育最好的模式就是支付一半学费,然后学员半工半读,赚钱再支付另一半学) [0 ?3 i6 M* k4 N$ \- g6 L
费,学校老师得教真本事,学生是在实践理论里長成,这种技术人员出去都比一般技术员高一级,否则技术人员没有出路❕❗
4 [; [- M& P' |0 z2 F9 l' x  s- k4 ]% y+ R4 `0 Q

/ h% `: I% T' a' A* r* e. E; z2 \
5 k1 e6 m: x7 ^  k. k/ ?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0: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制造 发表于 2024-2-20 09:51+ Z7 s& F- g. W6 X; B
(๑•̀ㅂ•́)و✧:;职业技术教育最好的模式就是支付一半学费 ...

1 W/ R3 N0 v5 G2 O/ X+ Y1 p8 H9 J我觉得可以更激进点,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从工资里扣,这个模式如果跑通就是非常良性的循环

点评

(#`д′)ノ:不要这么卷啦❕  发表于 2024-2-20 10:11
发表于 2024-2-20 1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高职招老师都是博士起步,还要层层考核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tmxys 发表于 2024-2-20 10:20% Q7 n$ r" Y- _* R
我们这里高职招老师都是博士起步,还要层层考核

/ O- {" o9 v. B; |8 [3 f我觉得卷学历真的意义不大,而且学历高不代表教学水平高,而且更脱离实际
- D, r0 r& m9 M9 k5 J6 v
发表于 2024-2-20 1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bravo090 发表于 2024-2-20 10:02; }( ^' p- n# g! [. P% S4 b
我觉得可以更激进点,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从工资里扣,这个模式如果跑通就是非常良性的循环

. w) l, X; T7 j* u% V有类似的免费培训,培训前要先去厂里当技术员半年学做修机器的活,期间只给你两三千的补贴每月,变相交培训费了。出来再培训俩月找工作,如果能吃下来这半年的苦感觉还可以,毕竟也算是积累结构方面的经验了! L' H5 L5 c0 u( S: Y. F/ H+ U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a321665382 发表于 2024-2-20 10:23
: e% {# X# g1 c; x有类似的免费培训,培训前要先去厂里当技术员半年学做修机器的活,期间只给你两三千的补贴每月,变相交培 ...

$ |; @# [- V' z9 H( u0 a' \7 A+ K啥也不会去修机器?只适合有一点基础的?

点评

头一个月是跟着别人干,后来就自己负责一个产线,实在不会就摇人,摇的次数多了就会了  发表于 2024-2-20 10:28
发表于 2024-2-20 1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要你操心,人家技校早就跑通了:学生送到工厂打工,工资学校拿大头,不去就不给你毕业证,还美其名曰实习。不是有个曝出来了:江西某职业学院院长助理靠这个贪了600W。
发表于 2024-2-20 13: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进好点的公司没学历,筛选简历就把你PASS了,光经验丰富有屁用,只能在不注重学历的小厂混混待遇可想而知,大环境如此,肯定以学历教育为主
发表于 2024-2-20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还是太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6 15:21 , Processed in 0.0688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