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 # z3 ], J4 w5 s/ t! u5 ~8 U
3 C* K7 v. ?( T3 u- p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钟。
3 r% F$ l9 ]9 k' a- v8 O7 b2 K2 q2 U- K+ D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国古代的卓越创造。其中的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等人认为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 `4 X g/ u% k* J" V
" `6 U% e4 N) a% s& t , W3 ]$ l' m( _
6 I6 v1 t' L1 e- B1 B
整座仪器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一座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浑仪等为铜制。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中隔是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中放浑仪。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 I1 \7 s* F1 b& M%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