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新闻的时候迷迷糊糊看见,五菱搞出了一个甲醛发动机,烧甲醛,动力还贼强。 3 V6 b$ K6 r( f
我大喜,这玩意,放我家不就成永动机了么。
8 b, k* @- z f
结果定睛一看,喜早了,人搞的是甲醇发动机。 4 d6 v) y: q+ l/ e i
8 k6 ?" N* s$ J4 D, w" y
虽然看岔了,可要说对健康的危害,甲醇可比甲醛猛多了。摄入 7g 致盲,摄入 25g 直接就原地重开了。 0 S5 X# W1 f; d8 P& E, S4 K5 `
要命的是,甲醇这玩意因为气味和口感和乙醇非常类似,经常会被黑心商家拿来做假酒。
' k0 `7 a1 D' d Z( }而五菱这台发动机,就是用甲醇代替汽油作为发动机的燃料。你别说,乍一看数据貌似还不错。
+ q, w* }2 u: j0 {4 d% i
最大功率 105 kW ,最大扭矩 200 N·m ,从图片上看体积也不大。 6 ]3 |2 i% W/ c9 q3 P) V
论数据和卖相,基本就是个小排量的汽油机。 那么问题来了,从新闻里看,想搞出个像样的假酒发动机难度也不小。最后搞出来数据也和汽油机差不多,
. W( K4 y& l( j5 W& r5 b费这个劲,图啥? 简单点说,虽然原料是假酒,但甲醇发动机其实解决了内燃机目前为止最大的问题:环保。 4 u( e- ?, V( h( y. |8 c1 G# Z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汽车工业的发展是靠着时不时跑出来的新技术。但其实,真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环保政策。 就比如往前倒个十几年,街上的车最少都能是个 2.0 。六缸八缸比比皆是,甚至在脖子哥的老家小县城里, 12 缸的奥迪 A8 和宝马 760 都能偶尔看见。 6 W$ B% i- q+ D, ?1 U, X) C2 Q
0 n, U% P% }2 T8 }3 r) s- f: ~9 s$ N
主打的就是一个排量就得大,环保那啥啥。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特别是欧洲那边的排放法规的收紧,这些油耗排放都大的车,慢慢就成了不符合政策趋势的异类。 所以传统大牌们要么转向新能源,要么就是把小排量发动机的经济性玩出花,什么可变压缩比、预燃烧室甚至是压燃就都来了。 ; l3 s' t, Y6 ^; I; Y8 n g
原本主打大马力的性能车也是纷纷减配,甚至连 AMG 都用上了 4 缸加混动,真就爷青结。 5 N" o. {1 U7 _" Z7 ^, I
/ `4 b D' t0 M
而这个甲醇发动机,恰好就能在污染物排放上,把汽油机吊起来锤。 就比如二氧化碳,根据论文《采用汽油与甲醇燃料的 C 级车 CO2 排放对比分析 》,汽油的理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 23g/km ,二甲醇的数据则只有 10.9g/km ,也就是只有不到汽油的一半。 / P1 M2 u0 P0 A7 E: s) S- _1 O4 B
4 T9 `3 R% i: R0 k% r, }- n
实际情况虽说比不上理论数据。但根据五菱的说法,他们的甲醇发动机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上比同级汽油机减少了 20% ,总的污染物则能少排 60% 。 这不比设计各种复杂结构,最后才增加一丢丢燃油效率的方法香? 1 d* w( f2 q6 J9 B5 `
而且,发动机烧假酒甲醇的优点还远不止环保。 比如甲醇的价格就特别的便宜,现在 92 号的汽油价格每升大概在 8 块钱上下,而甲醇则只有 3-4 块钱。而且因为甲醇的化学式里带有氧原子,这玩意不用太多氧气就能完全燃烧,燃烧效率比汽油还要高。 7 K) I. B/ C6 N1 a/ t" h% j
1 B- w: w7 m& {3 G5 Z0 |
最主要的是,烧甲醇的发动机和烧汽油的基本没啥差别,只要把现有的汽油机稍加改动就能喝假酒。实现的难度比起什么氢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都要低上不少。
3 A) o! z" V* T! F1 J/ a
$ q. h! b, Q2 S; o0 [1 K3 a
所以这么一看,甲醇那就是又便宜、又环保,动力强还没技术门槛,这不就是完美的清洁能源么!
( {- t2 b$ Z% j6 ]; R6 R: A9 C
可这都 2023 年了,电动车都迭代好几轮了。甲醇汽车说实话也不是一个很新的技术,咋都没见过落地量产的呢?
' s+ T6 z: Y5 c. p- O) G1 e
主要还是因为现阶段的甲醇发动机,还有着一堆不太好搞定的致命缺点。 嗯,是真致命。 就比如一开始说的假酒有毒,这玩意不仅是喝着危险,因为甲醇本身的挥发性贼强,这玩意闻着也是毒性拉满。
7 Z5 g" N' O! I: @) c1 ~( s
如果不想开着开着人麻了,甲醇汽车的整个动力系统就必须做好严格的密封。
8 Q, s3 c: Z R- }: ?- E
* d" |. y- j2 V* E4 @. C- ?. Q% C- ~
这其实不难,但要命的是,甲醇这玩意不仅对橡胶有腐蚀作用,对金属还有溶胀效应。 一般发动机用着用着,可能就漏了。漏着漏着,可能就成这样了。
0 F3 f. N% d" G$ a. x" O
5 Z5 l# @# u. v: F }" e4 B
所以,就得车企花精力研发足够牛逼的防腐蚀和防漏系统,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而且就算机械层面的问题都搞定了,甲醇本身的一些特性似乎也不太适合当燃料。
% N3 U4 q- r3 v; s
就比如,这玩意烧起来,可比汽油快多了。 虽然甲醇的燃烧效率高,但这也意味着它只需要更少的空气就能烧起来。 . N4 R7 C6 T5 W9 y
就像同样是吸一口空气,汽油烧了一小杯,甲醇就得烧个一大壶。而且论热值,也就是能量密度,甲醇也只有汽油的一半,所以甲醇消耗起来的速度会比汽油快很多。
) |, c4 D/ G; M
! \+ z8 L8 |( U" ~+ o% a
一天去一次加油站,搁谁也顶不住。 还有像是甲醇容易吸水造成燃料不稳定、低温的时候容易结冰导致冬天启动不起来这些问题,也都是甲醇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 d. {8 k6 z! j+ ~+ z# r8 d4 F
不是不能克服,但就是感觉没有必要。 但比起这些,脖子哥觉得甲醇技术没铺开的主要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玩意压根就不环保。 因为虽然排放低,但是制备甲醇的过程其实说不上清洁。
$ v7 Y, c& B" S9 ^. A6 E) z' H' F
比如,制备甲醇的原料大部分都是煤矿、煤气和天然气,其实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 ; j9 _" C0 P; r* }' Q
9 V9 d3 @2 a# Y& ]1 G
而煤炭制甲醇的工序因为非常冗长和复杂,中间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且排放出非常多的废气。最后烧甲醇的时候省下来的污染,制备的时候全给补回来了都。
1 z5 Q! Y6 @, Y$ D
颇有种火力发电的既视感。
) O F; G- g, m# ~) i& j
但和能从太阳、风和水力这些可再生资源里获得的电能不同,因为我们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现阶段制备甲醇基本还是得靠煤,短时间内还没有完全清洁的方法。
$ e! d% @( X& P- H" _. v
再加上电池、电机这些电车的配套产业发展的也比甲醇内燃机好,所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还是倒向了电力驱动。 : q4 R$ v% P5 |$ Z
那么还是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既然现在看来啥啥好像都不太行,那为啥还要花这个力气去研究甲醇发动机? ) z1 m5 d2 ~/ b. S! ^ r5 k) D
这就要和另一个故事放一起看了。 7 y2 \4 x) A# p2 }+ G
上半年的时候,欧洲通过了一个在2035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法案。只要是烧汽油的车, 2035 年以后就都不能卖了,甚至连混动车都没有放过。 / ~- L: Y5 U% d4 u& M& O, p
9 e" x" ]% |8 ~6 f6 o$ p5 v: H. r* \ e' ?
而欧洲作为目前主流油车厂商扎堆的地儿,这个政策一出,基本上就意味着我们常说的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离我们可能真就不远了。 6 W# t* d) }% V: |" W9 Z7 \3 V8 q
有意思的是,如果内燃机车用的是完全碳中和的燃料,那它在 2035 年以后还是可以继续卖的。 ; z4 {9 G9 [9 i2 D7 `0 E+ Y
$ t) C9 M8 c" z- Q {* N
而这个条款,则是保时捷拼死拼活才争取来的。 0 K j0 H" L( F. e
他们在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建了一座巨大的工厂,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通过固碳的方式收集空气中的碳元素,最后合成出完全可再生的燃料 e-fuel。 4 v5 p q( W! t* Z# x+ G
$ E; u1 T9 ?5 `- u. H
用上了 e-fuel 的汽车虽然也有碳排放,但对环境来说却是增减抵消,不算污染。也因此,烧 e-fuel 的燃油车也被定义成了新能源车,让内燃机的形式得以延续。 7 c, ]7 f7 R( a; x3 O3 e
而这个 e-fuel 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甲醇。 8 V9 C. b0 R! V& R+ N
所以要说研究甲醇发动机的意义在哪,我觉得或许就在于,当汽油内燃机正式被淘汰的那一天到来以后,我们的耳边依旧能够听到引擎点火、燃料爆炸、排气轰鸣的声音。 3 n! K* j: H5 C( r6 b
或许就在于,以后我们向小车迷们介绍内燃机的时候,不是在博物馆和纪录片里对着模型和视频,而是还能让他们坐在发动机后,方向盘前,自己感受人们所说的汽车文化,究竟是个啥。
; n: Q$ Y5 G. A" \; H: Z
, d$ O% y6 u' _& |7 p& ?6 y- ]
纵使甲醇燃料目前的制备工艺还不太完善,可再给它点时间,又何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