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93|回复: 17

轴承座内表面与轴承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6 1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轴承座内表面与轴承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多少? 8 ^7 u3 j  G3 q* j; \% F. T+ \; r* p
       昨天在厂方那看到标注为: Ra3.2 ,可是查设计手册,Ra3.2 的说明如下:微见加工痕5 U) D! X+ G# ]
迹,与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 o; ~8 [% }) s$ y4 B
       而表面 Ra0.4 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要求长期保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表面,IT7级的* c1 w7 `5 l+ E# v
轴、孔配合表面。
2 E/ R2 S! }+ a; @5 g1 r: R2 e       个人认为:轴承座内表面与轴承配合处的表面粗糙度至少要达到Ra0.4,这样对吗?5 D% A/ f* D; o$ t( B! j9 M
       备注:轴承公差采用P0
6 o$ }/ C( Y# V% p$ e% p7 S       谢谢各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1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GB-T275-1993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该标准提到如下: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外壳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的精度有关. 与G(Ex) (旧标准轴承公差等级, 分BCDEG, G相当于现在的P0)配合的轴,其公差级一般等级为IT 6,外壳孔一般为IT 7. 再根据 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值(用于普通精密机械)表,如下 如3#所示表格.可以看出. 轴承座的内孔粗糙度应该在 Ra1.6以上.即Ra0.8,Ra0.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09-2-27 2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场合3.2基本足够,重要一点,1.6就可以了,高精度的场合要按照设计要求。 ,
. F# |6 S, ]) Z' t按轴承厂家的要求至少0.8, 这是实际上办不到的。
发表于 2009-3-1 1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1.6 吧,比较实用!也容易达到!
发表于 2009-5-27 12: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6 吧,比较实用!也容易达到!- \) K6 s  A+ [. Y4 K' @  J
枭龙 发表于 2009-3-1 16:46
6 [. v. U; h3 K+ Y
设计中一般都采用1.6
发表于 2009-5-27 1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般工业应用
3 X* ?# d% u% C6 F( U7 z8 a
  V$ R0 b) `; Z$ P0 M如果是磨削5 ]6 }/ P# J1 L' P7 ]" K
所有滚子轴承的轴配合面表面粗糙度最大Ra1.6μm;/ G: A9 \3 {8 c( G
球轴承的轴配合面对于50mm以下的轴表面粗糙度最大Ra0.8μm,对于其他尺寸的轴表面粗糙度最大为Ra1.6μm。
: A. [/ t# C) d1 ]" |& Z% v+ ]& \& Z4 G# q. Y
如果是车削:轴表面粗糙度最大Ra3.2μm。
! D) r) {1 L# |9 [% R, j4 q+ C
$ g- ]# v8 P& F+ C0 n9 k轴承座孔的表面粗糙度最大Ra3.2μm。
发表于 2009-5-27 17: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般加工也就1.6 吧,比较实用!也容易达到!
发表于 2009-5-28 13: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6就是1.6
发表于 2009-6-5 0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1.6     1.6
6 A+ ?: d% B. ~' X; n: U# [( n0 B1.6
& D* e6 U( p" }1.6
发表于 2012-11-2 11: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0级公差轴承配合的轴,公差等级一般为IT6,外壳孔一般为IT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2 06:10 , Processed in 0.07324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