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捋了一下工厂生产成本的核算过程,流程如图:
4 {$ _# L: e2 f/ }, L
7 U9 ^. o+ `& U7 S) N
1、首先是根据原材料的入库数据(入库数量、入库金额)、期初成本(期初数量、期初成本金额),和期初在制品成本(转化成材料后的数量、成本金额),计算原材料的当月期末成本单价。这部分原材料的来源是有价格的采购入库和期初的库存,所以通过采购数据和期初库存就能够计算出期末成本单价。
% E% l3 V1 x. @+ T# w- U
2、系统中还会存在没有单价的原材料入库数据,可能是生产退料,如果是没有入库单价的入库数据,那单价就以第一步计算出的成本单价为标准,计算成本。到这里,材料成本就都可以计算出来。
8 v, x6 r- ~' k' k; T
3、核算自制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这部分生产成本不仅仅是材料费用,还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三步:
. I0 Y8 D, o; x
①根据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的当月入库数量、额定工时,分摊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先计算出当月入库半成品、产成品的人工和制造费用。
* c; A/ h/ \2 N+ l/ n. v6 L
②计算(材料全部是原材料的这部分)产品的材料成本,再加上分摊到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算作这部分半成品或者产成品的总成本。
0 B J7 e& E. H3 R& Q
③进一步由下往上,逐层计算(领用材料都有成本价了的)半成品或者产成品的成本,如果发现其中有半成品是外加工的,还需要先计算该外加工产品的成本(方法在第4点),再回来计算自制半成品或者产成品的生产成本,直到计算完所有自制半成品或者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 l) V7 o2 T; O; C: z0 {9 P# @
4、核算外加工产品的成本,根据外加工发料的综合成本和加工费,就可以核算这部分外加工产品的入库成本金额。
7 Q6 R" X, [) H3 y# A/ u6 s# F8 x
5、如果有销售退货的,如果录入了单价,就以录入的为准,否则就用当月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准。如果当月没有生产入库,需要指定成本价。
A L! v8 u/ J* `0 B' x
6、有了生产成本,那当月的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的计算,就比较简单了。
6 n+ m# ?% f4 c" |% ~
材料消耗成本分摊到入库产品的过程需要有正确BOM的参与,如果实际材料消耗比理论消耗(根据入库产品倒推的数据)不一致的话,以实际消耗材料数为准,需要把差异部分分摊到用到该材料的产品上。
6 j4 c% T8 f( n) a$ x& l7 ]
核算整个生产成本,过程还是挺复杂的,工作量也很大,对平时的业务要求也比较高,外购和自制,即使是同型号产品,系统内也要区分。
# M0 e" o9 ` W: q* D9 g1 E
如果一个工厂,每个月月底能很快算出基本合理的生产成本,整个企业的管理,应该说已经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