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bq1013 于 2022-12-22 13:23 编辑
5 b7 b2 T. }9 a+ b' m' c# K+ W2 r$ l1 i% B0 [2 T
用工荒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其实,早在前十年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太明显。 9 s' A5 W& f2 q4 C
2012年,身边一起进工厂的朋友开始陆续离开工厂,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工厂要招到一个员工,或者说想招到一个优秀员工变得并不那么容易了。
- c/ ?. G# O7 N" S
也就在这一年开始,连国企和外企都变得不那么难进,对于学历和年龄要求都有所放宽。
4 y& x, ~" m% W
恰巧的是,我的其中两个最要好的朋友就有一个在外企,一个在国企。 . j% S& U! C7 k% j- Y' N: B2 J' H
从他们公司招聘的迹象可以看出,工厂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这个下坡路是越来越多的人对进工厂不屑一顾,开始有意识的选择离开工厂。 2 E; v1 N' P; F9 E
7 ?- C) T D) b( o$ e2 t) Z+ n$ r: l$ r* v: p
两个朋友从事的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岗位,只是生产一线的一名普通基层管理者。
9 _0 d8 F# ~6 A/ o0 N' [6 O+ O
国企的这个朋友,在2012年就离开了工厂。
& s, J' M2 {7 w" f# |9 M, G
至于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不想再倒班了,不想在本应睡觉的时间工作。
# y2 H1 U1 P* z( N! e
他说:当人们进入梦乡还要披着衣服起床上班那种感觉,他再也不想体会,宁愿回家找点简单的事情。
3 t+ e5 N( L0 ?, t
在送行聚会上才得知他想走的想法其实早在2010年。 + U( `* U U! M8 b* S
而这一年正是富士康员工13连跳震惊世界的一年。
9 e1 N. i4 Z% h6 k
或许“血汗工厂”的说法,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 \# D" {/ f- k/ B0 w4 l) S
只不过因为种种因素,让他把离开工厂的时间推迟到了2012年。
; c# @+ W# T; i0 C& _
2012年离开工厂至今已有十年,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工厂,哪怕是一天。 6 E0 o Z: C% ?. {% s* O; [* D. B
其实,同为生产一线工人,理解他的想法,也支持他跳出工厂。 ; I* _( [+ K p) j
事实也证明,早点跳出工厂是明智的选择,如果现在再跳是否还有那个勇气都难说。
O0 e- p* T$ D9 i4 R
毕竟,若到现在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1 Q6 u N2 F5 k* Q* T
至于另外一位外企的朋友,情况就相对好得多。 0 ]$ l# R# P) J" r: w9 |- O- C" v# Q; G
虽然也要倒班,起码采用的是“四班三倒”,四班三倒的工作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5 j# ?' l6 E3 Q' B
再者,外企的福利待遇相对也优于很多企业。
y3 r: k( u D9 K) _0 c在外企加班,会按照当地的标准实实在在地给足加班费。
+ z& V+ s6 h/ f* ]9 `
加班费高到很多工人愿意主动加班,包括我那个朋友。 - }0 B5 F2 j# _: M1 D
不过,外企对加班有严格限制要求,不轻易让员工加班,劳动法规定月不超过36小时的红线,也就只有外企遵守,不敢触碰。 ; w! K6 v* o3 U6 q9 n
36小时是红线,不可触碰是规定,是劳动法要求,没有任何理由。
) y J# k, I( l% F! Y9 ^
当然,这是十年前,至于如今的外企如何,并不好说。 6 p+ T$ K1 p( p
因为外企涉及的也不止一个行业,也有可能超时加班的现象,比如去年西门子就有员工超时被罚。
) l4 k8 |3 T7 W: t
除此之外,外企的社保、公积金等,都是全额缴纳,没有成天地盯着员工的基础福利来节约生产成本。 ; U1 D/ N, K& h& N" ]
说实话,在2010年,还有不少企业连社保都不给员工交,更不用说住房公积金类的福利。
" O: A. H. x) `: ^4 {" t
在这一点上,外企确实值得一些企业学习,这也是外企在我国比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 P3 g2 D9 g) C T
2 n& H3 ^+ i8 |5 ?9 z
谈到外企,想到了另外一家企业。 1 R# n( \2 t2 }8 g
没错,这家企业就是特斯拉。 / W2 F: [% |# C# b) U+ z
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浦东新区建了一座超级工厂,至今为止已陆陆续续几次对外公开招聘。
. a8 l: W/ S7 k9 K5 f
招聘的岗位涉及总装生产、总装设备、涂装生产、焊装设备、焊装生产、冲压车间、设施运营、物流部、质量部等几大部门。 # G0 @; \- l& [' b
特斯拉几次招聘,都像龙卷风一样,席卷整个制造业,更是像龙卷风一样搅起了一阵风云。
- H. B: M& g' j/ w
并不是夸大其词,印象中特斯拉两次大的公开招聘,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可谓是如考公务员一般挤破头。
4 H4 ~3 f, s( f

* ]( w( i8 d3 T3 r" J9 r: L$ N1 p6 U5 t7 n7 t3 R
要说是华为,或者阿里巴巴和腾讯这类高福利企业招聘还能理解。
9 x/ A+ s0 I L+ j* Z! X- p
特斯拉招聘个工人也能引起哄抢,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5 a0 U# `2 U9 X) m x: a) j
感觉好像工人的地位又回到了上世纪一般,让人尊敬,让人羡慕,让人想进工厂当一名工人。
" C& |$ S+ r( I2 n( n* H
其实,真正原因也简单,还是因为待遇问题。 1 V% b5 [0 E' M/ Y" k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_6 `7 i( Q' S7 l- `# a0 u
从网上公布的信息来看,特斯拉招聘生产普工的要求是,学历要求初中以上,月底薪5341,每年17薪,年薪达11-12万,五险一金除外,还有5%的补贴。 ! g/ X- S R. A5 q! w
公积金扩充商业医疗保险,并覆盖员工本人及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 . V t6 t. Z+ b' {) C
相当于一个人上班,全家人有保险福利待遇,是不是感觉非常人性化。
2 T. Y3 {6 J$ P- n. X# n( r+ g
而且,设置的是四个班,每个月加班时间不允许超过36小时,没有一些企业一个月工作几百小时的情况。 " g' ~# k; |+ h, T* e! F( [
1 A- I* }) M: a c) \" D这样的待遇,确实让很多工厂羞愧,这也是特斯拉能搅起风云的原因,很多企业对特斯拉是“羡慕嫉妒恨”。
3 v9 U8 m% t/ R+ u" O6 m" V. }
当然,特斯拉内部真实待遇如何,需要在内部工作的工人来反馈,毕竟,网络流传的真实度不如特斯拉员工亲自来解答更为有说服力。 l1 i2 w# g; m
不过,从对一些外企的接触和现象来看,外企的待遇比较好是事实。
& U* X% `- ? M1 ]4 c, F/ d
外企的管理也比较人性化,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正常运营的企业,即使是企业无法运营,也会安顿好曾经为公司付出的员工。
5 R& h8 V8 o. L7 Y% w& Y) `
比如,前几年三星关闭在我国的工厂,给员工的补偿就非常人性化。 ( r) u N; b8 Y. \
我们再来看看三星在华的两家工厂离开前给员工的经济补偿情况,就知道三星有多人性化。 一、三星惠州工厂 N+3+若干补偿+手表+手机+协调再就业,三星惠州工厂离职补偿包括:经济补偿金:N。 功绩奖:视工龄每人1-3个月工资。 再就业缓冲奖:全员每人3个月工资。工龄补偿金:3000-N*1000。 再就业鼓励金:视工龄每人1-8K。 礼品:每人发一只依波手表,一本纪念册。手机:全员发放。 其中工龄10年之下发放三星A80,市场价3700元。 工龄在10年以上的员工发放三星Galaxy S10+ 工龄在10年以上的员工在发放Galaxy S10+的基础上,再发放一部三星Note10。 再就业:邀请比亚迪、光弘科技、TCL通力、德赛电池、伯恩光学等企业进厂举办招聘活动。帮助被裁员工联系下家。
D4 \( g9 G7 W: a% B* H9 F4 n! t
二、三星天津工厂 N+3、安排再就业。 2018年12月31日,三星位于天津的工厂正式停产,并对员工采用N+3的补偿方案,停产关闭前曾承诺会为员工安排就业。 是不是被震撼到,只要从事工厂工作的都知道,很多企业,当不需要你是,想到的并不是赔偿,而是如何不花一分钱的让你自离,连N+1都是奢望! 正是因为有了太多不人性化的工厂和福利待遇差的企业,才导致了工厂的“用工荒”。 7 {4 ` O& g& r7 ^
目前,从年头招到年尾的企业,是越来越多,而且不乏有的还是大企业。
: K3 ~& D/ u( `6 s+ t; Q# _
; @1 z, w. G; Q
在一些沿海地区,甚至,有的老板还亲自出马招聘,就是招不到满意的人,嘴上还抱怨人都去哪了?
6 L" M; T7 N$ X$ ]1 K
用工荒本不应该出现,要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的是人,就光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有1076万人,所以,人是不差的。 1 y1 U& t% @. d, f% ?( I3 b# ~( J* j
差的是待遇,用工荒的背后就是待遇问题。
7 ]' d" v- Q# G
如果企业只是拼命压榨工人,总是提倡什么996,要求工人付出,而不提供优厚的待遇,那么,就很难吸引到人。
X7 O2 c1 Z2 Q9 d4 u9 n试想,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像特斯拉和三星一样,会怎样呢?
: p+ _; n5 \6 N+ i( o: m
工人收入丰厚,保险齐全,没有后顾之忧,社会和谐,安居乐业,是不是很美好呢? % O, c- o7 Z) K i x4 P; x6 f5 H
不少人认为,企业也只是艰难地在维持经营,没有多少经营利润。
' d3 t3 E& P) P1 ^
其实,个人认为主要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 G) j1 a, \2 B8 }( P7 }+ u
企业眼光短浅,早期用低价占领市场,选择了错误的道路,最终发展到相互靠延长工人工作时间和降低工人收入来维持利润。 7 R9 f I! |9 r# X
这是前因,造就了工人不再青睐工厂的果。
. X# P+ \1 Q U0 _5 z
很多企业到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提高工人福利待遇的重要性。 5 Y# Q5 P) @8 H8 ]$ y- }+ l: c9 t
工人是一个大群体,他们的身后是万千家庭,不提高他们的收入,他们如何有好的消费,光靠少部分富人根本没法带动我国这个大市场。而且,富人往往不在国内消费。 ; i9 e4 `4 Z/ f6 ~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万千普通老百姓,靠万千工人,工厂生产的产品需要有人买,不然就会滞销,滞销工厂就会成为一塘死水,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想要百业兴旺,更是需要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当然,还有社会地位。
" @8 Q3 A4 z5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