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ellodaniu

在看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画的图,有点疑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魍者归来发表于 05-11 17:27咳咳……我要准备开车了啊,这个问题有女朋友的秒懂。<img class="emotion" src="http://www.cmiw.cn/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smilieid="9 border=" 0"="" alt="">
愿闻其详(*_*)

点评

三点可以定圆,六点就比较苛刻了  发表于 2022-5-12 11: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8: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sunbetterwu发表于 05-11 17:20没现场经验,你实际去现场装下就知道,为啥做成53.8了
三爪定位,卡盘会收缩,并不会影响操作呀。。。

点评

你不知道,三爪卡盘不仅可以收缩,也可以往外胀么?  发表于 2022-5-12 17:21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说明一下,另一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设计的类似应用场景的夹爪,两个直径尺寸是一致的。。。所以不太清楚这两种设计思路上的具体应用差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2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白小白发表于 05-11 17:55<br>大佬先别开车,等1分钟,我确诊一下,<br>lz觉得53.8不合适,你打算做成多大,公差多少?<br>
我比较能理解做成和工件一样的尺寸进行装夹。( W4 N3 g( s/ k
另外再扩展一下,如果是装夹外径,按类似逻辑,那么夹爪直径是不是要比工件扩大一点点?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让我想到内径千分尺的测头结构,三根圆柱凸出来贴住工件内径,完成测量,是不是类似的原理???
发表于 2022-5-11 23: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想三爪外圆直径也是54±0.05吗!?
 楼主| 发表于 2022-5-12 08: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制造 发表于 2022-5-11 23:17
$ k; M) U4 p. ?" F" B, |你是想三爪外圆直径也是54±0.05吗!?

) d/ m2 ?! b0 w' I( X是的,这样夹爪张开后跟工件贴合情况应该会好一些吧。8 ^( c* J% M8 z* X: C
发表于 2022-5-12 08: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hellodaniu 发表于 2022-5-11 20:48- S" f8 R; p- g5 U* }4 ?& f
这也让我想到内径千分尺的测头结构,三根圆柱凸出来贴住工件内径,完成测量,是不是类似的原理???

5 d# _# P& n' X; v你这个测量是静态不动的,车床是有液压或者气压的;设计成一样的夹具,中间有没有缝?# _( _& Y( e+ x$ F4 _7 J5 g9 J
 楼主| 发表于 2022-5-12 09: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feishao198712 发表于 2022-5-12 08:25
3 N; M, N  \) k: F: z# R& P你这个测量是静态不动的,车床是有液压或者气压的;设计成一样的夹具,中间有没有缝?

; ^+ x  U3 _  f( ?+ K. U9 o3 x) j我能理解理论和实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另一张图纸中,同类的装夹场景下,就设计成尺寸一样的;2 }  r. n# F7 x! M: n/ ?
----我想知道两者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或者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 c2 i. d4 u" ]* S----如果按图中的设计,装夹时就是一条线接触,一致性也许会更好,但直径设计成一样,装夹时如果保证70%的接触,是否表示装夹刚性增强呢。。。
/ h0 ?, n! |* v) {

点评

内径千分尺就是三条线接触,保证定位准确  发表于 2022-5-12 09:18
发表于 2022-5-12 09: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涨涨见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2 14:56 , Processed in 0.06102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