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o$ Q( Z; S& A! d8 e! T- [# e, r
8 q. U* {) }, X `" P0 p什么是消灭问题* [; G4 `7 @ s/ ]; j' h0 r1 T
2 d. s% v( R' }) K# c"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
5 C5 z) {7 P5 W3 r, \4 |
8 M6 N; h8 c0 t3 M4 a2 _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他奄奄一息了。
& e6 T: w0 G' u$ n2 L
6 L) A) v+ @2 ?4 Z& R, Y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
: W+ d3 Y% }- \6 y: {
1 C5 O t4 Q7 k僧人走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7 t# _- H, U7 G. F% Y, ]
% E5 d, F& `, l+ l, ~(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的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 z5 _/ ?' n, f
% p8 y( g8 v: k% ?5 X% R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3 }; y" S- e2 R, |8 x) f
6 X5 f Y, y2 I书生不明所以。
) ^( {2 v7 p/ m) M; U/ z! h; A+ [2 W
! a- h7 s/ }' _9 N1 i1 H! H- l- K5 g僧人解释道:看到海滩上那个女尸了吗?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r5 ?2 f1 }2 B0 u1 ]# s
% f, Z2 v4 {) T2 a7 h ~书生大悟,刷的从床上坐起,病愈!
$ E7 E" _: V6 t8 k5 r9 O3 Q& M: @' M$ S4 T) F6 E3 O
这个佛家段子里,游方僧人采取的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做法(去为书生争取回未婚妻),而是消灭问题的做法(让书生认为未婚妻离开自己这件事不再是问题)。4 D- f2 }" c9 e; o+ B0 B
8 E: D" P0 }6 h0 J最直接的消灭问题的做法,就是像游方僧人这样让已产生的问题消失,一般有两种方式:
: I3 \3 U# b/ C" P
' J& [8 ]3 a( e4 A1、消除导致问题的差距
2 U! Q7 Q) m, U$ O# \/ X) c$ _+ i! g: A* z
2、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 G2 `: e8 a+ R4 g" H8 u
6 a: l1 D6 c! C% J
除了让已产生的问题消失,还有一种消灭问题的方式是:
N1 \7 h1 O# i" ~
) x9 X& r, l; Z ?( Y" z, R% `3、压根不让问题产生5 x& |; m+ b( P0 u
7 z) i7 ?( p& p# R. G
那何时该解决问题,何时该消灭问题?, m& {8 W4 Z2 E, P: w W) K; u- F
2 t# [ D3 d2 J
消灭问题时,应该消除差距,还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抑或是不让问题产生呢?
/ c& u7 y2 M" ~$ H
M! l2 p4 U8 Y* a' k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下这三种消灭问题的做法。
( f! B2 ]# P z; g' }9 q' [/ K) x0 W+ ~1 g; O8 w' \" }
02! n1 Q4 ]; @- Y3 N
9 c) `( g9 G; J6 T) }; u消除导致问题的差距
- ^: p# @* D$ z$ k; _7 R; s ~
7 c( P1 ^9 C4 g+ S, d7 S差距=目标-现状。5 z3 ^ F$ ~' r* L' {* s
0 L3 P6 O$ X4 T2 v' P
因此消除差距只能从目标和现状入手。
/ k3 e! B7 X' ~
$ U2 \, F2 w* C' l$ R5 i3 ]/ H: b现状是当前的客观事实,几乎很难去改变,只能改变对现状的感知,也就是扭曲事实。
. n1 o1 c% ]8 a9 B Z7 |4 P- c) u& V; D( V# V
关于扭曲现实,反乌托邦小说《1984》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 F: B3 G/ K( W7 b& B6 x
( t3 V( t* B5 l& G* S; O因为连年战争,大洋国给国民的配给连年下滑,1984年的巧克力配给定量要从每周三十克降低到二十克。
4 {3 A. d2 O+ D& p% h! l% w) m" v. Z& ]2 o: k- w4 J* I$ l
为了避免民众的不满,大洋国的做法是反复宣传巧克力配给定量提高到了每周二十克。9 ~ C( h- G% I' c; q' |/ p; C4 H8 `
* \3 y8 {5 P4 S* U) H在这种扭曲现状感知的情况下,没人记得之前的配给是每周三十克,甚至有游行是为了感谢国家将巧克力定量提高到了每周二十克。7 d7 S8 W4 B/ ]+ {
+ F1 n1 I6 i7 ?$ c▲谎话说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G' `4 H. e) N( C
5 J# P# z% f# F不过这种扭曲对现状的感知以消灭问题的方法充满着自我欺骗,不是咱们提倡的,对我们来说,更好的消除差距的做法是从目标入手。6 I$ b6 B& K6 z5 E( V
! G* Z" j+ f! W4 i+ i' N' L% ?从目标入手消灭问题主要有三种方法:
9 q* R; }4 p# F( |' \, U, u) u' P4 @9 y* s' k4 G
▼1、降低目标8 t: A# Y) `5 W! A( I2 F! K9 V* e6 j
% ?2 Z' N" Q8 M+ y; `. Z) c
这个就是降低欲望、调低期望的做法。
) R" o. w- K- q2 c
1 U5 n: q/ K5 P- @( G% t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设定的目标过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问题。
- R6 O- \+ Q% x( Y- \' u4 l% b$ d( E3 ~) x3 d' `
比如,我月收入1万,但预期月支出要1.2万,2000元的收支差距就带来钱不够花的问题了。
( ~# C5 S6 g! y& K4 E* Q( D0 Z$ O0 n* H# {6 \
但如果我目标变了,不再要求一定要有车了,车贷、油费、停车费这些就都没了,每月支出只要8000元,2000元的收支差距就消除了,钱不够花的问题也就消失了。& d5 A n7 U- m1 |! q0 S
' M5 T% ?) d6 t" C1 L9 B% Q▼2、不在此时处理
( O4 X( F; D" U: [5 r {8 g' j" L6 L
有些目标确实不能被降低,但却不一定要现在就处理。* R4 X% [* H% ?1 l. h; W
' R r. c- G) l/ c8 H
拿开公司来说,如何给员工创造各种工资外的福利确实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但如果你在刚创业起步时就将精力放在这儿,而不是专注于如何赚钱活下来,那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就成了问题。$ e& I o$ G" u. x2 J4 }8 h8 N
; c, M- ^; i: c* s+ o
先不管这个福利的问题,暂时放着才是更正确的做法。这就是所谓的不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4 K- ^ |8 Y0 p! z- U
$ v* S8 m, |7 v) e/ C▼3、转移目标- `* x; b% M% H, T W
" a5 c7 u6 e) `& u8 j还有一些目标不能被降低,也不能换个时间再解决,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能否转移目标,寻找替代解决方案了。% c0 t& P% P4 Y6 p, c
, O6 g# R; L/ s0 G" r+ T6 R
比如,某织布厂,因为机器小故障,导致整个车间当天织出来的布,布上的绒毛都是单向倾斜的,价值几百万的布完全卖不出去,又不能返工再利用,这个问题怎么办呢?7 S3 }2 O7 M) E4 g
, q4 Q4 y2 X* R5 Z2 M这批布想贱卖也没人要(无法降低目标),又不能放着不管(不能换个时间再解决),如果这时放弃当布卖的目标,改成做刷衣服上面绒毛的工具(或者洗碗布、拖把等),换个目标问题就解决了。
9 }6 Z; z. b2 Q8 I- z* q3 x, i/ x$ c0 o& D- V
以上三个方法就是调整目标以消除差距的主要方法,你可以通过下面的自检清单将这三个方法融合在一起使用:
. t8 q4 n$ U9 T5 j2 e, P4 W P( v" }: T6 @2 u+ w
1)这个问题是否真的“存在”?6 E* a4 N! x6 |1 o
' f, f) H% o q3 V, ]# W
2)这个问题是否现在必须解决?5 L8 ?, d2 g; E& D
( `- M% \# S5 t8 e" e
3)这问题是否可以在简单的改变某些“设计”或者“思路”之后,不复存在?& Z Q2 R o r& A
/ X3 ^+ n6 I8 j4 e* {; H+ S! |( W+ ^! i03
7 j5 \* E2 r8 R& q
5 r9 h+ W3 ~6 t) t2 G6 ?( R5 C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J0 P G' x9 Z5 V: T3 Q6 O
0 p$ }+ x$ U" N: P2 N$ D所有问题的感知主体都是人。3 W4 w" [3 Y$ n7 a0 T/ c" p
! _. t/ T! j! F( [1 z+ y6 i( ^3 o
因此,消灭了对某个问题有感知的人,这个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 v/ S6 J4 P2 v( d
" s9 \3 k0 P4 e4 |: y
比如,你身高1米6、体重130斤,身边的朋友都说你太胖了,要减肥。8 V' m3 { t" D
& O5 `" o/ L2 W6 u' j3 b但你不想减肥。
, z# h* H% ^! P5 v: H, _$ H8 t
: D6 X% E& U5 k于是,有一晚你在睡梦中穿越到了唐朝。
0 A1 [' K' ~( F
" s3 v" o: v+ g' A+ f到了唐朝,你有了新的朋友,她们都说你一点都不胖,还催着你再多吃点,因为跟杨贵妃比,你还轻了5斤呢!
2 A3 b% t. Z8 S& b8 F' ^, d' F0 I$ l3 V* Y" J8 b
你看,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说你胖的朋友们),问题也就随之消失了(你再也不胖了、完全不需要减肥了)。; B3 h( ?7 j& |3 Y4 f8 O# g
4 F R' f& I) S4 R# _% _. A# G这种通过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来消灭问题的方式,相较解决问题,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都更有必要:
+ i: q! q5 t6 w$ C; z" H) D% O$ x& f2 Z* n4 v" ~7 N2 [
▼1、提出的问题无法被解决; P4 e+ U0 E* `! n5 }. m
, W! U6 N. R* l8 X5 s/ Q; [3 ]5 k比如,某旅游公司因为疫情业绩不佳,老板给几位产品运营人员提出了要求,要每位运营积极去开拓更多线上渠道做引流。- m6 U$ p) H) M# F( k6 t& w5 b1 E. i
1 u7 n7 ^& }. C. L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但有一位运营的同学提出了疑问:
$ {/ r+ o2 [- p' V. j2 g2 Z& u1 F5 X* M
“老板,针对近期业绩不好的问题我也做了分析,我认为问题不在我们运营这边,而是在产品开发上。”& d6 L1 k; P* t ~4 n$ `$ `
8 a; y) B* p8 U8 r U+ ~" g
“咱们的旅游产品未针对疫情做调整,还是疫情前的那一套,我们再怎么做线上引流也没用哇,如果咱们能开发出不受疫情影响的产品,那业绩分分钟就上去了。”; O3 v p$ M3 _: _; O; }
& u# F, v# x( Z4 q
如果你是老板,这种情况下你是去解决这位同学提出的新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还是解决这位同学本人呢?
' T: f9 I2 t! b2 W
. N1 Z6 N/ I2 j! D1 V# D更好的方法肯定是解决这位同学。: @# p" q! u4 ^6 r1 ~# z: T
/ C# N5 F% c0 O如果能开发出不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产品,我还要跟你们在这儿要求开拓更多的线上渠道做引流?!
) k+ h8 F; w$ K+ k& B" V; f2 r( u. R& l, u( T9 \; f
与其留你在这儿扰乱军心,还不如请你走人,让其他人更专心地开拓新渠道。8 U7 `: L+ O+ _7 {
4 E* |( V5 E+ x7 B& C% b5 }. z
▼2、解决问题的成本高于解决人
$ I. M0 u$ a; c
/ [8 k4 u$ U' S比如,你给五个人做饭吃,其中四个人觉得咸淡合适没有问题,但有一个人总认为你做的菜咸了。
% _) u+ j: s! o/ \" P- [5 Z3 y0 a: t+ _1 u& G" n" P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是:
2 N0 j+ m6 y% s$ F7 A, f7 @: O* h# }
基于这个人的需求,将所有的菜都少放盐甚至不放盐,再给每个人都额外配一个小盐瓶,嫌淡的话就自己再加一点盐。
4 s% q! v+ `6 L9 K, e7 ~) L+ M6 N2 p- a& [
方法之二是:
3 P1 _4 K8 f, t; v7 a# I! V
3 i- o1 B# s8 a% \( b; \1 }你所有的菜都做两份,一份少放盐专门给说咸的这个人吃,另一份保持不变给其他四个人吃。4 d& T& T* c" _9 s
1 p) `% O; y6 j0 S4 E5 Q无论是上面两个方法的哪一种,都额外增加了不少的麻烦和成本。' M% x: N/ T0 \9 K+ a `
8 k2 {& y0 K( ?" D. w* y* u" @
但如果直接解决说咸的这个人,不再给他做饭了,让他自己去其它地方吃饭,这样做饭咸的问题就没了,什么都不用改,你还可以省点力气少做一份。
" Z! j; T, P' F+ Q/ R# Y- K
3 K+ W* z7 Z* R, i. x04; z! z" C' F0 T% m
9 d9 {& Q* l! o9 d" q
不让问题产生; P% Y4 E- D" }2 f2 J
$ l& a& I5 c4 M: u
消灭问题除了让已产生的问题消失,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是不让问题产生。& |! Z1 X7 y7 ~* N& _
1 `7 U* \4 p1 t* K. V" ]) z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 O9 z+ u& u4 a" Y# M" D7 @/ G1 n& j" A/ w
魏王不解。& u5 c0 B( Z2 w$ Q
- R3 J0 [/ [4 z _ k8 H; J% Q3 B) _扁鹊解释说:”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2 B1 c' _! ^. J4 v, l& L0 a
$ t1 {0 j" w! c; U8 T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3 p& _3 C% u% A* }+ M5 J$ N: E! `/ Z+ n- h$ } K6 h
“大哥治病,则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0 c" K2 V) K8 b2 Y; ~, l. W
7 v! k" {! P& G; B' G* B
扁鹊大哥消灭问题的做法就是不让问题产生。( [! a' o# v! S8 n5 U) Y
8 T7 g- g5 |5 h7 o! V; l, `
要做到不让问题产生,就需要能够预知风险、提前做好规避。% ~3 Q% h: o% k6 h# |
0 K1 H) c. I. }# N% j首先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对所有的事都是乐观估计,而是要能对关键风险提前做出评估。
6 j. }2 c! q0 c* u1 C/ z2 ?
; J- K. T$ t& z/ z# k5 r+ W* ]项目管理中,优秀的项目经理管项目主要就是管风险:
) A8 t7 d" H. e0 L" v" ~! J# @$ Z3 p3 ~7 Y2 F [6 c
管有没有进度延迟的风险?
N7 _' B* q' q# _
1 z) \0 `: [ |( R! \6 @/ {! b5 p管有没有成本超支的风险?( {8 r1 `9 L1 u2 D: H2 Y( I+ w
# X0 H: H: u ]& Q
管有没有质量不达标的风险?, g3 P5 u: v* Y. w8 ^
5 n# s X d1 B, P0 L管相关人利益是否未满足的风险?# k: P5 _; ?2 @3 z* }8 p" u6 o% y1 s, J( O
( d4 U! d& O: J' e% i9 M5 y管团队工作是否高效的风险?0 Z, @! Y; g. [. z5 m
& D3 S. W7 q) P/ t. o8 S5 }6 j/ X……1 s/ ~" f/ W y0 B- b4 w
# g- n* H1 M ]) v" r8 `6 b7 L
为了能更好地用好风险管理,你可以构建出一个常见风险的框架,必要的时候对这些风险提前评估发生的概率及可能的影响,从而提前给出风险应对措施。
* m7 o0 h6 k: I% [2 e0 O
& z8 ~- I* W: T4 m1 o05
+ i& P* S4 ~) {9 @
, `. q( p3 c F* M8 q小结 }: a5 F- Z7 [( j% ?3 j
9 F9 q- W4 X2 i. N: O2 s2 I4 ^* q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这是一个人在职场立足和快速晋升的关键。4 {8 A! M* C x7 L8 A4 e
, Y6 i/ }/ T/ C: P4 P+ C) I
但到了更高职位后,消灭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就逐渐高于解决问题了。
( ~5 p6 M$ B# l' v( R$ b# }, V* B( [) Q) [) Y
因为对高层领导而言,面对的更多是“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做”的问题。, A4 V$ ^4 E2 c* J" l) v8 z8 f
! N3 s1 s: F5 C% w比如,将公司的战略资源耗费在非战略机会点上,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这些错误都会极大地影响一个组织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一个组织的生死。6 O. F! u5 x9 a4 n- N" ~# U
+ m F+ l0 k7 _( X- Q9 r
如何消灭问题呢?7 z" V- J8 M E/ [% r k" \8 w
4 P# [, P2 g, {0 Z$ \" L
介绍了三种方法:: ~# k* r( o6 h+ t* x2 I& m; z3 h
& B2 [! r. s7 d2 s$ ^+ k0 {1 K5 C
1、消除导致问题的差距0 i0 B" u! ^& t
* A6 F' c- q4 {- b5 Q7 v+ @. \- @2、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8 G& k7 G& g7 B. i3 E6 K! {. P' e# v' W, }( i
3、不让问题发生) |# H% G! P# ?, m! [9 V7 ^
" u, |# Z6 c5 K9 A+ ?
每一种消灭问题的方法都有其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希望你能早日用上。; Z. t5 M9 z( O3 ]+ I
- ]7 H. r2 a& p/ IYouCore 王世民
5 Q5 B/ n8 H/ Z( B7 H. w5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