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两个月时间才啃完这本书,除了近期工作繁忙,最大的原因是本书涵盖了太多全新观点,每一个都需要细细品味。首先申明对于这种大师的著作,这篇不能算书评,最多只能算读书笔记。9 J, g/ v. b; y4 f: v9 I: d. E
. }. F! |& s5 P1 a6 X4 {9 m k
我印象深刻的的观点:
5 |0 v% J6 q4 Y: {+ ]6 [" o4 Q技术是组合和递归的,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
: w/ x$ a | |, X1 ]# { ]工程设计是从选择一个域开始的,这个选择过程,我们称为域定。
3 t4 ?7 J) D) @8 `+ M设计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选择。标准工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9 q& `) V% @2 S5 C9 T# |5 x8 \( x
发明就是目的与完成目的的原理之间的链接,并且所有发明都必须将原理转译成工作元件。发明的核心是心理联想。
6 T# y) f1 |) G9 R. b新的和已被接受的解决方式之间的距离越大, 对传统方式的锁定就越牢固。3 z" v6 o' c: \/ v4 }" A" r9 y( \
域和经济的共变和共创过程,称为颠覆性改变。
6 E3 r8 h, o/ X" N! l+ R v
8 v. B$ R5 J1 X7 z/ l最有启发性的观点:0 a. U: {8 J, C# P- V* j
对于创新的启示:对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可以被利用到另一项技术的深层认知当中。
2 N( {3 T/ p5 E5 r- J" X, |( g$ ^对国家竞争的启示:如果一个国家希望能够引领先进技术,它需要的不是投资更多的工业园区或含糊地培养所谓"创新",它需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有任何商业目的。
: z/ W) Y/ S8 C1 |* k' }8 ~创新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如何不断在现有工具箱里的零部件及实践中去发现或组合新的解决方案,另一个是产业如何不断将它们的实践过程同那些来自新的工具箱的功能组合起来。
: {7 p% s' ~( T6 O9 `对于现代管理的启示:我们已经进入繁衍性经济, 竞争优势不是来自资源储备及将这些转变为最终产品的能力,而是来自将深层知识储备转译到新的战略组成过程。1 p8 w7 [7 g4 p/ z: ]+ ]
* U1 L* z) _4 _" }+ S; A$ I- s书中的颠覆性观点,比如技术和科学的关系,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便和传统观点完全不一样:! h; C$ k) ]3 S2 K' I
科学不仅利用技术,而且是从技术当中构建自身的。 科学和技术以共生的方式进化, 两者彼此依赖,不可分离。
7 q4 l% n1 K1 M9 U5 V+ Z* R2 R经济就是技术的表达,并随着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 m: P, l% q. y* e5 i技术与其进化机制正在变得具有生物性,技术正在变成生物学,反之,生物学正在变成技术。
% Z% a0 N2 _; c1 E3 P- e1 T2 D8 {
! \2 S6 W$ L4 h2 }. _/ E最后,作者以一种人文主义的立场结尾:0 z5 r0 L P1 s( B7 r5 u8 `' ~
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看见自然的方式, 我们需要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果技术使我们与自然分离,那么它带给我们的就是死亡。如果技术让我们与自然相处得更好,那就是它对生命和人性的厚爱。: Q/ P7 o9 E/ w7 j+ {& C' f5 j
& B* t5 p0 e; \6 A$ d+ O, F6 t豆瓣" }- u2 y2 O6 W- W6 K
2 [3 f7 \+ U& R, @3 t- ?! L( c$ s3 U( h& r' Y+ Q! W" N( _+ ]! F9 _
下载:http://www.xdowns.com/app/284522.html
: u: Y6 J% ~- ` E$ }2 K; y
+ k: w3 Q/ H/ H& b*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