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麻子 于 2020-8-24 14:52 编辑 0 F+ Z4 A& C5 V
8 [# ?; }7 S% [案情:杜某系某公司的职工,杜某查询工资卡时,发现工资卡里11月份的工资少了1000元,12月份的工资也少了500元。于是,杜某向公司财务询问,得知由于其在工作期间,擅自改换钻头生产出了不少合格产品,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3000元,公司决定由杜某按全部损失的50%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0 g1 Y* i* h3 N; n) |
! G. G1 Q7 y; ]& G* i
2 ?& b; E. `! J
因此,公司扣除了他1500元的工资,其中11月份扣了1000,12月份扣了500。杜某不服,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返还扣除的1500元工资。 $ A' z `6 J: ]2 _3 y" z) I" q) V
0 P# z+ b$ [1 s( T7 o2 |* p8 ]审理结果- ?% {# h7 \ c9 Z3 x9 |" a9 [
: w6 q/ B+ F. f) E* F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定,杜某未按照公司制定的操作规程,擅自改换钻头,导致其加工的产品中有51个报废,造成直接经济近损失3000元,对此,其应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8 W! {" W& U: u9 y n
但扣除部分不应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也就是说,杜某正常一个月工资3000元,公司只能从杜某11月份的工资中扣除600元,从12月份工资中扣除600元,共计扣除1200元。
1 ?$ L+ A( F/ ]- U) X& s& V8 a
1 E& t) y* |2 [! U9 x# d0 ]6 {律师点评 . e: O2 A1 y# G r4 p2 c1 [$ {3 l, S. x
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个,一是员工在工作中给公司造成损失,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员工的赔偿责任该如何承担?
) c/ m0 P0 N8 p- o k2 D
! u8 A. e) u' q- h: \$ m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员工向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应当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员工违反了企业规模制度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二是员工主观上对违法或违约行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三是员工的违法或违约行为给企业造成了实际损失。本案中,杜某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改换钻头,导致其加工的产品中有51个报废,可见,满足上述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因此,杜某应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R& I+ z8 `9 G
3 E8 X8 S2 P6 f9 @7 N就第二个问题,根据《工资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P, e# Z) H" P# i6 b1 p
: ~* W! |- i' U+ q6 F! W3 m
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采用按月扣除员工工资的形式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本案中,公司一次性扣除杜某全部工资的做法违反了上述规定,因此,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返还杜某被违法扣除的工资。+ g/ t9 u: T1 X9 [1 s" a# I2 x4 U
3 H; N2 U! m( M; ~' z
5 P& Y. ? O: E# g- a4 P: z& B3 y# @ k
你认为公司扣杜某工资合理吗?% e% g* C+ S+ O
3 S) k5 h9 w: ]6 J- G' d5 u
3 u# Y, p7 w8 m5 i1 E
3 }1 j1 G1 G, G/ M8 X2 s9 p3 n
% o6 @6 s9 |: s2 G,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