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20-7-8 18:58 编辑
- r% E2 l. f& [( `5 C# d+ o0 c& n) y5 I3 W
写在前面的话:企业技术文件的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问题,这个系列的帖子,旨在帮助初入小微企业打拼的新人工程师们,了解技术文件的常规管理方法,可以有取舍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中,解决当下的一些微小但耗费心力的问题。
1 A8 z: J c' p2 e; k+ Q: V8 v) ~分类: 技术文件按受控程度可以简单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需要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追溯系统之内,考虑到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普及程度,本系列只做简单的介绍,基本实现责任追溯即可。 / T9 t& W5 ?) R, z$ S
技术文件按保密程度可以分为:保密文件(有不同的保密级别)和非保密文件。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保密管理几乎不存在,所以可以简单的将技术文件按如下原则执行——所有形式的技术文件,只提供给直接需要者。(后文会已图样和BOM表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 b( I) G3 ~+ R3 W6 x1 N' R
技术文件按介质可以分为: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前面那句是废话,后文未特殊说明的,均指纸质文件。
% ?# N' i. R; g, W技术文件按应用类别可以分为:技术协议、技术合同、设计任务书、设计评审报告、验证报告、模型、图样、BOM表、工艺路线表、工艺卡、工艺指导书、工时表、工单、检验报告、鉴定报告 等。
+ Y6 B4 t& H6 \一个概念: 文件簇:技术文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件之间都是有机关联的,全套关联的文件,可以称为一个文件簇。(由于没有必要上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筛选,需要的关键节点。后文的示例,也是以精简后的文件簇为例。) : l$ F7 c! k+ Q# w4 e. i. ^
生命周期:技术文件的简单生命周期如下所示(后文也基本会按照下图顺序编写)。
5 V0 j- H: m6 ^! @' ^% O* D: P0 s: i& q4 V1 A# Q( p: ^
一点儿题外话:本质上,这个系列是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去考量的,是为了尽最大限度地框定技术人员的责任,从规则上避免不必要的背锅。本人接触的公司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毕竟有限,谬误之处欢迎拍砖。 $ ?' i3 b+ L5 W+ S; L!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