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353|回复: 27

【魍生技】魍眼看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5 1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魍者归来 于 2019-12-16 10:06 编辑
4 `8 v0 A) h0 a/ F
. i. Y$ r3 g& G) O% u7 ?. u一、我究竟抽了什么疯( Q5 c5 g% G$ P! o, O
  A& j4 J. [/ Y  i4 l. v
  想要写些关于技术的文字,源自最近读的一些书,先列一下书单:
( E  \% j* j0 t- h
9 d  [$ `9 b# o) g1 x8 P' |《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美]约翰·布罗克曼  阅读门槛★★★☆☆+ C' E& [" F& `2 i; O1 N

/ v7 ]& d. m! O: t( ] 3.jpg
; R: f1 t( B# E5 m+ T/ W$ X7 B2 J! w& \) ?; a$ p9 H# T/ w
7 x; U4 o+ w5 P# Q
  科普类读物,内容上都是来自一些科技领域大家的论文、博客或访谈笔记,个人读起来觉得门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推荐各位找资源来看看。有些内容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比如:透过光学显微镜,你的双眼其实只能看到比可见光最短波长要长的物体,这句话,刚看到的时候有点愣神,但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个情况。再比如:也许生命就是一种面向终点的对数式时间尺度,这句话,很不好懂,但是特意去翻了关于的资料之后,发现确实如此,我们不能长生不老的原因,除了生物学的原因外,还可以在数学上有一个解释。再比如:目前若仅仅节能减排,只是亡羊补牢而已,收效甚微。而政治家通常喜欢这样做,因为这样能以最低成本表现得有所作为。减排只能降低气候恶化的速度,但是二氧化碳的总量一直在持续上升,人们常会混淆年度排放量和造成环境问题的总量这两个概念。很简单的道理,但是问过身边很多人,他们的理解恰恰就是政治家喜欢的错误的那种。" [7 t# x8 j4 Q: p0 I
, G% W4 h6 V, E3 V
《极客物理学》[美]瑞特·阿莱恩  阅读门槛★☆☆☆☆
+ P& I% Y) z; E- O2 n, Z 2.jpg 8 u7 J( t3 Q% U4 Q" G- u# L
  这本书里有我们学生时代最头疼的物理计算,而且是大量的计算……看到前面这句话之后,如果各位还有读下去的欲望,那么恭喜你,发现了一本脑洞神书。这个神奇的作者,用相对精准的估算(是的这里没有打错字),确认了很多奇葩的问题。比如:世界人口增长,会把月球拉近地球吗?万有引力定律正在瑟瑟发抖。绿巨人洛克跳起来会砸坏路面吗?呃……我觉得会的。裹多少气泡垫从六楼跳下去才不会摔死。所以国外人口少是有原因的。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很玄幻对吧?但作者对每个问题,都进行了相对严谨的计算和对比,这种一本正经地胡扯,却让科普变得异常有趣。如果家里孩子正在读中学,真心推荐让他看看这本书。
' r; j) \/ U+ ?! ~( Z% `& o( E& {$ w  p  ]. @2 |& K
《科技失控》[美]温德尔·瓦拉赫  阅读门槛★★★★☆# P8 K& T, K3 s, v) N  P: G2 o$ [; X
1.jpg
6 q$ n4 @1 X; y5 I' Y/ z/ f  这本书的门槛相对而言要高很多,一方面是因为书中很多技术都是前沿学科,大量的新名词成为了阅读的障碍;另一方面译者更多的是保持了原汁原味,缺少对名词和示例的通俗解释。从书的名字也能看出来,作者对科技的发展持担忧的态度。尽管作者将书籍分成了若干章节,但从根本来说,作者从3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担忧——基因技术、AI技术、人性。基因和AI两大技术就是潘多拉的魔盒,而人性则是释放恶魔的最终钥匙。+ T. h! `% B! ]& R

0 ^$ M4 F# n. ?  三本书,无一例外都是老美的产物。无论走炫酷、中二还是杞人忧天的风格,却都透露着与国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一件事情,除了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不同之外,思考的深度也同样各不相同。我们只知道光学显微镜能放大被观察的物体,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开发成本昂贵的电子显微镜;《复仇者联盟》我们只看到了炫酷的特效,却极少考虑其中的合理性(实际上好莱坞团队里有不少基础学科的牛人作为技术指导) ;而我们对于基因和AI 技术的担忧,并非源自(相对)独立的思考,而是来自媒体的聒噪(但是那些码字的小编真的了解这些技术吗?)& C3 z. V2 A& k4 c# t. r  R

6 W/ U0 ~( B5 K; g8 R1 _" i# F6 E
二、个人眼中的技术

# S. x) Z/ o, }: e" \, w% V就如我一个朋友说的:做技术,要有一种勘察火灾现场的精神,要知其「燃」,知其所以「燃」。把基础的东西真正弄明白,而不是弄些「多退少补」这样碰运气的东西。
4 X- }4 g2 ^) w# M
$ M. K3 V2 g; e5 ]1 j7 b
原理层,国内水平★☆☆☆☆,弯道超车成功率0%:
4 u8 L/ y( d+ Y( D+ @  就像高考分类的数、理、化、生这些最基础的原理,根源上是数学以及数学在理化生领域的应用和变体,是国内技术从业者的弱项(数学好的从事金融和IT难道不香吗,何必苦哈哈钻研技术呢 ) 。材料学可以归于此分类,至于我们的材料研发和生产水平,个人仅能持保留意见。) L4 b2 l# o0 K# Z2 G) k2 `* v0 f
" Q- [. e0 a& D/ [( ~1 \
原理应用层,国内水平★★☆☆☆,弯道超车成功率0%:3 A$ R9 k$ [6 |6 d" Y- c
  把材料设计成基础工业产品(此处不考虑加工工艺)。比如今年炒得沸沸扬扬的芯片技术,对于中高端芯片,国内基本还是在做拍摄、仿制的路。缺少设计人才、缺少设计经验、缺少设计阶段的验证手段、缺少资本投入、缺少生存土壤……本质上,芯片中的路径设计,是在无数种排列组合中选出1种(或数种)最优解,但这种排列组合本身是一个天文数字。" E+ J/ ^7 }! h! p% O6 f

6 T- O0 ~/ S" Y0 B4 Z工艺层,国内水平★★☆☆☆,弯道超车成功率0%:( g* v3 `6 V4 S  x, d. g/ n
  有了新材料和正确的设计图之后,我们就能造出自己的高端芯片了吗?未必!缺少纳米级的加工设备、缺少相应水平的操作人员、生产环境真空度不够……拦路虎不只一个,都是需要逐一去解决的。3 B( W' G0 j5 r  \$ P, V

7 B: s' U# p5 @单技术应用,国内水平★★★★☆,弯道超车成功率50%:
) @' v8 ~  F. H: _
  有材料、有图纸、有生产能力了,我们是可以凭借低廉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的(不过目前这样的优势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印尼 ),一台电磁阀、从最初的近千元的价格(只能依赖进口),到如今的不足百元(万能宝,请忽略质量),完成这样的「壮举」,我们仅用了不到15年的时间。
# \4 `% Q% ~* N% p- p' T

3 |) i$ l  [# a0 C; V2 n' B1 J
技术叠加,国内水平★★★★★★★★★★,弯道超车成功率100%:
  是的,各位没看错,就是10颗星,这个还是我一个瑞典朋友给出的「称赞」,当然,是打了引号的。可怕的是,国内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在做这个程度的设计和生产,《国产凌凌漆》和《大内密探零零发》虽然看起来搞笑,但却是像我这样的「工程师」每天的工作……2 T( ]% v' h* R

" f) l# |; I" t4 F! {$ p
三、何以解忧+ v$ [! N/ R* {
4 s/ d% j& ^( ], g- s% p6 @
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2 O- T$ l* H. |! ]+ `  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前提是把钱用到正地方,不然就是「龙芯」这样的丑闻。但麻烦的地方也在这儿,负责资金审批、流程监督、项目评审的并不全是技术出身,相反,技术人才在这样的场合下往往没有话语权,如之奈何?
% Z- l6 i) L* K8 g1 L' g% [; M. n4 `' I: N/ i0 j0 C" l
②五五开?5 d6 c6 x0 E+ @4 Q4 B
  调整职能部门的人员配比是个办法,给技术领域出身的人,更多的上升渠道,多增加技术类「太师椅」,让懂技术的去处理技术相关的问题。五五开的办法看似能够解决问题,但是,技术出身本身在政治嗅觉上的天然缺陷是难以弥补的,同时,让一般技术人员坐上高位达不到根本目的,让顶尖技术人员从政又是对稀缺资源的极大浪费,貌似是个死结!& D: F) w: `& x
# O) J5 a  M! ]( z; t5 `7 i
③各回各家!/ H0 [3 M+ z. J/ h
  所以,本质上,还是要让从政的从政、玩技术的玩技术,用制度和法律去规范各自的行为,而不是出了问题淡出视野不了了之。提高技术类从业者的薪资水平,对行业顶尖从业者给予高额奖励。现有的奖励制度是评审制的,这本身就是政治目标,结果是撑死的撑死,饿死的饿死。显然,这种评审制度需要修正,比如职称评定、各类奖项等等。  D! z7 g0 P. H' f: x4 w
9 N: P( b; j$ [5 u
④莫为他人做嫁衣!  {1 v+ D; J, |) }  o/ k3 {. g- _
  《自然》、《科学》本质上是发达国家搜集先进技术的工具,而在国内职称评定的大旗下,我们的顶尖科技从业者前赴后继地为「资本主义」搬砖……抛开红蓝之争这样的我们小民无法左右的东西,单纯地聊聊技术层面,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期刊呢?(而不是那种出一千块就能「租」个版面的中文核心期刊。)用真正的核心期刊来评定技术人员的水平,每个相关领域的人都能验证和评价该技术,新不新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加大学术造假的惩罚力度,直接一棍子打死,而不是现在这般,让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恬不知耻地愚弄大众。路漫漫其修远兮,别逼聪明人都去投水了——汨罗江中鱼龙饥,太平湖里夏水寒。(咳咳……这两句是我胡诌的,莫深究)5 c0 [9 K0 m* T. \

2 X5 V: ~  V1 O' c/ G, f⑤人之初、性本恶!' B  M0 m2 h- b; Y9 @- b* {
  让法律和制度来限制人性,让「恶」的成本提高到一个让人性不敢轻易铤而走险的程度。技术领域的一线从业者,他们的需求其实很简单,能够不那么费力就能养家糊口,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这两点就是他们的全部了。赚不到钱还要被整个社会鄙视,我是个俗人,我的理想和热爱还没有坚强到这样的程度。5 A" B, R/ j& J5 |

& u( Y/ n8 U1 ^& [0 S这个算是后记:% F% W, F- M! @5 {) q- A6 p
  口号什么的能不喊就不喊吧,我不要什么「权」,只要「利」给足了就好,如果给「利」的时候,是笑着递到我手里,而不是随手丢到地上,嘴里嘟囔着:「嗟,来食!」那我就真的心满意足了。 ——咱这升斗小民,还要啥自行车,对不?
9 n9 l( B1 v6 f% U4 b, j; S; w8 S1 U& t" Y$ }5 z' v) Q; H

. G  J  K/ ]+ [" k- g5 D- b
( D! Z+ ^. Y# m( D, u  n8 w. A$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5 14: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肯定是双休,而且平时工作也不忙的那种人。羡慕嫉妒恨。
发表于 2019-12-15 14: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是所有行业的基础,大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有市场就有发展,相信在金钱之上的理念指引下,会有越来越多走向数学等基础专业的孩子
发表于 2019-12-15 1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领域的一线从业者,他们的需求其实很简单,能够不那么费力就能养家糊口,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这两点就是他们的全部了。看到这里,我鼻子一酸......
发表于 2019-12-15 21: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技术这个确实违自然
发表于 2019-12-15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理,基础搞懂了,到应用层面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跨越。总结的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9-12-15 22: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

点评

现代科学的核心就是数学没跑了  发表于 2019-12-18 2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16 09: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冲着这句“一本正经地胡扯”,我就决定要去找这本书看看。
发表于 2019-12-17 11: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口号”与现实是相反的1 ~. f0 a0 U8 d& H4 }. X5 p! N
发表于 2019-12-18 16: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总是掷地有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10:58 , Processed in 0.0710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