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楼发表在其它论坛inventor版块' _4 _4 Z) n4 s- j3 S
原楼主问,下图如何用inventor建模+ i. q( E* \2 ~1 F# l$ O8 b$ L
$ P* X7 N& T0 b+ p9 k) S/ m4 k
结果从1楼到8楼扯了几层楼的淡。
) l a: `' o! k9楼算是应助了1 `7 i+ s J' m5 W
" v" G% S1 j2 s* H% Y0 t
8 s$ a6 [. j+ R" W2 k' n6 g7 Q" ~; C1 `, V/ g9 L$ g
* E* c& U0 u' b& L@陈伯雄 于13楼问道:“各位,您不觉得楼主提供的工程图,其实不是真正的设计结果吗?”3 `' F- C, [$ e3 M$ \" M/ b6 v1 o
14楼回道:“陈老师,我觉得把这个图纸给工人拿去干活会很痛苦……应该继续拆解直到可以直接下料”
" L6 D: o; v4 a" Z& p W& f陈老师于15楼回答:$ |6 o4 y5 ~* I5 v; f/ B7 H
“我说过“其实不是真正的设计结果”,而是一些不懂制造的制图教师级别的人杜撰的,这样的“题目”还有许多,玩Inventor而已。- { X L7 f* o9 _4 X3 ?. z/ M
两个明显的问题:# G; T/ B* b g! F' N+ }& h
1)尺寸90和86的标法明显外行
3 i( s$ W; O0 T! p& |2)管子要弯曲,但是不会是在两个平面中测量为R,而是空间管子轴线测量为R
+ u1 \7 p/ G7 Z- U这个零件按一般的设计应当是铸造件,所以不必再分解。
G2 c# r3 ^6 s8 ~0 d3 Y; }18楼也应助了4 B& G/ J2 V' F' |. C/ k9 q
, k0 f$ C1 u% Q
陈老师紧接着回复:+ X& g: b( a# Q$ H
各位:
; m" [0 i* U$ h5 {+ x5 l假如我是一名工人,拿到了您给的图样,想不出怎么在制造中测量,例如那几个R20。于是我找到设计部的您问道:) ~* p1 a( X; \. O
xx工程师:请教您设计的这个R20我应当怎样测量才能确定我做的对不对呢?
: |1 [9 L0 e" C" J- D$ J您想怎样回答?# A. d6 o! j" g
假如我是您的设计主管,拿到了您给的图样,有个关键的设计参数没看清楚。于是我找到设计部的您问道:
; a4 ^; Y7 W7 y G" dxx工程师:这根管路的设计约束条件之一,是最小的中心线弯曲半径,它应当与流速和阻力直接相关。设计中你是怎样计算确认这种“在并非正交的角度上标记R20”,已经能确保最小弯曲半径的呢?; ]8 f! L- M s# M/ b+ I2 r0 \
您想怎样回答?1 @4 K, ]' U% \% g# L
我很想听听各位在这个假设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您是怎样应对下级的工人和上级的主管,以表现自己并非胡乱设计?
' Z, ]" w& L7 c, ?& V+ z5 i当然,如果您并非是在职设计师,我说的事情您可能看不懂也没想到,这个正常。您做过足够多的设计之后,自然就会理解了。" r. K8 L- u2 c5 T& t) G8 q0 ~
1 @- n4 ?, ^/ m, q9 Q终于有明白人出现了。+ ]) F! h6 R9 K9 N
22楼回答:
% f/ j) L' j3 w( V4 a这个题在Inventor里是作不出来的,因在其三维草图里折弯圆弧端点,不能对其重合约束.当然这不是Inventor的过错,而是标注尺寸31、55不正确的原因.
2 O j3 Y& c/ D% ^( q) E
9 H; ~0 N) X# t. y! c5 A以上几楼的应助均为椭圆弯头,这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9 w3 c( U; ] N+ l' @' A# w( r如果你把折弯实体(由三维草图绘制折弯线生成)单独来看就是弯头.实际上该图也可以用包含弯头的组合件而形成.就是不是组合件它的外观应等同组合件,这样的设计才是正确的.
, ?; |/ Q3 n+ r! L6 T% A( c% o# D1 N9 H: P
29楼问:
; ^4 y7 S: T: L( G: S不说是部是弯头这事儿了……椭圆是哪部分呢?请您详细指出,我查看了一下模型,没发现有椭圆元素,请您帮忙确认!
9 @% K5 z" T' Q, M2 c31楼回答:把水平面的圆弧投影到斜平面就是椭圆弧./ i% Z8 j" v* o1 g2 F [
6 P$ H/ T' F" T$ F4 X
陈老师紧接发问:你认为,弯曲部份的半径,是在什么位置测量的呢?* {6 p+ m* H6 K$ q- t5 z
32楼回答:陈老师,这个东西如果折弯的话是内侧测量的,用20直径的东西做胎折……
1 `2 E3 }: B; `- ~7 S最后陈老师做了总结发言:
4 h: T: v; j% o5 D各位,我很遗憾,也有些意外。1 L4 `; V' c. K
其实这本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只要您是学机械设计的,也做过一些设计,就能很快醒悟。8 k9 k0 A/ Y+ M8 t" m. S/ v
但是事实是,在我反复的提示和引导下,只有 一人基本上明白了问题的所在,而且也只有 另一人跟着有所醒悟。
9 [' s8 z; b) A3 K) _- S别的网友(尤其是楼主)是怎么回事呢?我想不出来。
8 _3 S X+ O' t2 h9 M类似这样的“谬种流传”的练习题,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那些看似专业的“xxx竞赛”中的题目,更会产生负面的作用。问题在于,这样的题目许多网友还以为很有趣,在不断地探索呢。他们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都去哪儿了?. ~ S0 ^" Z, M; l
=====分割线====== r3 e; j. w5 D
用什么软件作三维管道布线并不重要,关键是专业知识的掌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竟然盖了几十层楼才解决问题,但毕竟楼主还参与互动交流,有的则是楼盖起来了, 楼主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求助楼。
; M6 e1 L( `1 d( y" ?4 u陈老师问,专业知识去哪了,老板问,人都去哪了。7 V- s3 x( |7 S- x, R, Y9 P; n1 b; N6 ^
2 \: b$ D% J u# q: S; h$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