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orc_roll

”浅“聊工装----谈工装设计及工装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5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c_roll 发表于 2014-2-15 14:34
, `* z* T+ Z# A/ a8 |% X6 w贴张平时生产中加工零件的草图,这个工件比较小,材料为钛合金,数量为几百个,这里需要加工双面沉头孔和 ...
: N8 o4 _2 ]  Z9 v& p3 ]
要钻中间孔,就要先对外径做夹持固定,可以用V型夹具,但要考虑V型夹具的压痕对外观的影响度,不能用V型时就用哈夫夹,两半圆一定一动夹持。( ~8 p$ v& c6 {5 _' [

3 O6 F0 v/ J" P再就考量使用钻床钻孔的精度能否满足产品需求,先假设是可以,则找定中心后再夹持后钻孔。
# k3 Z0 \: }8 @$ G1 s/ B  M3 N* z# o) I8 T( o. y8 ]
接着要检讨的是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这是工装夹具之外也要去检讨配套问题。  u8 q3 |; i% t3 U
% q+ y2 y' R5 A) W/ F
这帖是在讨论“工装” ,就不赘述配套方面的问题。
6 n7 K) f7 ]: d% a) G7 ?6 W" d

点评

首先感谢liao侠的指点。实际操作中,的确发现V型夹具的压痕会影响外观,所以并没有采用V型夹具。至于大侠说的钻床钻孔的精度也是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的。不过大侠说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属于配套问题,这不大明白。  发表于 2014-2-15 16:46
发表于 2014-2-15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工装不动,仅靠钻床提升的空间来取放工件,就有安全性的考量,若每次都将钻床停转,则效率会低降。那么就需要再设想将工装搞成可移动式,工装一移动就延伸复位定位的再现性问题。这就是俺说的配套问题。工装已经是满足工艺需求,而实际的操作却又安全性和效率的问题,这就不算在工装夹具基本功能里。
6 [. B' ?1 D! N3 v1 N- A4 l0 v: y5 m9 b( T' j9 C* e+ Y# n
若要再延伸思维,则可以发展到自动化专机的程度,这样就不再是“工装”的讨论范围。
$ }# N7 z# C- ^4 P  z8 x4 c
) G% |9 v: v/ K

点评

明白了,谢谢您能阐述清楚。  发表于 2014-2-15 17: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17: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其实真正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尽管夹具没有设计成可移动式的;不过钻床加工这个零件时候,将这个钻床主轴下降的行程调宽点,也就是说换产品时只需要持摇杆的手松了,手平移工装即可出来更换工件了。
, Z* A0 \2 H( ^0 K咱没想到自动化专机的层次,也没有想到过将工装设计成可移动式的。不过要说设计成可移动式的,那里面的机构一般是什么,有高人能说说嘛?

点评

还有大侠,常见的钻床中有一类钻床,开启启动按钮之后,只需要手持摇臂往下压钻头就开始钻了,但是只要手松了,钻头就停转了。所以安全上应该可以保证的。当然我钻这个孔的时候没有采用这类钻床。原因在于这类钻....  发表于 2014-2-15 17:29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rc_roll 于 2014-2-15 22:46 编辑
6 a$ s+ y6 f4 r6 r* F7 Z4 \0 j; _- @( O, Q6 B9 h! \8 J
先感谢LIAOYAO大侠的指点。下面我贴出关于这个销钉零件的加工流程:
( G; J0 h$ U1 m  z1.工艺路线:车-磨-线切割-车-钳
. |* b& u$ t3 I) A5 d/ w, b' z6 k2.详细的每个工序:1.车-车外圆
  z* W. G" c( p6 ^! C/ J: \, i4 \) i                           2.磨-磨外圆
1 x" M; ]( R/ G/ G( U8 r$ j: D( B                           3.线切割-割断
/ c* d5 S; j. t3 {5 y                           4.车-车正长度,中心孔
( C! p4 @. x# _2 F" {; r6 S                           5.钳-钻沉孔以及通孔! d4 E6 x: t* ^* w8 S/ }5 N* D
3.工件的钻孔的装夹方式:
( m8 Y* C; Z6 ]2 j: I* i   3.1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三爪上镗一个小台阶( z; P5 r( a! R
   3.2三爪为铜软爪‘
) s8 w1 z+ ?8 B( j. X/ v4.夹持钻头后,钻头“对刀”
- ^4 [. w& V! ^# T5 f/ c8 r/ @2 E5.对刀之后,调节钻床主轴行程
. K1 k  P% p1 C4 }5.1钻通孔
- s5 @, `7 `: _2 ?7 i$ D5.2双面钻沉孔,以三爪的台阶定位,批量加工零件。  l5 x/ ?0 ^" ?' @
6松开摇臂,推出三爪,轻轻松开三爪即可更换“零件”。
4 ^% _' |+ |; {. E, q2 X这里面先批量加工好零件的通孔,然后再批量加工零件的沉孔。4 ~- b5 m& x! V: ^, a
这里涉及了工装,采用了最常规的工装略微做了小改动,即可方便快速加工。" c( k& d# u. E" Z
加工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装夹的细节,这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二。
$ l- @* F# H! U0 }- z5 |" x" C且听我娓娓道来:4 m7 x% I% }7 v7 S
1.由于工件是钻孔,所以难免会有铁屑粘附到三爪的卡爪上面,这样其实会造成装夹不紧,也导致装夹精度降低;) P* H  Y( V1 |* i/ {
2.工件一定要放平,否则加工出来的孔的垂直度超差。  P8 _1 s% v" M8 M  x
这个帖子可以说把我平时生产中的总结写进去了,希望社区里能有大侠也能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a9 d% H" a2 h  s0 H! I
其实,发这帖子的目的主要是想跟社区里面的前辈同仁交流下设计加工工装的经验,只有不断的交流才能提高。- T* c+ D2 y" @5 O
古语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工作环境不同,擅长的方面也不同,希望大家能说说自己对工装的看法。
# n/ \7 _" L; Y* u9 z& e我先从钳工操作者的角度说了关于工装的林林种种,其实如果从加工中心操作者的角度考虑,可能又是另一个思路,从设计、工艺的角度出发更多的则是倾向于产品整体的把握、可能又是另一种景象。
5 h, {) {3 \% o$ U$ j希望能和更多的前辈同仁进行交流,同时也希望社区里面的“老法师”也能来指点指点。

点评

楼主所写的东西都是实践出来的,非常宝贵!  发表于 2016-5-20 08:49
首先,感谢您的回答,您的提议很好。不过之前我说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提出了它的前提条件,也就是最后一步钳工加工,目的也是引出关于工装设计方面的思考。  发表于 2014-2-16 14:59
要我做的话,直接一车一割,中间孔在数车上直接打完扩一下,完了再夹一下倒反面角,外圆直接找个长的先磨一下就OK了,没必要这么烦吧,  发表于 2014-2-16 14: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 20:44 , Processed in 0.08319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