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22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一个人要照看的机器总数是 32 。
+ ?8 `1 Q' d' J; e6 I7 O0 ]# P3 r2 X
从数据上分析,需照看的机器数是算高的,还是可以走俺家的流程的。' Q# y/ F; v3 O b( `) g
% ?7 p+ j5 O5 K6 z$ k5 W" s
俺家原先只有6位机修,为帮分厂培训人力,现在有9人包括俺。机器(不含周边小机器和新制的设备)总数超过200台。现在的人均维修台数是比您的数字低。
" W& Z8 [ A; S/ O2 |( a8 s3 v
0 T s. B" l1 @# V3 n, I俺家采用的机修原则是预防管理,每半年都要巡回检查一次,依据检查情况后编列保养和修机计划。刚开始执行那一年很忙,现在就很闲。8 _$ _; y: t, c0 \- h3 d' A
6 h) V) C0 @- C" w" W, H7 _作业时采取小组制,每组最少2员,有闲置人力时机动支援任务小组。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劳动强度的降低和人员培训。
. l6 o( V8 u9 B3 K% Q1 L! s# a. Q) L) y( T; s$ q# `. O
由于有留下分析报告,就可以改善维修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在维修前先看过维修履历后,使得再重复同样的工作时就会比上次要快和质量提高。3 h5 \& f6 |4 v' x9 P9 a
. p# G& a; T( k) ~7 w
俺是07年才转行做机修的,维修部门也是那年秋末成立。 以上都只是为讨论与交流而提,没有其他目的。- A8 n# c8 h( d$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