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q720 发表于 2014-5-30 18:34:31

关于中国教育体制问题的一点见解

    就本人自身的经历谈一下:

1.专业的或者说有天赋的人,没有机会去从事专长领域的职业。

具体就是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在物理上非常有天赋,由于他的一些功课不怎么样,直接高中没上成,在家务浓,但由与与本人的个人交情一直好,本人的高中物理书,大学专业课都给他了,而且让他学,用到一差学科的知识,我也会帮他找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后来被陕西的一家学校破格录去免试研究生,当然后面凭他的天赋,做出一些名堂是肯定的,有很多问题现在是我不懂问他,他分析给我听,就不多说了。

这个人算是运气好的。当然大部分有某方面专长或天赋的并不会象他这样。

2.个人喜好与职业或者所学专业脱节

也是个例子,我在广东工作时,工厂里做机构设计的80%不是设计类或机械类专业的,一搬都是些中专或大专或本科生,经过设计软件培训后上岗的,而且很多人是冲着能坐办公室而来的,招进去后,那怕是做文员的事都行,专业三年或四年浪费掉了,而且本身就不喜欢这个职业,因为公司是要能做事,也就不管他的专业和学历了。

3.眼高手底的教育方式

有很多专业,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才能学得会,才能培养出实用的人才,而大多数高校主重理论,当然有的是经费不足,教师团队也是以学者派为主,我记得10年回母校听了节从前的老师的两节课,后一节老师让我讲,我就用实际中的课本上没有的(当然是看了老师本梨时要讲的内容 )讲给学弟学妹们,我看到的是他们高涨的激情,而不象我们老师讲时的那种昏昏欲睡的,所以说,学生还是喜欢案例式的实际性经验和理论验证的学习。

4.没有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计划来培养

这个最明显,一个专业的人才的数量,教育部门应很清楚,所有高校某专业的招生人数应该是有计划性的,而不是那个行业薪水高,是热门就多招,那么进校门时此专业热门,出校门时,还热吗?

5.大学课程修学时间和专业课修习时间设置不合理

这个可以和国外的一些院校对比一下。他们第一年学的是基础自然科学(相当于大学物理,化学,数学等)大二实习,大三回来选专业进行学习,大家想想人家为何这样设计?当学生在社会上工作一年后,再来选专业他会选什么专业?




补充内容 (2014-5-30 20:28):
好在我的那次不经意的讲课,使我的母校会在一些实操较强的课里请一些工厂的师傅来上,或公司上班的工和一师来上。

g2096 发表于 2014-5-30 19:11:16

这些问题太大,难以扯的好。

pengzhiping 发表于 2014-5-30 20:11:59

教育部部长能看这帖子就好了!

huhaofei 发表于 2014-5-30 20:43:57

教育问题,一直就是个问题,扩招开始,问题更一步步激化

成形极限 发表于 2014-5-30 21:40:00

问题是学校请企业的工程师来讲课,讲一两节课可以,但是如果要完整地讲一门课几十个学时,基本上也无法摆脱学校既有的模式

leungc 发表于 2014-5-30 21:52:41

老生长谈,谈不下去

zerowing 发表于 2014-5-30 22:11:42

1. 有天赋或者专业的人其实不上学反而好。原因你应该清楚,因为你上学就什么都得学。语数外,史地生,物化政,你哪门也跑不了,精力被浪费了就。这些当中,除去政治这门课是统治需要,各国都有(虽然你可以选择不上),什么史地生其实没多大必要的。至少说没有必要学到那么高的一个程度。语文要开,但是把什么古文之流从小学讲到大学也确实没啥意思。特别是高中阶段,这种古文教学既不符合兴趣激发,又不符合实际需求,鸡肋了。

2。个人喜好和专业问题。这个有点大了。自古中外难两全。爱老还去专利局干过职员。呵呵。我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就更不要指望这个对口问题了。另外,国人的喜好是啥?研究自己的学问吗?不是,是来钱,连赚钱都不是。所以,你能指望这种喜好跟什么专业对口上呢?

3。主理论的教学是个问题,但是也只能抱怨。你真让这些当老师的讲实践吗?第一,80%的小初高老师没这经历,50%的大学讲师自己没有项目,这个实践也根本无从讲起。第二,完全结合实践,学生是听得兴高采烈,但缺点就是主课进度太慢。你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完全结合实践的授课,一节两节可以,一上一学期,一连几年。你的备课量太大。届时你就发现,你的授课也非紧跟潮流了,因为精力不够了。其实真正来说,那些有项目的导师真给你讲实践也是深不见底的,只是牵扯的东西太多,只能穿插,不能为主。

4。不能按社会需求供应,这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我国是把分析市场这个环节全抛给个人了。你上什么专业,是否将来对口,这个全靠你自己分析。上错了,你也没办法。另外,每所学校是有招生指标任务的,他不可能不去完成这个任务。所以,热门学科报的人多,相应他就得适当多招,或者调配到其他专业。所以,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国家,在个体家庭的远瞻性,学校自身的调节能力是不足以支持这个的。

5。关于这个问题,不好多说,但是可以这么解释一下,老外的动手训练不是从大学开始的,而是贯穿整个头20年人生的。所以,你安排大学一年时间去实践,能达到效果。但是俺们确实不行。大学之前,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极其低下的,不用谈什么实践,一个精工实习钳工一项,60%的人干出来的活可谓惨不忍睹。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这60%的惨不忍睹的消耗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企业吗?不现实吧。学校吗?

所以最终说回来,这种链式反应前提下,你无法把所有的任务都丢给学校,特别是高校。因为它不可能也没有办法用4年时间让你把头十几年丢掉的东西重新捡一遍。要解决这个问题,整个教育环节都需要变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像我国现在这种“教育是学校的”思想普及的社会,你想根治这个,其难度可想而知。

黄海是我 发表于 2014-5-31 08:39:56

zerowing 发表于 2014-5-30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 有天赋或者专业的人其实不上学反而好。原因你应该清楚,因为你上学就什么都得学。语数外,史地生,物化政 ...

非常同意,感觉通才教育有问题,但是全独子,你让哪个偏离大众,都不行。
100个人一个成材的方法天朝行不通,最后结果100个全不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到时候问题越来越多。教育能做什么,杯水车薪而已。

房顶 发表于 2014-5-31 09:32:55

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是国家最该解决的问题

沪北机工 发表于 2014-5-31 11:14:31

听说在发达国家中,在企业中的工程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可以去高校教书。同样高校老师教了一段时间书后,也可以去工厂实践。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中国教育体制问题的一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