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和工程师有什么区别
大家说说。本帖最后由 逍遥处士 于 2013-9-10 21:29 编辑
工匠以其手艺为自豪,工程师以其理论为自豪。
术业有专攻,无意比高低。
我这刚好有个案例,就是最近做的齿条脱开机构(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7190&extra=)。这是个平行四边形的连杆机构,下面那个没拍出来,为了说明问题,我把上面的复制一份下来了,就看个意思。如图。
现场安装的时候,由于装配技术要求上没有考虑周到,导致装配完后,红色的线段跟蓝色的不等长(测量发现实际就是1号件上两个蓝点的距离长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我的图纸上要求滑座在纵向上要贴着齿条安装,没有考虑到齿条锯开后,中间那段的长度有偏差(在我的齿条图纸上还标明了允许偏差5mm,但就是这样,还是忘记了。因为画齿条得不少时间,等画完齿条,辗转画到这个机构时,早忘干净了)。结果就导致脱开的时候都一样,合上的时候,有一根齿条就对不齐了。现场的师傅呢,本来就没把“司图”的放在眼里,觉得只会玩电脑的,有啥啊。一看不行,嚷嚷道,把1号件上的孔从新打就是了。鄙司图思量了一下,觉得不妥,就嘱咐大师先别动,待我上楼看看图纸先。待下得楼来,发现大师已经将1号件拆下来,用电焊把眼儿填死了,正准备从新打眼儿。我只好跟他说,你这样不行,现在是脱得齐合不齐,你从新打眼儿后,合上的时候倒是齐了,但脱开的时候又会不齐。你这样,把2号件从新打眼儿,保证孔距(红线)跟蓝线一样,问题就解决了。大师恍然大悟,哦,对了,平行四边形,说罢闷头不语。鄙人也没好说啥,毕竟是图纸上的要求不妥,吾之谬在先。但东西既然做出来了,追究谁的责任也于事无补,最要紧的是怎么把问题给很好的解决了,是吧?师傅一看我也没说啥,就说好办,我把2号件切断,接长,保证孔距跟1号件上一样不就行了?说话儿的功夫就弄好了,打磨的倍儿平,喷上漆,嘿,跟整根的一模一样,装上后,俩齿条的动作那是“离合皆一致,动静多和谐”,不能不让人佩服大师的手艺。
事后回想起这个事儿呢,觉得还是自己未考虑周到。但能说自己没考虑到平行四边形吗?如果没考虑到,那这个机构又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人不可自高自大,但亦不可妄自菲薄。百多张图纸,要考虑的地方何其多,而画图的速度又有限,一霎时心中想的千千万,到纸上也只能是一根线条一根线条的来。即使心中想的到,等落到纸上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果断前排 :lol:lol
都是工人
工匠--具体实施者
工程师--”师“指导性工作,规划方向 工匠是靠手艺,就是手上有活。有没理论知识不重要。
工程师,理论知识要扎实,懂原理,会指导。手上没活不重要。
以前,有个打乒乓球超好的家伙对俺说:你很清楚球是怎么旋转的,也知道怎么接,但是,你就是接不住。这就是工匠和工程师的区别。 通俗来说:就是大将和军师的区别。随着设备的性能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工匠的地方越来越小 工匠实践经验比较多,工程师理论上更丰富。 庄子里有个故事:说齐宣王有一天在院子里看书,院子里还有一个做马车的工匠在干活。
工匠问齐宣王:大王看的什么书?
齐宣王答道:圣贤之书。
工匠又问:圣贤现在在哪里?
齐宣王说:圣贤都已经永远离开我们啦。
工匠说:那大王读的一定都是糟粕了。
齐宣王勃然大怒,竖子懂个飞机?你说为什么,说不出来劳资要你好看!
工匠说:俺带着个徒弟做手艺,俺可以教他做车轴做车轮,但是俺教不了多大的车轴和陪多大的车轮,这可是做车的关键地方,缝隙太大了抖的慌,太小了转动。不是俺不教,这都是俺做车多年练出来的手感,实在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啊。所以圣贤也是没办法写出他生命的精华,大王看的一定是糟粕了。
现在我们有公差配合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认为工程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华用合理的方式传承下来,帮助更多的工匠解决实际问题 工匠冲锋陷阵的,而工程师是指挥官。 动手与动脑 工匠是体力含有特种技能的劳动者,工程师是脑力劳动者。 工匠,工程师都是工人阶级,恒等于无产阶级。
国人不以拥有一技之长为荣,而以占有官财为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