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54|回复: 3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1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E1 b" Y* a7 p! c

  J, z5 d6 x0 I4 M" K% l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K# O: x0 p2 T; i: D' {
" `% ~- m  c; {# U
    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 c/ Z) b9 v' @& {
5 x5 C& t4 p, J$ s6 X
    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8 _2 R4 |: k* w# \% X
6 g. a+ [1 R/ Y& K1 C3 b: Z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
. e, p9 s9 `* W. y5 m6 c
4 d' I2 N. A0 b+ C9 V) I4 s; J    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任务量重,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C% `, h$ R* w, {1 ?6 j
- Y( y& V: y5 I5 d1 ~" d: w
    目前,施工机械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液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先进的检测仪器方可进行。没有必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对着设备的故障现象望而却步,无能为力。设备的返厂维修又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时间较长的尴尬局面。
' M# T1 q) O1 R7 h' f
( n) n- w/ l7 ?- z7 n3 s( ^    3.拼设备现象严重& T' J1 r  c6 {& e

( ~, h0 E0 d9 R, q4 }; x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工作的日益规范,施工项目被划分为更多的标段,工期相应缩短。中标企业为在段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致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工程进度也同样受到影响,工期拖后又势必需要加班加点来弥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抢工期。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 |% X" |  ^% h, f0 b
% K2 B& e3 {0 u+ R% i+ q( W    4.设备老化,更新换代滞后9 s, ]5 C& `4 u) z2 M2 B: {/ h! y
6 F$ j! j! J  t3 W* Q' d) L7 S
    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后,施工企业为减少项目的投入成本,一方面精简人员,一方面不愿购新设备。租用或继续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老旧设备,不仅维修任务加大,维修成本高,而且使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不足而工期拖后,另一方面是技术先进、离效率的机械设备得不到引进。这种落后的局面使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 B9 l  O: Z! \  Z
2 Y: T8 J: R4 |+ U2 O    5.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3 z  b6 ]  y6 }# G9 T% v* w/ B- U) L
    施工企业虽然制定有设备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制度,但一方面制度本身就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制度执行起来阻碍重重,难以落实。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形成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机械的操作手只管操作,不管甚至于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操作和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后又给维修工作加大任务维修人员虽然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但只能对操作人员心怀不满操作人员又过分依赖维修人员,就形成了一种“管理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拆装”的畸形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虽然部分企业针对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奖罚制度、设备完好利用率和效益挂钩制度,但实际上奖的少,罚的多。或是纯粹以罚代管。操作人员对处罚不能理解和服从,心怀不满,故意损坏机械设备和“跳槽不干”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企业在缺少人员和无良策的情况下,只能在制度执行上“只喊不做”,使制度最终成为一本废纸。
: j; W$ y2 \% g" e2 C$ J5 b& @+ ~" k; G0 e- l" u9 u: `7 u+ ~
    由此可见,目前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形势严峻。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9 M( r) [7 a( |7 h' `$ Z
6 G+ V! d' n9 F$ k! Y- U
    二、设备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3 f3 S0 c0 q% P1 X9 {' L. d, W  O9 C" D( q7 k* c) I# p
    针对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水电施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 q+ ]) B& x8 m. d, ?5 I
, H5 Y# s% |' `) P5 b) {/ W    1.培养和建立专业化机械队伍
8 z' W1 m* B+ f. m, Y# ]5 ~8 N( Z/ R" d8 w3 f+ c) b" d
    因机械设备本身具有的技术含高、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等特点,施工企业应针对目前机械化队伍零散、不稳定,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建立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和维修厂的办法稳定机构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和激励,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良的专业机械化队伍。
+ L# s( f" ^3 ~# b' O3 a/ w
6 m: x( t4 C4 c    2.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5 B: W6 L* j4 ]* h: @, _9 s8 z
# O' K/ P. ^4 f, b9 ?) f
    理念上,企业应牢固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把设备的被动维修变成主动维修机制上,应建立专业设备维修保养队伍手段上,企业应筹拨经费,配备先进的保养机具和维修检测仪器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制度上,设备的完好利用率应和项目管理领导的年薪效益挂钩,避免“ 以换代修”、重用轻管和拼设备现象发生。1 }3 T8 ?* J" ~; t

9 f! N+ v- |( D    3.加强设备使用现场的管理工作1 v0 h( Z9 p% g, H: l  ^9 ?

: s5 N4 a* r9 H! `    设备效能的发挥,关键环节在使用。根据生产任务的特点合理调派机械,是现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施工企业应在施工现场配备专人负责机械设备在施工面的使用和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在完好状态下发挥最大效能。现场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检查操作手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故障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养工作是否及时到位等一系列工作,以避免机械设备的非正常使用和不合理调派。此外,现场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即在设备现场使用和保养问题上“说话算数”,有奖罚权并有在设备非正常使用时令其停产接受整改的权利。
1 G, W4 e) I. F" C4 j( ]
+ _4 k* o& j$ u    4.加大设备配,加速老旧设备的报废) V1 E3 L0 z8 k' X7 ~0 j3 o1 e
0 S! ^0 S8 b0 j8 _3 H$ ^
    随着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电喷时代的到来,人体工程机械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淘汰速度也就相应加快。使用老旧淘汰的机械产品,在维修服务和备件供应上往往得不到保证。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新设备购置后的各项配套服务都很到位,新设备的管理、保修工作都有良好、方便、快捷的服务保证。新设备配置后所能提高的效率、效益,远比老旧设备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划算的多。老旧设备的及时报废,可以使企业甩掉包袱,管理上轻装上阵,既适应现时代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又可使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实力占领市场较高的份额。
7 L4 H- I# ]8 H1 I" ~/ F8 {) ]% i2 \/ @9 P; ?/ L! ~
    5.明确责任,加强制度改革
+ z- s- D& l$ f. N1 a( |
( b" m" b: s" o; d1 s$ `4 u    施工企业应采取管理与监督并举、激励与约束结合、管用修一体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者、操作手、修理人员各自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对制度严格执行,真正将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落实到人。企业应使每一位设备管理使用者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做好做坏得到相应的回报又是什么。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可以促进职工尽职尽责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有效的奖罚制度可以激励和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 h+ E" Y0 _1 f
4 ~- ~( e4 x0 E0 S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使之适应现代水电工程施工的需要,提高设备工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之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服务,是新时期设备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和职工的工作职责。转变设备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修理工,都应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担,并结合水电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尽快寻找出一些有效的、适合于工程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改变设备管理的现状,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施工服务。
( o6 D1 g) p0 q" s. |http://www.sbgl.net/bbsnew/index.ph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1 18: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8-12-11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搞设备管理的!很难做好!感觉国内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没国外的深入!做得比国外差多了!很明显的一个就是欧美企业这方面做得很好!
发表于 2010-9-27 19: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中国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也不去改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8 00:09 , Processed in 0.05965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