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祥 于 2019-6-24 07:39 编辑
) d* T7 X1 `) {" {5 V) c z
2 g* I7 r" L V4 P& @ 设备工装设计的再花哨,不能实现功能都是白搭!焊接工装同样是这个理儿,结构设计中如果不考虑生产调试过程中机器人焊枪的姿态,不懂得焊接工艺,那么工装做出来后,产品却焊不出来,那就十分尴尬了!
. R, A( [' m* @
( X3 _* p$ k7 F: e# F8 n# p4 A( K: r. W( H% O" L4 w
之前我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产品A和B由定位块和压紧块保持位置不动,再由焊枪对焊缝施焊;$ B: R! q, C; @0 M2 s
) ^" i4 V7 n; p! {$ h0 b
6 p- _: r h* v8 h% I/ B 产品A比B多突出5mm,设计时焊枪角度模拟为90度,这种姿态实际调试过程中无法焊接;
8 g( j! O/ ?* ~$ A. q' z( I% s3 w
2 ~( |7 u# z+ s0 d$ Q 正确的焊接角度是此处需要有70度,当焊枪姿态合理后,却发现焊枪与压紧臂有干涉!3 f s9 L4 g) V* P, b& `' D
% T' i8 `8 [1 M6 e% F. K
- D9 v' F+ T9 P- e* G 发现这样的问题时,工装已经在调试阶段;整改所花费的时间,给项目交样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也会被项目小组的人吐槽,设计能力不足!
- C4 ~) \* m0 ]; W0 ]& n8 \
# I3 S6 ~/ O* B4 J& G$ ^
所以,在设计焊接工装之前,需要对正确合理的焊枪角度有一个深刻的认知! 0 c: J0 l+ M9 l, u! S W% @
) T( `9 r4 f! x/ ^ q. \
焊接分为推焊和拉焊两种手法。推焊,也就是前进法焊接,行进角度较大,熔融金属被吹向电弧的前方,熔深较浅,飞溅较大。拉焊,也就是使用后退法焊接,熔融金属被吹向电弧的后方,直接与母材产生电弧,熔深较深,焊缝余高易形成。
( Z- H( x" @# ^, I! }1 ?( a! m- P+ P$ J; v/ L8 o: L
B6 m; t1 O4 Z1 H+ Y0 x/ A7 k在开坡口、易产生熔融金属被吹向前方的场合采用后退法焊接。
- Y* ]4 F+ K1 m' k5 m( Y) ^" u' L焊接角度5-20°,这个需要牢记! ) a p. F) S8 p% h8 E. m
现场经验来讲,前进法适用于焊薄板,薄板材不易焊穿,焊缝余高小,焊缝外观易控制;而后退法适用于焊厚板。
& U: E; @5 L! F _3 J( g* d焊枪的焊丝杆伸长标准是12-15mm,不能再长了! 2 r7 l- ^" W2 R8 S( m
焊接的角度需要根据焊缝的高低来微调。
) L, J5 y; X% A w9 Q/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