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13|回复: 5

齿轮模数与负载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1 1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齿轮的模数和我的负载之间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比如我要带动100kg的东西上下运动模数应该选多大呢!6 t' b+ ]$ @6 `8 S! {; t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1 1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好记的一条结论:
9 B8 E, O" e9 l+ c: T$ l模数尽可能小,齿数尽可能多。这是从承载能力角度考虑的。从这条结论还能知道,差不多的模数,都可以选' Y5 n6 N) n, f( ?3 |! W
不好记的是计算公式。比如) s! ?. ~, ?' y+ o: `- ~5 y* r: b/ d
从弯曲校核计算,导出的模数计算公式。模数计算公式不止这一个
% S' Z: l: ?4 g' R7 S5 p# W如果记不得,需要去翻书了3 b( z5 p! K. s5 e$ j. E
另外,当进入强度、载荷计算时,参数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也就是,不可片面追求某一个指标,事实上也做不到
; b/ B3 N7 B2 u0 @& Y4 _) r
发表于 2019-5-31 1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设计》教材上有计算实例,参考计算实例先做初步的计算,然后再修改做计算结果。0 G) g5 {$ u, ~4 i7 L
你确定的负载的运行速度是多少?重物上升距离是不是可以计算出功率,然后根据功率、转速是不是就可以计算出齿轮传动的扭矩。如果中间还有其他传动链,把中间传动计算上。
发表于 2019-5-31 15: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确定传递扭矩大小,再结合具体结构要求和经验选择模数,最后校核反馈。
发表于 2019-5-31 21: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弯曲校核计算,导出的模数计算公式
9 m! t( S2 K; e$ V注意这个公式,并不是GB标准,ISO标准中出现的标准,而是初算用的。它和“尽量用小模数”也不矛盾。一般在大学本科教材中可以找到这个公式,有的书特地注明,是为刚入行的人准备的。
6 M* D, o5 ^8 H) X/ j! E8 H至于其中的道理,看书, f% d  z1 `/ `6 d1 U0 l7 b8 i& O
发表于 2019-6-7 14: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25 10:54 , Processed in 0.065179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