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9-5-1 16:55 编辑
, i& e8 g2 r& H# L8 `9 D8 u: [; C4 z- h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最崇高的节日!. G0 J, {* Z; K! t' L$ m
, L$ ~- s6 ]: y6 S9 U( @' Z1 h9 J我们社区绝大多数学机械,做机械这一行的人应该都来自于农村,我也不例外,我也是农民的孩子。虽然上大学离开了农村,毕业后进了城市工作,但是,依然对农民,农村和农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放假都想去农村的村庄找找过去生活的感觉。今天跟家人出去玩,大学同学抛了一篇文章,看的潸然泪下,几次都无法继续看下去。
" R# B9 l" \3 F/ V- ^/ t' | K: m
; {6 [# X' h& s今天我们不说机械,也不说工作,给大家分享下这篇文章,也许这就是我们很多人过去曾经经历过的生活。虽然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易,生活艰辛,拖家带口,但是,我们依然热爱自己生活,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幸福感!
7 g8 T- b6 a& Q* k) U( ?. y3 }% ]下面是正文。
9 Q: K6 m1 a4 W4 r- s
6 D8 R! G# ^' {" r! z5 Y$ ]3 {) h0 y3 K: t" y/ r
十年前的劳动节,我在福建泉州一鞋厂做鞋。那时一天工作10小时,如果不是吃饭还要花时间,工厂恨不得让我们每天工作12小时。
1 O* X1 w% L. N) l+ Q% }
, R3 z5 ~: w; n4 `' S( z$ K其实这样也挺好,我宁愿连续工作12小时,这样剩下的12小时,除了浪费六七个小时睡觉,还可以有五六个小时供我在二手笔记本电脑上写作。
9 U3 \1 D" h& l" b7 L- j! P# C/ ?6 _% Y* `' V/ `: ]
那时写作也不投稿,写完就发表在博客论坛,有人喜欢看就很满足,还因此结交了一帮文友。我有一半的朋友,都是通过写作结识的。% o# B+ l6 p. w1 N
, o% r% ]" {, f* ]+ X6 h! \在新浪论坛混了大半年后,我略有薄名。2009年劳动节来临之际,文化漫谈版主“晚风”主办了一个【五月的歌】征文比赛,邀请我参赛。我下班后随手写下这一篇《一个农民眼中的劳动节》,同时发博客和论坛。
* H$ I$ e! Z: q5 d- X
2 z# ^- K; |: {" @% S1 ^& x这篇小文很应景,在论坛和博客都推荐了,反响还不错。看了一下其他参赛写手的作品,我想这篇是要得奖的了。结果这个比赛到最后不了了之,对此我也无所谓。
5 p, H( P* c! C% o9 d9 Q6 v: n9 ?! N" E1 o
可是没想到,在那年劳动节,有网友告诉我,《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我这篇文章。
. c4 d7 P) M$ y6 h% e9 o3 O# j# Z. S
* \ j; J7 I2 }1 ^# @3 q& ^; H在此之前,我从未在报刊发表过作品,这算是我的处女作了。我很高兴,一连请自己胡吃海喝了三天。+ X; m! q3 z# C) H+ M
1 l; n" A T$ Z- i0 q$ s后来,这篇小文继续被《读者》《青年博览》《文苑精典美文》《新校园》《文摘》等杂志转载,我心想,这么多杂志发表,以后靠稿费就可以养活自己了。
3 T# J, M' S. n2 H+ l$ T; a o( z
我联系《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索要稿费,最后稿费只有160块,就这160块我还没拿到手,因为汇款单上收款人是万小刀,而这并不是我身份证上的名字,我无法证明我是万小刀,所以稿费最终没有取出来。
& ]* l$ I% z9 [' B, c' O; u9 ~8 m- ~; s/ l5 S2 ]
后来《青年博览》的稿费只有60块,大概因为不是首发,所以稿费便宜吧。这60块稿费我也没拿到,因为我居无定所,留的是我孝感同学的地址,他告诉我有60块的稿费,但如果为了60块回孝感,路费都得花几百块,所以稿费不要也罢。
4 ^' _! G7 F8 g7 }( [
7 l( }5 x8 o* L2 `4 K) o7 ?) g5 D最让我虚荣的是,这篇小文还上了高中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试题,有几名中学生还因此找到我博客,成为我读者。这挺好。6 X; a! d% C, C: F& A( R
8 P% {" l' m- v4 m# I$ S2 P后来相继发表了《留守儿童小放》《怀念一棵夭折的柳树》等小文,稿费我也没要了,我继续在工地工厂打工。
4 E1 n4 K, z$ F9 H
, f5 t+ H- G; b% c自此,我知道靠写作混饭吃还是挺难的,毕竟不是谁都是韩寒郭敬明,认清这个现实后,只把写作当业余爱好。这样也挺好。
) k8 i- g. q$ M7 r4 [9 ]. V$ r
: @' x/ x9 r* H% v2 _: H( ?# n今天是我处女作发表十周年的日子,滥竽充数把旧文贴上来,大家随意看看:* j+ V+ k+ F% Q
: o& V: ^0 o% w8 ^5 h: x9 D
: }5 K& L1 G% _& M' N
# ]) t9 ^6 z. v% _
e! ^9 s4 Y8 W9 h4 |/ U( E" @+ O* J# x
一个农民眼中的劳动节 4 P: K E2 h0 P& A0 x* d
* s0 F1 l7 m8 p9 |0 [! D, c
4 d5 V4 I, k8 D( [) l; y
' X2 l5 M# C, c$ a
3 j# ?+ w( s# V
; J+ y% h) U8 y- t5 y) Z7 D
一、
; c# |! E( S* a7 l# @' C; K
' l2 W. ~ L0 @7 u& o: J他仍然记得母亲的话,劳动节是需要劳动的节日。# ` U- |3 o* f" w* U; B1 a9 D
0 x5 y8 P( p, e0 H1 J: Q# j+ H那是1990年,他念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他总想着玩,很多年后才给那时的他找到借口:玩,是孩子的天性。
$ Y+ }- j% J% F0 p1 R5 w$ e
3 N& q* ?7 Y' W( _, b) r% h这个道理,母亲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那时候母亲说,地里的活还没干完,种子不播下去,来年你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去缴学费?
( s- @: d! {. A4 R. n! t( m+ y# s
那不是一个8岁的孩子思考的问题。他思考的是,他要去滚铁环,或者跟其他孩子玩弹球,再或者去拍纸片。在那些游戏中,他才懂得什么是快乐。$ E( F, V- |! s8 j, `
% Z. d5 q+ I, j& f于是,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叫着不愿意随母亲去地里。他说,劳动节学校放假,是让我们玩的。母亲就说起了开篇那句话。但他不听。母亲说,地边有映山红,有兰花。他不听,他在地上打滚。
# p0 g4 U2 ]! y; S8 O. r4 k$ m4 n" h6 I- ]/ D1 q
最终,母亲拧着他的耳朵,一起去地里。
( q K& j" t/ G o; m& V4 N7 a) m% x0 L& C' m! X% [
9 X! r7 x* u8 }9 B, H
7 h& k9 }& D& y5 J& [1 s二、
6 a+ _7 Q: ?/ B; }: y; C9 R, u& s5 _1 d1 x0 F
一转眼,那个孩子长大了。在县城念高三,为了备战高考,五一学校并未放假。
: l1 {, ?" Z4 s. w; [- t
- V" O) n4 {2 |' a4 j- w他忽然想起母亲,才过去几年,母亲就开始衰老?骨质增生,风湿病。医生说,劳累过度,你母亲已不能再干繁重的体力活。他也曾想让..城里打工的父亲回家,然而母亲并不许可。
, G# R: c* f/ m# s% j4 y, w
: k; H$ n6 g4 h# D7 t0 `母亲说,你上大学,拿什么做学费?
' S3 ~2 L# I% p b1 s5 G- }% S
" `! O9 u- C$ H( N% t他说,大不了不念大学。
, P' ?( _0 }4 E/ W& W+ c& ?7 V y8 S, }$ `5 K2 T# m
母亲生气了,她想再次拧他的耳朵。然而发现她儿子长高了,她必须将手举得老高,才能够着儿子的耳朵。2 p6 \3 E0 J1 f3 a9 @4 ?
& r, r; F4 F7 E9 |0 i8 L
. v; g. I4 N, Y. ]4 B i+ g他想起这些,无心复习。他想回家帮母亲播种,他怀念起家乡的映山红、兰花。他向老师请假,恳求再三。老师终于摇着头,同意了,并嘱他早些归校。) r# D N5 T* U) e# J6 X
4 W! L: u( v2 r4 e- g) ~: r, O一大清早他便来到县城的汽车站,坐了3个小时的汽车,再走了3个多小时的山路,晌午时分,才回到他的村庄。他看到很多即将凋败的映山红,苍白的花瓣让他想起母亲的脸。幸好还有兰花,清幽的香气,给他和那些忙碌的农民一丝安慰。9 z% X7 c' q9 R; J: I9 B
6 G; h- Y( q4 I5 v6 t/ d0 T
母亲看到他,还是很高兴的,他这才发现母亲眼底无尽的温存。他扛着锄头,提起剩下的一些种子,随母亲回家,做午饭。午饭很丰盛。有腊肉有风鱼还有蒸鸡蛋外加一盘青菜。这些都是他爱吃的。
* f& R8 v1 }$ m2 R# R" G
/ d% N+ k! k. R. g吃完饭,母亲问,学校又要缴几多钱?生活费还差几多?母亲以为学校又要缴钱了。7 b3 E' Q f2 R$ K
6 N0 ?1 i3 {8 F2 g
他说,不是回来拿钱的,是回来帮家里干活的。 G$ g' `3 _. W% i6 z9 s
; P1 x0 r {- u+ _5 r. r& w
母亲的脸一下子阴云密布:下个月就高考了,你不好好复习,要你干什么活?!快回学校去!
5 z/ l- M) J) b5 N4 Y, A/ B
' G/ X0 |, T4 t& I& E$ [他不愿意。他说把活干完了再去学校。
; S- n* M5 L( S2 ?' e
! w% m* O. }, w4 w母亲这次没再想拧他的耳朵,她知道够不着。她拿着扫帚把儿子赶去了学校。
: w! n; m' O: U1 H/ W& |
4 {6 R" Z) e9 x# C; n I
: c: T2 [1 P# q
! }$ h. M% X% b* j* S* p三、, G+ r3 G! E7 Z1 @: q. v0 u
2 G. s6 W4 P$ j" o7 l7 E" z- @% g
大学的劳动节,学校放7天假。 s1 \+ h+ w* x6 E' @
7 c m, f: o, x0 I# X S1 P9 c
家境好的同学结伴旅游,家境差的去打一些零工。他做了几份家教。“五一”那天,他家教的学生和家长都出门旅游去了,难得清闲。他想起父亲在不远的一座城市打工,于是决定去看望父亲。- f# B5 w3 u/ P R: k% I9 }8 l' n
! K$ r3 q/ l1 H) W; r8 X父亲在工地干活,他知道地址,由于父亲没有手机,所以也没法提前通知,这样也好,可以给父亲一个惊喜。
& q6 U+ `2 J- ?$ @* |
0 O8 \: C! n+ i2 d/ L$ b3 p9 }/ F到了那座城市,他买了张地图,问了很多人,坐了很多站公交车,直到天黑,才摸进父亲的工棚。# ~% ^6 V( D& ^2 p2 G9 I- d
7 @' E: u8 d/ E1 _很多光着膀子的民工,在工棚里打牌下棋,还有的光着身子在洗澡。
' n# }" t) j; V# t1 z1 Z8 x9 N) i; y4 O v" V/ o
然而父亲并不在工棚。工友说他父亲出去捡易拉罐去了。
, p0 {1 p6 b! k& d. j/ Z
. f, [* S) T4 @5 G3 g! b他问:在哪儿?4 L6 O$ q" |/ L3 J% c7 t) b
: a0 G7 F' u' Z2 N I
工友:工地外面的滨河公园。' l. M/ |* v2 o. _
- O" U x* z6 O' i
他沿着河边寻找父亲。昏暗的路灯下,一个人低着头提着水泥袋徘徊着,他感觉似曾相识,很可能是父亲。他喊了一声:爸爸。: ]0 c# K+ Z5 m( k; e2 [
2 w9 i3 Q8 ?" O. m; t* a X6 B1 L' |# p他转过头,揉了揉眼睛,竟然真是他儿子。 n+ X! _" `' D# I
! x7 }: Q0 e5 G4 G
父亲提着水泥袋,跟他一起坐在一张石凳上,寒暄了几句。; F u1 b- c! W4 k
: V- e/ K0 w. _$ j" p' b
他说,爸,白天累了一天,在工棚休息一下嘛,怎么还跑出来捡易拉罐?我在学校做了几份家教,赚生活费不成问题。你不用这么辛苦的。8 j9 |. P2 M2 M0 ^
v& z, `: a7 j父亲说,今天劳动节,工地放假了,以前不放假的,不晓得么搞的,今年放假了。要是不放假,晚上我就不出来捡这些东西了。父亲抖了抖水泥袋,唠唠叨叨地说着。
' B- y. a6 f. O5 r$ x2 j5 \
$ a8 _" h; I0 _+ ^放假也好啊,休息一下嘛。0 b, s1 \; c- e: `) L6 z5 O$ r
& E: i, Y3 o0 A/ ]3 |休息又没得工钱,哪个愿意休息!父亲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看,这有30多块钱呢,就是白天捡这些东西卖的钱。父亲再次抖了抖手中的水泥袋,里面传出易拉罐清脆的响声。父亲高兴地说,这些还能卖10块钱哩。0 ~; A$ J. d1 Q" l
5 t0 ~' G: y" q: q
他扭过头去,趁父亲不注意迅速拭去眼角的泪水。
6 z: q8 a8 H/ n- Z# Z* G; R3 T, \& ~) ~
第二天,他坐在回学校的汽车上,数着父亲卖易垃罐挣的零钱,泪流满面。% c; ]& z7 S- r- f1 c8 n2 H
0 ?* g' K: g1 x+ o0 U" y【作者: 万小刀】
2 a- ~6 l5 K' Y7 |; N5 \; T( e, ?3 R, q: J$ h( ]
* s6 ]( U0 Y Z% S9 y* m
1 _& {% Z9 ]% Q! c0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