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00|回复: 19

中国制造业转型究竟缺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8 1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制造业的情况,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大家逐渐对制造业的生存现状有了一些认知,更积极的信号是,各领域的专家纷纷会诊制造业,提出琳琅满目的改革方案,大家都希望看到最尖端的高新科应用于中国制造业。

作为一个长期的制造业观察员,笔者有幸结识一些制造业的老兵,他们大都长期浸润在制造车间中,对“改革”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却要面对更多现实的无奈,其中一个核心的观点,正如马云所讲:现代制造业不再是工业范畴,它正转型成为服务业,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不可能安安静静地躲在实验室里搞研发,或者等着一项新技术慢慢成熟,企业全部的策略必须围绕“客户需求”来展开,而客户需求这个东西又是非常随机的,受广泛的社会元素影响,比如流行趋势会影响耐克、阿迪达斯等服装制造业的订单,而华为/Vivo等智能手机的崛起,又让三星、苹果的订单变得非常飘忽不定,转瞬即逝。


在这种大背景下,当客户订单出现时,中国制造业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中,忙碌的工作状态会彻底冲淡之于未来的巨大担心,大家都会拼尽全力吃掉客户的订单,这个阶段,没有太多精力做改革;而当客户订单消失时,制造企业又要处理闲置的员工和设备,需要紧紧地捂住自己的钱袋子,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转型之后,订单会接踵而来。

积跬步至千里,中国制造如何冲破桎梏?

如此的恶性循环之下,中国制造正变得越来越尴尬,经营状况越来越艰难。一些制造业老兵朋友感叹:自己浸淫在制造领域十几年,本以为能靠着多年积累下的丰富经验,打造一个铁饭碗,却发现制造业的饭碗比之瓷器更加易碎。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他们更多地是敬而远之,一方面,三十五岁的年龄已经不允许自己重新学习编程或者尖端科技,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精彩绚丽,却很难落地,制造业要投资这些技术,有可能血本无归,直接挂掉,只能如毒瘾般迷恋着流水线和工人的双手。


现在,中国制造业面对最大的窘境就是利润率太低以及更低的技术含量,一条条古老的流水线依旧矗立在中国制造的车间内,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中,活生生的自然人被定义成工具和成本,主观能动性遭遇最大限度地阉割。如此模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也创造了中国制造的黄金时代,但显然,新一代的员工越来越讨厌这些机械劳动,大家都不愿意如肉鸡一样被限制到一小段的流水线上,于是,自动化的概念深受追捧,以期彻底解放人类双手,一些大型产品的制造,如汽车、彩电、冰箱等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但智能手机、iPad等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自动化机械手臂,是绝没有能力把一根软软的排线准确无误地安装好的。

此外,自动化的研发难度非常大,中国制造业内很难见到完全的自动化制程,依旧需要自然人辅助完成生产,也就是说,所谓的自动化生产线更确切地说法是“人机结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企业主除了要忍受自动化的愚蠢、笨拙,还要忍受其大量的Down time。目前的中国自动化设备往往只能满足单一的产品制造需求,一旦订单更新换代,就会导致大量自动化设备淘汰。投资回收期的太过漫长以及不可控制的高风险,常常让制造企业对“自动化”望而生畏,更不要谈什么智能制造了。

现在,有很多技术都能给制造业带来帮助,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按照基本逻辑,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预测订单,帮助企业主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但同自动化一样,它们因成本问题很难落地,制造业的数据量足够庞大,却缺少足够的算法,忙碌的工人甚至不愿意多看一眼挂在流水线上的显示器,更妄论数据分析之类的高级工作。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水准来看,不宜大幅度引入高新科技,这些科技所占用的巨额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基本运营。相比之下,中国制造业更需要一点一滴的“改善”,一些耐用的工具,或者比较成熟的数据采集系统、RFID等可以直接落地的技术,至于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任务不应该落在制造业上,毕竟,CEO们的精力带宽、资本容量都非常得有限,更靠谱的做法,应该由国企性质的研究院做专项硏发,独立于制造订单之外做模拟测试,等到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之后,再逐步导入制造生产,谨记,中国制造业现在已无法收纳“不成熟”的高新技术,车间不是“技术培育”的温床。

抢人战略,中国工人能否探救制造业?

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中国制业还面临着“人才匮乏”问题,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过制造人才的三难问题: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下。因为利润率极低,制造业能给予高级人才的薪水并不具备竞争力,特别是同高校研究所、电商、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抢夺人才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加之,中国整体大环境都更追捧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喜欢呆在写字楼里,而不是满手油污地去研究制造技术,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给不了“制造业人才”应有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这使得很多高端人才都不愿意碰触制造业,此外,中国的制造企业常常是用工大户,动辄创造数十万的工作岗位,这个属性常常被权臣利用,使之成为消化“低端、过剩”劳动力的工具,如前文所述,CEO们的精力带宽非常有限,面对大量低学历、低技能的员工,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维系经营环境的稳定,而非大刀阔斧地改革,毕竟,谁也不愿意见到“工人大面积失业”的情况。


中国制造业关乎大量工人的饭碗,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关乎制度、文化和人性,如此重要的行业理应能吸纳更多的高端人才,从技术、运营、规划战略方面做出改善,否则,中国制造业一直会徘徊在基础领域,或者成为一种廉价可悲的“社会工具”。

科技新发现/康斯坦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中国人太喜欢创业了,导致竞争加剧,再者国企等单位霸占着利润顶端,还要搞低价竞标,导致企业利润率低。其次客户端强势,欠款严重,信用体系没建好,很多企业被客户拖死。然后缺人才,85后以及90后不愿投身于制造业们更喜欢搞餐饮金融互联网,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最后,中国目前只重视资本,不敬畏技术,任何东西都想推进资本市场,老板套现走人,技术呢?无所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还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文化和制度的建设,  工业发展特别好的日本和德国, 在企业里在技术传承,传帮带比中国做的要好, 其实,放在80年代之前,这种师徒传承在中国也是很广泛的, 放远一些,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广泛的, 但近几十年,缺在消失....

技术的传承断了, 师徒传承断了,  其实,是文化断了,  这样以来,一个技术或一个行业在发展上受影响的,  比如你刚学到技术,还没来得及创新,你已经老了, 如果在你年青的时候,师傅教了你, 你可以在中年更好的继承和创新...

另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 还是文化,  师傅的利益和地位在社会上, 企业里没有制度,文化做保障,  师傅收入少,失业了, 没有荣誉感,  到头来自挖坟墓,  所以国家在这方面要大力宣扬, 完善制度建设...

员工福利收入, 在国家层面上要指导企业,  员工频繁跳槽,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员工留不住, 也是对制造业一个重大影响,  留住了,还要让员工有主人意识, 这又要福利和文化作保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1: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做不了而自已能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3: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国家层面强制淘汰普车,大量使用数控机床,给与企业补贴,活好干,干好活,质量稳定了,有闲钱 了,自然整体水平就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4: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任务不应该落在制造业上,毕竟,CEO们的精力带宽、资本容量都非常得有限,更靠谱的做法,应该由国企性质的研究院做专项硏发,独立于制造订单之外做模拟测试,等到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之后,再逐步导入制造生产,谨记,中国制造业现在已无法收纳“不成熟”的高新技术,车间不是“技术培育”的温床。’
这些话很难理解。

点评

高科技的技术研发应该交由具备相应实力的机构去做,笔者的意思可能是针对眼下一些企业跟风热点,骗取补贴最后不了了之的乱象所提出的。  发表于 2019-1-8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8 15: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Venerealulcer: 钱 <a href="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5/15/093232pyss8rhhf78x0msr.png" target="_blank">http://www.cmiw.cn/data/attachment/album/201705/15/093232pyss8rhhf78x0msr.png</a>


瞎说什么大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9 08: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xueqingchao 发表于 2019-1-8 11:30
我个人觉得,还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文化和制度的建设,  工业发展特别好的日本和德国, 在企业里在技术传承,传帮 ...

你说的这个问题要解决需要公司的积累,也可以说公司有自己一套技术积累文化,我们这里多少人会写工作日记的?我相信凤毛麟角,很多人甚至想自己学会本事了变得极其重要可以要挟公司,这都是往错误的方向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9 11: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产业导向与制度约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4-20 02:14 , Processed in 0.0624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