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 (pdf592)
/ ]# H* N, Y5 q/ w8 z4 M* Z4 ]0 k: \7 {- x0 G
(共18个压缩分卷)9 d1 [; H Z8 m9 I* Z( L
/ e9 _3 t( X( w9 FMINITAB统计分析教程, U8 g. j5 q3 C; @
! p7 t* {. N3 ~/ q3 t内容简介$ q. U# a! Y8 U
MINlTAB统计分析软件包最初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展起来的产品,具有3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操作简便,软件兼容性能好,功能多,精度高(双精度计算),对硬件的要求低,有最新现代化图表引擎,强大的宏等功能。MINlTAB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试用。
. |% G ^7 v, _" I* v MINlTAB作为统计教学软件包与SAS、BMDP、SPSS并驾齐驱,其统计分析模块包括基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实验设计,控制图,质量编制计划工具,可靠性/生存分析,多变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报表(检验),非参数检验,探索性数据分析,功效与样本含量分析等内容。此外,还有图形绘制模块和数据计算模块。本书配书盘包含书中所有例题数据。/ B) u4 ]8 E3 P& Q A2 ^! `1 |3 K3 [
本书的内容与方法广泛适应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科学、生物学、金融学与医疗卫生保健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需要,可供高等院校统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统计分析和决策的各领域相关专业读者学习参考。9 t- @( l( w0 T, \7 A
+ i- P+ N+ H7 K2 L9 i目录
! `- M* F6 p4 u7 D: u2 g第1篇 MINITAB/Win基础
0 @$ N' z4 D# r5 O3 x$ U第1章 MINITAB统计分析软件包概述' A) T" J+ n0 \% x5 Z
1.1 统计分析
' B8 E1 E' {( K3 {$ w: Q 1.2 绘制图形4 h" x- F+ H% {+ r+ D
1.3 MINITAB的运行环境
- j1 E0 T8 f+ W, G/ D 1.4 MINITAB的启动与退出
- a: y6 I5 n z- V4 J8 j 1.5 MINITAB主画面的组成和功能. O# s6 {# P. p) a. C6 v$ ]- `9 p
第2章 MINlTAB入门
" e, E% T" V/ U0 v: q. Y 2.1 MINITAB的数据类型
# y; @) c/ z0 @( D6 I" m 2.2 MINITAB基本操作与数据录入% {4 B3 R' _0 k. z
2.3 打开工作单数据文件
) A8 c$ c7 k- c1 A 2.4 其他文件/ }+ q, f* [( p9 e+ ~6 j# |: b
第3章 数据整理
) i% J1 a6 m2 \: }) O 3.1 生成工作单子集
- P/ a/ P2 D7 V- p 3.2 拆分工作单+ Q/ ] R7 p, W: M% |9 R
3.3 合并工作单
9 o9 X) j h! s( ?. j' i 3.4 复制数据6 g9 e+ t* C- G) ^
3.5 非成堆列变量
# w% \1 G o% n# a7 W! b 3.6 成堆变量, t8 Z' V6 |2 C
3.7 变换列变量4 L' l0 _2 N1 W, k
3.8 数据分类排序% F0 P8 P4 d) s( Q" X) @
3.9 编秩
8 ]: i& @2 w2 t. a2 p* f; L 3.10 删除行变量
5 F B% b4 z9 `2 T% ]$ U r 3.11 擦掉变量: C5 p' Q6 G! y" P' Z: r+ Q, U
3.12 数据编码
3 @$ I* C0 {: F8 V2 f 3.13 改变数据类型1 c2 y( C. S8 A' ?5 o" o+ x
3.14 抽取日期/时间数据0 a2 ]3 E2 B0 c" }1 o9 q7 g, p
3.15 集中(连接)文本
$ v# V- F4 g4 I( G第4章 数据计算
. p/ T; {0 S, P* y- F9 C 4.1 计算器
9 ^0 V7 F0 L2 }% C! `5 b+ N8 _/ @& P 4.2 列变量统计量
; M8 p( m) }& B: u# P k 4.3 行变量统计量
$ V }. K( ?, W8 G: q 4.4 数据标准化
, \0 t8 ]+ @' _$ t: Z 4.5 创建一个模范数据集
3 P7 }4 s m1 N 4.6 创建一个吻合数据7 z6 K" p% `5 Z- D
4.7 创建指示变量集
) w, Y2 Z; M) `: I9 K) D0 G 4.8 设置发生器库的基准点1 z& f4 d- M7 u+ {" ]. n3 z8 \3 G. G
4.9 矩阵运算, G$ I" f8 i3 h5 a
第2篇 统计分析
; a! j5 n/ H4 G& A! N( o/ x" l第5章 基本统计分析, U5 F$ X. ~0 `" g+ _
5.1 显示描述性统计量+ n. g) V2 M/ y
5.2 储备描述性统计量6 \1 K2 s% N z8 B; w; F5 m5 E3 Z
5.3 图形综合分析
8 N' U& ~) S" @* u2 P: u 5.4 单样本Z检验2 o6 _" \6 J4 b5 L" G2 @
5.5 单样本t检验4 B) ?0 v4 c. K
5.6 两独立样本t检验
3 H" O: H$ W7 _, k S0 ^& I- `7 I 5.7 配对样本t检验9 r0 s" D' y/ x9 ?$ d# o. _- H$ ?
5.8 单样本二项比率分析
3 g* v/ n7 a6 Q5 f0 Y( Q 5.9 两样本二项比率分析0 c9 T* t6 \: v( r$ v
5.10 两方差分析
) P4 f8 j. t- m) H8 z2 }7 _ 5.11 相关分析, V! M/ T5 F0 F# @
5.12 协方差分析8 `4 W+ Y0 c6 a( a0 W6 U
5.13 正态性检验
U" o/ d; v( e3 n- a1 E- N; }# v- o第6章 回归分析$ _4 ]9 {# p) g: e1 P
6.1 简单、多重或加权线性回归分析9 O a8 a" N- K3 M' p; n
6.2 逐步的、前向选择和后向淘汰回归分析) s. V( @* o% p4 }$ p: z- J
6.3 最佳子集回归分析
, J5 y) n- |) R5 p 6.4 拟合直线和多项式回归线图分析8 `5 n }8 u$ K0 I3 a
6.5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2 c# X$ E. @7 R5 G5 i& p" J
6.6 二值逻辑斯谛回归分析6 L" q/ C1 [) i/ v7 v- n
6.7 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谛回归分析
9 s& H9 M. @0 N+ P, k3 ~ 6.8 名义多分类逻辑斯谛回归分析3 p: l' b& T1 s1 V* G% d% j
第7章 方差分析
) v. ^# t1 q% N+ M 7.1 单因素方差分析(成堆数据)
& H( D6 h/ d* D0 v; u) f 7.2 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成堆数据) & P2 _; v' r, N3 R- ], F9 N
7.3 平衡数据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Y% T+ @1 c# `. G" \& X- \6 H" `
7.4 正态的、二项式或泊松数据的均数图形方差分析
* c3 }* {8 e. \/ D3 Q$ o 7.5 平衡设计方差分析
2 ~; ~2 F& x8 e8 }9 d 7.6 广义(一般)线性模型# U6 B) o! T+ T) y- ~9 {1 @
7.7 完全嵌套设计方差分析和估计方差成分+ r0 P6 L' F9 E" P7 } a4 x
7.8 平衡设计多元方差分析
% V. a" c: B ^5 I4 A 7.9 广义多元方差分析(平衡或非平衡设计)
9 J' Y& s, ^# @9 F+ z6 D5 J 7.10 等方差的巴特尼特和列文检验
( }- u0 S6 r( x- i 7.11 创建一个反应变量的主效应图
; Y& O# s9 W4 C% Q3 Z$ Z2 \ 7.12 创建一个交互图(或交互矩阵图)6 ^: Q2 d$ ^. f$ z
第8章 实验设计
4 r3 E/ V- A6 x 8.1 析因设计分析
! |: H+ J# U- C1 u8 b% Y$ N 8.2 反应曲面设计分析
& n V6 l' Z& P! K6 y 8.3 混合实验设计分析
3 Z, k0 A+ X' b5 E) q3 { 8.4 正交数组实验设计分析4 f. P6 \) D A
第9章 控制图
# O z: f# Q( l% I7 ?% S 9.1 博克斯-柯克斯转换
; p' e$ b$ B: `- h/ G, G2 K 9.2 子集的变量控制图' ?* x5 L0 n4 y4 ` R/ k3 j0 s* h& K
9.3 单个值的变量控制图
0 Y' z8 n( t1 N6 ^% D2 ?9 n) [ 9.4 属性控制图# W# b+ n6 Q4 A6 k1 o" b
9.5 时间权重控制图, C2 q8 d! G. X1 a
第10章 质量编制计划工具6 l2 D$ f2 W, t' N2 w
10.1 游程图. X% W+ h0 d1 i" _: T/ | F7 B; m6 u
10.2 帕累托图
+ I( a# m8 c h y* g 10.3 原因与效果图% n4 U( p- T0 j4 [
10.4 单个值的分布识别" Y( X5 }& c; s3 K
10.5 约翰逊转换
6 w4 S& Y* M* m5 s, R. A) ? 10.6 能力分析
# }+ ]8 c, V% ]+ E4 L& ` 10.7 能力的六包装分析
3 A9 U" Z" y0 @' g/ x 10.8 评价研究; B2 S0 w, @/ {! C/ I
10.9 属性一致性分析
7 f5 N& p( O4 k2 N 10.10 多变量图" \4 `! a/ T/ g. u$ A M
10.11 对称图/ M) b* Q( s0 s) l% \
第11章 可靠性/生存分析
1 u/ b" H, s. N8 X/ [& w! s/ _ 11.1 示范检验方案* }3 x: \0 ]5 S
11.2 估计检验方案
3 f4 H/ X& x7 x) x 11.3 加速寿命检验方案7 U- S) t5 `) |7 P
11.4 分布分析(右删失数据)
& y9 B) n7 j9 V$ O 11.5 分布分析(任意删失数据)7 Q6 d& ?+ u6 O* x/ `/ c3 x
11.6 参数生长曲线
6 I9 }& k% i, l/ x% ?第12章 多变量分析
, T' V" i d' N7 c# f: D 12.1 主成分分析法7 a8 _; W3 ], \9 w& }
12.2 因子分析
/ I: e1 X- x) U4 K2 Q1 O 12.3 观察值(样品)凝聚分层聚类分析
6 D' g, k3 p$ L+ a9 R 12.4 变量(指标)凝聚分层聚类分析
; y5 y. K' P) O: A" W1 D/ C0 { 12.5 观察值(样品)K平均非分层聚类分析
6 m" g+ \+ C) _ 12.6 线性和二次判别分析
$ d, p" r! i+ D' x+ Z* `0 ]. | 12.7 两因素列联表的简单对应分析
# v! R O/ E8 V# S P: B y/ `, D 12.8 三个或更多个分类变量的多重对应分析
8 u! i- X" N5 ]' T) K+ l. K第13章 时间序列分析4 f/ ^& k$ e, t: v2 L3 p ?$ a0 D
第14章 统计报表和列联表检验/ `& z# A, w" Z8 z, \
第15章 非参数检验6 e) b8 @ X' m( p; g
第16章 探索性数据分析
4 R8 Y4 A* {( U! E/ n6 O第17章 功效与样本含量分析; K9 i: k1 D. f3 K% A; r6 J
第3篇 绘制图形
* d& A6 Y E6 `& X第18章 绘制常用图形
1 c( F. ]( _) y$ k$ X* A& z- _7 U第19章 绘制二维图形
1 ], n- @' A% p. Q0 S. b& }2 n' I第20章 绘制三维图形
" r- f4 k% e7 {# _* w7 d附录A 练习题0 N% ?6 Y5 p3 G+ y1 C
附录B MINlTAB/Win(V14)数据文件的使用说明
$ c8 E5 S8 J0 U$ W参考文献; {. Q) ~( e- @- q( r) q: }/ d,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