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02|回复: 22

凸轮出料机构方案可行性和可靠性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侠,小弟在进行一台自动机的设计,基本的方案如下:
% l. u2 E9 C, H7 g5 r3 w! v' p1、凸轮分割器转盘式设计;
2 ~6 k) A, w+ b; l( m; i! v# |2、工作周期1秒,即凸轮分割器的输入转速为60转/分钟;
5 K/ b4 M# S8 P8 X( f& O7 Z- x
# E2 l0 G0 l' Q, _1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 C8 a! J: |5 u" |' K& f9 ]0 N
1、出料工位动作要求实现吸住产品后退80MM再旋转90度放下产品,这2个动作用气缸实现就出现动作周期过长的情况;4 \3 o: r2 {/ r) H- O2 p
3 @, |+ O& S1 d! Z
解决方案:
6 T, k. Y( M: V6 b; [1、顶出产品替代吸出5 p/ G- Q2 I$ }2 y6 S& Q( R$ }0 c
摆动凸轮+摆杆滑块机构,放大凸轮行程实现顶出,弹簧复位和加预紧力;因为周期为1秒,减去凸轮旋转动作周期0。25秒,减去旋转和旋转复位的时间,剩下0。25秒时间完成顶出复位的动作,就是说要0。25秒内凸轮完成推程和回程
+ f. B8 J# C; W$ H3 L5 O6 g2、吸住旋转90度# _% @5 Y9 w7 p1 v1 Q" U2 U6 I
摆动凸轮+摆杆机构
- h. n' F3 [# M7 V  u, E+ b8 u3、凸轮设计采用中速中载适用的修正正弦曲线
/ f# |. z/ B9 D3 o% {: l: k: s6 `3 z; F4 d# ^) A: e2 Q  b
存在的疑问:& E. `+ m" a0 t
1、小弟觉得顶出产品的凸轮机构有可能出现可行性问题因为在0。25秒内完成,行程比较大80MM,担心弹簧复位的能力;$ |* d- k* A* e. S7 O' V
2、因为担心凸轮的位移S设计成80MM会出现不稳定情况,所以附加摆杆机构扩大行程,是否只用直动从动件的凸轮机构就可以?0 L; Y- i6 y! o7 m' N* R
3、最初打算用多杆机构实现平移80MM后旋转90度的动作,后来因为觉得难度高和过于被动没用采用,连杆机构可以实现这些动作吗?
5 v! S) A9 {' i2 t" e4、我们厂的一些设备凸轮机构采用气缸作预紧,替代了传统的弹簧,这样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保证恒定的预紧力?
+ b7 n7 O* q' L5 o" Y) M% }6 m
6 A4 U" p' \) o6 w初次进行凸轮机构设计,请各位前辈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4 1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凸轮,要0。25秒内凸轮完成推程和回程是没有问题的,可能要考虑杠杆以减小凸轮的直径。5 B; ~& |3 {0 ]3 S, B
另外最好有个动作图说明会一目了然。
) j. h3 b: _4 A% Z最后:感觉出料工位动作太复杂,占用了整个机器时间。建议将这个工位的动作单一化,用另外的机构完成后面的反转等动作,这样就可化解出现出料工位时间紧张的矛盾了。
0 c2 i& M, J8 H4 h7 b“采用气缸作预紧,替代了传统的弹簧,这样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保证恒定的预紧力?”:关于这点,单就预紧来说,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且弹簧简单方便便宜。但用汽缸会有另外的功能,即有时可以增大行程。
发表于 2008-10-4 13: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邮箱:summerzhong@sohu.com6 h" T9 i- m6 |$ y4 F6 Z
电话:13594302097 欢迎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23: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机,非常感谢你的指导!
4 @& @; S5 M7 W5 n6 F, M! _# k' N2 `将动作单一化的想法是有的,但是由于表达上没有明确表达出来,就是解决方案的前2点
: E2 q! b( D4 D$ m6 \: O2 v5 X. D0 H5 l" \' p
还有3个问题请教:
/ [/ ?  a$ r9 k1、位移的取值有没有一个相对的标准?靠经验决定?(在保证压力角的前提下)
& Q+ l& }- n! A' S7 I2、基圆半径的计算。作图法只能求得一个区域,如何确定?还是按照《机械设计手册》上的图用划线法来确定?
4 @$ R5 i1 l+ A# d6 X5 F/ F! p3、有没有专业从事凸轮加工的厂家?
发表于 2008-10-8 0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jpcen05 的帖子

jpcen05网友:好!7 t7 v* I0 o- ^/ a; `
凸轮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行程、基圆半径、磙子直径、凸轮曲线种类、加速度、最高转速、寿命、稳定性等等。熟悉了靠经验、不熟悉就只有靠计算了。5 y" g4 ]) G+ t' J
国内凸轮设计方面的资料好象不多,我不太熟悉,如果你有相关设计资料,请发给我学习。我在日本时得到了一套日本专业凸轮生产公司编写的资料,一般按它设计。如果你需要,可以扫描给你(日文,我暂时没有时间翻译)。# f$ K) B# L) y; U+ m
你的问题如果有个方案示意图就比较好理解和判断。* x, f# t* v: A% f% j& T* ?# C
至于专业从事凸轮加工的厂家我不清楚,一般都是线切割再高频zhan火、磨削抛光。
发表于 2008-10-9 14: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pcen05 于 2008-10-3 15:05 发表 8 X- R) ^* g3 H& ^. X  a8 l+ }  [
各位大侠,小弟在进行一台自动机的设计,基本的方案如下:
! q3 m- v* F# d& _5 t& M% \1 u: ~; P1、凸轮分割器转盘式设计;
9 W- ?2 Y1 E) w% U2、工作周期1秒,即凸轮分割器的输入转速为60转/分钟;: [4 k7 I, A9 K; f
* i  D9 x+ ?3 R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
* ^. ?. |7 @! J2 Z1、出料工位动作要求实现吸住产品后退80MM再旋 ...
* I2 W( f; V) Z* |  N! j2 V

8 i  v2 Z3 z" |1 i觉得楼主描述不是很清楚,应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好一些。# W3 M+ Q3 a2 V( R/ a- T
最好能把机器工作的时序图简洁的画出来,方便大家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2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动机前辈,郭棚机器前辈
, p0 w3 p& I* O! h* \2 e' A由于我的计算机坏了,要迟2天才可以上传时序图,抱歉!/ J: S/ Q# [1 C+ ?7 J0 m* i0 t
发表于 2008-10-11 1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气缸作预紧,替代了传统的弹簧,这样有什么好处?是不是保证恒定的预紧力?”:关于这点,单就预紧来说,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且弹簧简单方便便宜。但用汽缸会有另外的功能,即有时可以增大行程。* n( D( L' q3 E4 A% Y& Z0 a9 j+ H

- k/ P1 X/ ^, v4 d4 v. R% l8 ?  F5 H( h" w9 M+ V! J- n. C9 h1 [
由于弹簧在伸缩过程中产生的是变应力,而且凸轮和滚子是线接触,所以对凸轮寿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c+ T0 t  _  e% y
我想这才是为什么采用气缸的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0: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辈,这是出料工位2个凸轮的时序图和简图,请查看附件
' n+ B( R0 n0 q' r( Y
4 P' \* [& ~% Y0 ^7 t, O( n! K3 u[ 本帖最后由 jpcen05 于 2008-10-12 00:35 编辑 ]
时序图.JPG

Drawing1.dwg

50.39 KB, 下载次数: 41,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Drawing1.dwg

50.39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积分: 威望 -10 点

发表于 2008-10-13 0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80mm是顶出来还是吸盘吸住再拿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0 13:29 , Processed in 0.0742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