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声明这个不是鸡汤文~3 c2 B* ~# i2 h D* y* Z8 d" w+ Z# l5 c
因为最近工作效率比较低,被领导批评,为此专门学习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总结出以下:7 [6 a3 t8 {$ V+ D# [) l
9 W# r, G7 ^" Y0 }/ S7 E4 D) m
习惯一:积极主动$ _+ ~% C6 \" [$ `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和价值观,而不是根据情绪和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变革的催生剂,他们放弃 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不自卑,不怨怼,发扬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积极主动,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 T* Q) Y( U- G) T# N
, S6 R% T6 ]0 o3 K. k习惯二:以终为始' R6 P+ t& I1 g _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专注 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一种文化。; h( s; {" k" M/ x4 X& J+ l# ~/ f
( E! c( i y# q9 g" g习惯三:要事第一
( {" C1 y% n- N+ t要事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和时间。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及组织均针对要事而 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j, @) p( m7 M( K9 q8 B; e2 H
2 _9 K4 |, o: r# j8 s/ Y习惯四:双赢思维
6 r) A2 L- P8 e2 C$ b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争取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 己利人(输赢)。工作伙伴或家庭成员则更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求协助对方找到互惠的 解决方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0 a5 k' u3 p1 ]! h
: w3 G& y! `- l
习惯五:知彼知己
: U; c0 O' ]3 f9 y( d9 V) d当我们舍弃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诚面对,双方相互的了解也就更加顺畅自然。彼此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6 v' |, R0 `# L6 H
3 W% M! r1 |% K/ {& }' H% @% U习惯六:统合综效
' f, z: _2 Y4 ]: ^+ j"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采取远胜过个人之见的第三种方案。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彼此理解,甚至 是称许、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智慧。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1+1>2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 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或1/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追求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 多)。
. y$ \: d. V7 y$ K1 ^# J
: B% n: k, M1 j5 `& @习惯七:不断更新
" L0 f# ^: j7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个人及组织而言,不断地更新及不断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