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55|回复: 7

机械密封失效分析与故障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0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腐蚀失效8 N; O; l# V$ @
    机械密封因腐蚀引起的失效为数不少,常见的腐蚀类型有如下几种。
7 S7 i% P+ q0 o- F% e7 |: m8 G(1)表面腐蚀
! W0 @6 w7 ]+ |6 Z# |1 r( ~/ i4 ^    由于腐蚀介质的侵蚀作用,机械密封件会发生表面腐蚀,严重时也可发生腐蚀穿孔,弹簧件更为明显,采用不锈钢材料,可减轻表面腐蚀。0 h/ h2 J! Y! P4 ^. x3 Y
(2)点腐蚀8 c* N: R$ T; t# f3 a2 Q9 M* ~# e# d
    弹簧套常出现大面积点蚀或区域性点蚀,有的导致穿孔,此类局部腐蚀对密封使用尚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过大修时也应予更换。: T" r0 z$ f6 \
(3)晶间腐蚀
+ ]1 m, u6 ]( x. z2 i    碳化钨环不锈钢环座以铜焊连接,使用中不锈钢座易发生晶间腐蚀,为克服敏化的影响,不锈钢应进行固溶处理。
' q# P: `5 U/ Z+ v(4)应力腐蚀破裂
, u' O/ |3 ~: N7 ]4 V! }  金属焊接波纹管、弹簧等在应力与介质腐蚀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会发生断裂,由于弹簧的突然断裂而使密封失效,一般采用加大弹簧丝径加以解决。. d5 U4 y8 I6 z2 Z0 ]- U9 ?8 o' \/ m
(5)缝隙腐蚀1 i$ c* e9 m7 Y0 D+ o
  动环的内孔与轴套表面之间、螺钉与螺孔之间,O形环与轴套之间,由于间隙内外介质浓度之差而导致缝隙腐蚀,此外陶瓷镶环与金属环座间也会发生缝隙腐蚀,一般在轴套表面喷涂陶瓷,镶环处表面涂以黏结剂以减轻缝隙腐蚀。+ @3 r, E" Y2 f/ l+ o) A4 C
(6)电化学腐蚀  j# T" s1 e8 O" j6 v* m4 _. Z
  异种金属在介质中往往引起电化学腐蚀,它使镶环松动,影响密封,一般亦采取在镶接处涂黏结剂的办法予以克服。5 t+ A9 b0 C6 w, ^, \8 O
2。热损失效
8 X4 ?) u  f: o7 t" o9 J" _" E(1)热裂
0 b! Y6 ^1 K6 C3 \8 f3 j) g  如密封面处于干摩擦、冷却突然中断、杂质进入密封面、抽空等,会导致环表面出现径向裂纹,从而使对偶环急剧磨损,密封面泄漏迅速增加。碳化钨环热裂现象较常见。
. d8 Q- @  B6 R4 v+ t7 F, y(2)发泡、炭化
3 ~  @. O$ A$ d8 q6 D  使用中如石墨环超过许用温度,则其表面会析出树脂,摩擦面附近树脂会发生炭化,当有黏结剂时,又会发泡软化,使密封面泄漏量增加,密封失效。
1 @4 j* t& a1 m/ w7 r(3)老化、龟裂、溶胀, u* o# p1 Q8 f4 H3 z  ~. b
  橡胶超过许用温度继续使用,将迅速老化、龟裂、变硬失弹。如是有机介质则溶胀失弹,这些均导致密封失效。
0 h1 E! U' N$ l9 _* U  凡因热损引起密封失效,关键在于尽量降低摩擦热,改善散热,使密封面处不发生温度剧变。: C& h# Y- W7 i% Z
3。磨损失效, ]; N8 ?' F* `3 w6 y
  摩擦副若用材耐磨性差、摩擦因数大、端面比压(包括弹簧比压)过大、密封面进入固体颗粒等均会使密封面磨损过快而引起密封失效。采用平衡型机械密封以减少端面比压及安装中适当减少弹簧压力,有利克服因磨损引起的失效,此外,选用良好的摩擦副材料可以减轻磨损。按耐磨次序材料排列为碳化钨-碳石墨、硬质合金-碳石墨、陶瓷(氧化铝)-碳石墨、喷涂陶瓷-碳石墨、氧化硅陶瓷-碳石墨、高速钢-碳石墨、堆焊硬质合金-碳石墨。/ L, P. U/ g9 O+ u4 z' g
4。安装、运转等引起的故障分析2 T/ v7 k$ z8 i  u4 A( A$ Y
(1)加水或静压试验时发生泄漏
9 j* Q7 p2 d9 y9 l# [  由于安装不良,机械密封加水或静压试验时会发生泄漏。安装不良有下述诸方面。
) E! \/ C$ m* r; |& `1 K  d! j  a.动、静环接触表面不平,安装时有碰伤、损坏。
5 |3 G0 y0 X1 S" X4 }: {$ s# |  b.动、静环密封圈尺寸有误、损坏或未被压紧。# w$ Z7 ~% \+ t- f2 X
  c.动、静环表面有异物夹入。
8 [0 r' i4 y. F+ t6 ~- v  d.动、静环V形密封圈方向装反,或安装时反边。
5 F* ^5 t' c7 w) n! M; b  e.紧定螺钉未拧紧,弹簧座后退。
. ~6 ^% y. o" c4 y8 d  f.轴套处泄漏,密封圈未装或压紧不够。# m' n$ n' e" j5 a8 D. \6 w
  g.如用手转动轴泄漏方向性则有如下原因:弹簧力不均匀,单弹簧不垂直,多弹簧长短不一或个数少;密封腔端面与轴垂直不够。
5 |: D: i; I( ~, C  h.静环压紧不均匀。8 B9 X0 G  g' O6 K0 n" [! s" S
(2)由安装、运转等引起的周期性泄漏7 Z1 \' `/ I! S7 d* |
  运转中如泵叶轮轴向窜动量超过标准、转轴发生周期性振动及工艺操作不稳定,密封腔内压力经常变化均会导致密封周期性泄漏。3 {$ e% K$ J4 \; p1 g  i. ~
(3)经常性泄漏
& R  o2 @4 g5 R: p3 a8 p  a.动环、静环接触端面变形会引起经常性泄漏。如端面比压过大,摩擦热引起动、静环的热变形;密封零件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产生变形;由于材料加工原因产生的残余变形;安装时零件受力不均等,均是密封端面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 k/ X) }' p+ K; t1 g" f  b.镶装或粘接的动、静环接缝处泄漏造成泵的经常性泄漏,由于镶装工艺不合理引起残余变形、用材不当、过盈量不合要求、黏结剂变质均会引起接缝泄漏。4 \3 Z% M; t% s. h
  c.摩擦副损伤或变形而不能跑合引起泄漏。
3 H$ D+ H1 X+ e3 z7 A% x  d.摩擦副夹入颗粒杂质。  B# \2 V, p, O3 a$ s7 i
  e.弹簧比压过小。
8 n4 M$ X) y/ w% W% N9 c9 o2 V  f.密封圈选材不正确,溶胀失效。
- T6 h# Z8 k- |% O( a  g.V形密封圈装反。
- [6 }7 r& p) H! j0 c! D; _7 X' Y  h.动、静环密封面对轴线不垂直度误差过大。; f6 m2 |, F2 O0 T
  i。密封圈压紧后,传动销、防转销顶住零件。
& j7 z5 I+ o) i0 B- J  j.大弹簧旋向不对。, x) M5 A" s0 [7 @$ J  v/ `
  k.转轴振动。3 M# B8 p$ R- n4 g
  l.动、静环与轴套间形成水垢不能补偿磨损位移。8 H0 W6 e' x! Q( q, F
  m.安装密封圈处轴套部位有沟槽或凹坑腐蚀。
* f( l: G2 f+ v$ Z% `  r' h  n.端面比压过大,动环表面龟裂。2 [2 K* C2 T3 \  |# H
  o.静环浮动性差。
, M4 ~8 H* L+ Y9 X, v  p.辅助装置有问题。7 [3 P* ?- j: j( M( i- v7 _
4.突发性泄漏0 U) `: A' ^! k  U" j
  由于以下原因,泵密封会出现突然的泄漏。
3 d# e" M1 M$ N) R5 B$ E(1)泵强烈振动、抽空破坏了摩擦副。- X  z0 Z# J; Y( w6 u3 W+ t- m
(2)弹簧断裂。
) \( Y& e) a$ C& N1 V, ^(3)防转销脱落或传动销断裂而失去作用。, ]' J% V* }+ ]' W' o! o  |) q+ Z
(4)辅助装置有故障使动、静环冷热骤变导致密封面产生变形或裂纹。
4 k3 A4 T5 t' M0 c(5)由于温度变化,摩擦副周围介质发生冷凝、结晶影响密封。5 z2 G: O& j# z3 m$ I1 \
5.停泵一段时间再开支时发生泄漏
9 |1 j: G4 [) A& J$ u  摩擦副附近介质的凝固、结晶,摩擦副上有水垢;弹簧锈蚀、堵塞而丧失弹性,均可引起泵重新开动时发生泄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5: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0: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经验,我也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14: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比较全面。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10: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面的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21: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做个知识储备。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5 2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正好是有用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3 06:48 , Processed in 0.06012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