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69|回复: 13

你所在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是什么?你的困惑和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8 1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国内企业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私人企业~~~你所在企业设备管理的机构是如何设置的?重点放在何处?你又有什么困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设想?不具形式都可以谈!欢迎大家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8 17: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耐火砖 的帖子

其实公司的设备管理部门应以设备进厂后的日常管理为主,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
1 D+ F+ h$ D4 a! T1 g+ ^我现在困惑的是怎么处理好与车间设备管理者的关系,我们作为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经常要和车间设备管理者打交道(车间设有设备主任)许多事情很不好处理,机修人员不归我们直接管。而车间设备主任的管理又不怎么行,真的不好处理这个关系。新建的Q群64415758,望大家进群交流设备管理经验. M( ]; m; o/ \

# l! k7 O3 R# [7 {[ 本帖最后由 风的影子 于 2008-6-28 17: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18: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R:2

我认为设备进厂后的日常管理只是主要工作量,设备的选型你们不参与吗?设备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如果选型不好,让光有权力不懂专业的给你弄一堆质量和性能极差的设备来,那你就只有天天检修给别人“擦屁股”的份了。
3 {7 i4 e7 n6 j车间设有设备主任,对你来说是好事呀!机构是健全的,你就找他让他再往下安排,有问题他向你请示汇报,你是他的上级主管他听你的,他要是不听用制度管他,不要越级指挥和安排工作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你也不会很累的。
- B3 F! e. O% g, D; ?  这是我的观点,不知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欢迎大家拍砖、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8 2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是一个苦差事,想干这一行都是下定决心的!设备科人员是别人上班你也上班,别人不上班你也要上班!所以设备科的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我主要从两点谈起:
" c5 A: K2 k1 Q! L- v* V6 f一、人员管理
/ D7 `+ p  R! _   在设备科的人员技术性比较强、还比较广!
( y7 y2 |, T0 F- H8 i1 E   在现代工厂,急需复合型人才。机械维修你掌握零件测绘、绘图、加工工艺、装配、钳工、液压、气动、润滑、调整、必要的电气知识等等。电气维修需要强电、弱电、电子、数控等等重要知识面。
  ]% s1 e* Y7 n/ A   显然在设备科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只有素质高的维修人员,维修设备才得心应手。培养方式:内部经验交流、外委培训、有机会可以参加出国培训!这些都必须重视,只有你花力气培养他,他才能迅速成长,成为可用人才。
% E- ^/ P5 U1 V7 Q   此后,你还必须利用人性话管理和待遇把他们牢牢的留住,不然的话,外面的诱惑太大了!5 Q4 g, G" V+ b/ }% [- y# n
二、设备管理
7 b" O; o* F2 e3 ^) X$ K& M  P   培养人才是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生产。人要是对设备有一定认识,才能够驾驭好设备。; }# r6 a- _+ W6 ?* Y) y5 t# n
   设备维护有:日常点检,日保养,周点检,周保养,假期点检,假期保养等等  ^6 }* k. K% a. @
   设备维修有:计划维修,突发故障维修,假期检修,外委维修等等' o- h& \9 @5 E$ g* ]
   备件工作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该放到重要位子,备件是否充分,也决定了解决问题速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10 感谢您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9 11: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设备管理

我对设备管理有以下认识:- p3 e1 s3 f# k- j( j$ u
               1::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解决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V. r4 m" [) R: H) ~
               2::现行设备维修难度太大,机、电、气、液,不是说一会儿就能找带高手,造成管理上矛盾,因为,管理的目的是要把设备能正常使用与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为目的。) Q8 L3 I! @6 C! A) B: N; M4 t7 ?+ J
        3:设备管理根据各单位特点,其方法不一,交流渠道不畅,从而不能吸取他人之长,无法下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管理员 + 10 感谢您的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设备管理倒不是由于企业性质不同而有差异,主要还是由于企业的规模、产品类型等有所区别。) L, N8 P8 x6 ~, g; L1 b' q
小企业,有些甚至已经有了几十台设备,也基本没有设备管理。最多也就是给重要设备预备点备件。
& w; d1 _; q& g! K9 q' n  ?9 Z& e) B, @5 F" X" v, B/ U  r
现在确实缺少懂行的设备管理人员。这个需要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因为设备管理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个台帐 就行了那么简单。管理设备,其实既要懂得设备,又要了解本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状况,这样才能合理安排,做到真正为生产服务。
! K% U! I; [; u4 d1 M1 n# X0 e- V8 r" ]4 _1 D& A
另外一个设备管理不太受重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目前很多企业设备更新比较快,对设备重视程度不够。* s1 C; o2 Z  k+ t' w  C' v
. u2 i% v" s# J) H
再有,很多设备生产厂家,售后服务做的比较好,几乎可以做到随叫随到。这一点也导致部分企业对设备管理重视不够,对厂家的服务依赖比较多。厂家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是应该的。但是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一切都不是白来的,是需要隐性成本的。国外很多设备,是可以购买保修期的,可见这方面也是个效益点,特别是对于设备数量比较多的企业。
4 A  s# \" V( t7 W- O$ Q
  N! h4 r1 t$ Z+ w专用设备,应该咨询生产厂家进行管理。包括分类,备件,人员培训,检修周期等。服务比较到位的厂家,一般在销售的时候会提供相关信息。
$ ^. X4 J: |# T! u4 I
6 I& Y) o4 W1 y& V! d3 r) A! w" D3 Z通用设备,应该根据拥有设备数量、种类的多少,进行分级管理。原则应该是有效,简单。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逐步完善设备管理。少的时候,以台帐,备件为主。多了以后,就要进行系统的管理。
; O. b: |' y! e2 f6 b$ s
  x3 f  E6 j+ x3 M, w/ p[ 本帖最后由 天水蓝 于 2008-7-1 1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 1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情况我也遇到过
+ h" k; g$ ~: C, e* ]. Y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现在,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一个多余的一样,毕竟我们公司现在就只有4个设备人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22: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现在主抓设备保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保养队伍,提出的口号是  重管理 抓预防 精维修 降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所在的单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什么都是半拉子货,好像很正规,细看都是骗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4: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管理其实我自己的看法是,作为管理人员多车间的维修人员主要在于指导,但前提必须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要对在跟工人交流的时候发现工人比明白的地方要加强交流,多沟通,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组织工人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集中的培训,维修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的管理也轻松多了。设备的效率就高了,维修成本就降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0 03:03 , Processed in 0.06563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