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66|回复: 11

6061电镀阳极氧化_留余量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18: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6 O) B, u  I2 J0 ]* i% K两个精尺寸镀前做到什么数?
0 P9 W4 v3 z* ~" S- z% Y有理论标准文件分享吗?
/ ]' G2 z" A3 u6 O/ d7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 1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找做阳极氧化的厂家咨询一下
发表于 2018-11-1 19: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这样:5 Z: E, k& o  q& q3 N( g
1.粗车,两端面和内孔留余量0.3.
0 \( Y* S! Z- u2 E9 Z, V; R2.表面处理.% Z+ E$ Y* c& L( g# m) L
3.精车内孔及两端面到图纸要求。
发表于 2018-11-1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极氧化后也就大几个U而已吧?我们的产品H7H8公差都是做到公差范围就可以了,自己氧化
发表于 2018-11-2 08: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铝合金表面硬质氧化:硬质阳极氧化膜一般要求厚度25um—150um,大部分硬质氧化的厚度为50um—80um,膜厚小于25um的硬质氧化膜,用于齿、键、螺纹等使用场合的零件,耐磨或绝缘的阳极氧化膜厚度约50um。工艺上要求,硬质氧化的零件锐角要倒圆,所有棱角应进行倒角处理,r≧0.5mm;表面光洁度:硬质氧化后零件表面的光洁度是有所改变的,对于铰粗糙的表面,经处理后显得好一点,而对于原来光洁度较高的零件来说反而有所降低,降幅在1—2级别左右。尺寸余量:因硬质阳极氧化后要改变零件尺寸,故在机加工时,要事先预测氧化膜的可能厚度和尺寸公差,然后再确定硬质氧化前零件的实际尺寸,以便处理后,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一般来说,零件增加的尺寸大致为生成氧化膜厚度的一半左右。因为硬质氧化膜有一半留在零件基体里,有一半是在零件表面长出的。对于批量大的硬质氧化,可以事先在氧化的厂家,做试件得出氧化膜的厚度,再确定你的机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比较合理,因为每一家氧化厂家的工艺也略有不同。
发表于 2018-11-2 0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的话硬氧化会变小
发表于 2018-11-2 0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楼主的零件,φ6(+0.05,+0.01),8±0.02,膜厚40um,机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公差为φ6(+0.09,+0.05),8(-0.02,-0.06).但前提若批量大的话,最好跟氧化公司做一个试件实验后,确认一下你零件的最终机加尺寸公差。
发表于 2018-11-2 09: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留心皆学问
发表于 2018-11-2 1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阳极氧化和电镀两种工艺的算法是不一样的
5 ?, U# F% D" b+ b% w' i# @/ |( ]+ J. r* Z5 E4 l
1.阳极氧化# b5 W+ z- j) n+ U9 `
& Y! r3 p+ g8 A% X2 f8 F2 b( d
阳极氧化常规状态不考虑阳极前处理时碱洗和化抛对尺寸的移除(这两个工艺在做硬质阳极的时候个人建议不要做,因为稳定性控制不好容易出大问题),实际阳极氧化的膜厚增加40微米,那么单边肉厚尺寸大约会增加20微米左右,实际孔内径会变小40微米左右,这样,6的孔,+5+1的公差,缩减成型公差来保证阳极余量,第一次设计的时候应该控制在+8+5,比较安全,8的外径计算方式类似
7 h( Y( \% ]! \  S9 {0 d! o; u
6 m4 Y/ _. [7 ~' J/ @3 c2.电镀
: n* b8 t; U6 _! R: y; y5 _& n( A& p
电镀和阳极不一样,增加的膜厚是实实在在的,而且从铝合金电镀的工艺来讲,前处理需要用到碱蚀和粗话两个制程(理论上不可省略),这个对肉厚的减薄每家工厂会有一些差异,需要验证,加上孔内的电流屏蔽效应,外径的尖端放电效应,电镀的问题实际上非常难控制,6的孔,电镀膜厚10微米的话,建议孔的公差在+6+3,
发表于 2018-11-2 15: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的,精镀这个尺寸能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 04:26 , Processed in 0.06620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