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 · 子罕》记载了一段孔子的话:5 T. s/ c1 W: K& b
7 E Z/ f# h7 _3 d; C3 C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6 R) Z5 d0 p, v( t2 z( V( L
- V; H2 g: R- U9 Z# H$ i/ D
第一层意思,我们和一些人啊,可以一起学习,这叫“同学”。同学是最容易的,跟同一个老师,或者上同一个学校,就是同学了嘛!但是,我们这些同学,将来未必会走同一条道路,毕业以后,很可能就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了。毕竟,人生的路是要自己走的。更何况,学习的目的,也未必都相同。有些人是为了追求真理,有些人是为了功名利禄,还有的人则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这就叫“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q- T6 T/ A( _ U
$ @8 G# R) }3 B% j第二层意思,我们可能会走同一条道路,一起追求真理,但未必能够一起走到底。因为有人可能改变主意,中途退出或者无法坚持。这就叫“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2 [$ e/ c2 A. U6 @" X) T9 v" a, L; c5 b
第三层意思,即便大家能够一起坚持原则,却未必能够同样灵活运用。这就叫“可与立,未可与权”。
6 j. p( `; p$ y+ Z6 ?5 k- l& C, }; g b! T" k3 ~# b% E1 G5 {
可以一起学习,未必同样追求;可以同样追求,未必共同坚持;可以共同坚持,未必一样运用。( h. t# y( @+ h& u, e1 X" |
8 u, C4 v2 Q- y9 B( v5 O3 q/ X; A" D
对照上面的三层意思,说说读书时期,工作以来跟你“同学”、“同道”、“同坚持”的同学也好,同事也罢。1 u, F; {8 s8 B6 |
: u0 I, M' |- h3 |. F. F$ o# j
你们曾“同学什么”?“同样追求什么”或又各自有所追求,你们“一起坚持了什么”或又各自有所坚持。
1 g( T s7 |2 N' Q6 D D+ S2 C8 |0 S7 ^8 c6 g, F
通俗地说:当年跟你一起学机械的同学,现在怎么样呢?3 d1 X8 w5 N+ N% @. V
5 P7 U+ } a. {* ]
" u, M! F6 g" y3 O* P, c
, v2 D: i) l- M2 n) y, @! B1 ~
8 T4 K6 P% r: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