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8-3 08:10 编辑 ! [ n$ z) E3 g9 g
' w! S( a# ^& k
东北适合人类居住的理由:
1 O- l3 E4 p h% l% ^水,肯定是没问题;粮食,更没问题;气候,很多人觉得冷是不能忍受的,其实没有臆想的那么严重,而且习惯了还是挺舒服的。不说东北,俄国的大片土地、北欧的大片土地,不是也挺好的吗?: i) m3 C. g$ t0 w7 [
现在的东北实际情况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真有那么不堪吗?
- b( ^# d* x9 A5 B我觉得有相当部分并不真实,就像人们觉得东北冷,人活不下去,完全是误解# M4 w, M: V- N# S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以共和国总理身份去解决东北问题,李克强总理并不是第一人(去解决东北问题的总理好像都在东北工作过不短的时间,对东北理解深刻)。但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有个简单的对比,深圳开发面临第一位的问题是什么?肯定不是经济问题。
' K% y, T6 x+ u n x4 e东北是共产党最早取得政权的地方,大概是在1945-1948,不同地区时间不同
0 a4 i" a. c# P; E0 |东北是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工业基地,以前是有伪满甚至俄国的基础,也经历了抗美援朝(鲜血流了友谊没凝成)工厂疏散,特别是苏联援建,在东北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当年所有的工业部,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东北。
# \) T2 R- w: |, n7 v2 e# f正因为上面两点,东北形成了复杂的政治、人事关系。这对后来影响十分深刻
& X* X2 P p u4 W7 b5 v还有两个问题# g% g( X6 e, B2 w8 i/ X
1)说东北人保守。看看深圳就知道了。从深圳的书记、市长到深圳的一些大学校长,再到深圳的大型企业老板、高层管理人员、再到那些在深圳扎根的白领,东北人老多了。
* ~ p. z* _% v3 A2)说东北的企业垮了。事实上,关内的国企没夸,东北的也没垮。理由很简单,就是由于有复杂的人事关系的存在,所以东北企业也没少从北京获得资金。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应该( p) {/ Q# o7 Q. g: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