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23|回复: 21

公司宁愿高薪请新人,也不愿给老员工涨薪,到底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23: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昀 于 2018-6-22 23:28 编辑
# l5 Q. H* j4 N  o/ t3 s9 h* `7 @& G5 S
. K' U* j8 S$ y0 H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职场涨薪的规则,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现在转贴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感觉文中讲的很有道理,有些职场道理明白的越早越好。
: [" t2 K6 N2 O& J; |* |4 k* h. u1 ]% h5 g9 l2 ?: s0 S* c2 `* `
# [! G/ ]6 J+ @/ l0 K1 V

6 Y( ?5 U8 N2 ?5 c' U0 H. L# M* P+ U  n
职场潜规则:
公司“宁愿花11K重新招人,也不愿意花9K留住老员工”,
到底为什么?
文/木沐
; X3 ^6 [4 d% S  h: [# e1 e
01

( R. c: k: |$ ~7 h
沉重而敏感的梗
/ N# Z0 t8 [0 j
说起公司“宁愿花11K重新招人,也不愿意花9K留住老员工”这个梗,沉重而敏感,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 t) @6 V% z3 x
老员工立马义愤填膺,恨的牙痒痒,抱怨公司不讲人情:“招的新人,工资一个比一个高,就不明白到底比我们强在哪!”
+ ]. q( f; E; x- d: Z/ Y
新员工则眼皮都不眨,振振有词:“不给11K,谁来你们公司啊,这就是市场行情,懂吗?”
9 C$ D  K6 N+ ]4 J9 m
宁愿高薪招新人,也不给老员工就地涨工资,就算老员工愤而离职也在所不惜,这已经成为职场潜规则,被很多公司尤其大中型公司作为通行惯例执行。

+ z2 p. N0 J' b& ?9 h
公司为什么要做看上去如此不划算又招人怨的事?新,老员工到底谁说的更有道理?
+ B  I6 q6 L0 ~2 u
02

4 y7 R  d4 D/ p4 X
公司加薪的逻辑

5 e' A; _2 H# W* j
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者创业型公司,因为业务需要,薪资体系相当灵活而多变,涨薪幅度自然不在话下。然而一般的传统中大型公司,其加薪制度都有既定流程和固定频率,相对稳定。
: S3 d- A* X5 z' i; B8 Z: Z1 T
通常一年有一次普调的调薪机会,在年初或第一季度进行。当然也有个别情况,如员工升职,特别奖励等可在任何时间进行。

  I0 @# H) B# |7 |; F$ `
普调涨薪的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公司会在上一年度作出整体加薪预算额度,然后分解到各部门,部门经理会根据这个分解下来的额度,制定本部门员工的加薪计划。
* }5 E9 b  |8 E+ z
比如领导接到通知,今年整个部门涨薪额度为1000块钱,不算ta本人,部门成员共3个人:A,B,C,基本工资都是10000元。经过计算和综合考虑,领导给出如下的加薪方案,三个人的涨幅差距还算均衡:

' s4 F# g& l. F6 Q! J& l3 H8 @8 f$ o- Q
  • A:涨200(涨幅:2%)
    . J7 ]; q; M! D, r, Z
  • B:涨500(涨幅:5%)
  • C:涨300(涨幅:3%)

    1 x2 T: W; M  z' r) f& e

( p0 I- b7 V& X* l
但是如果给A的涨幅是8%,整体方案就随之变成:

: w. O% b2 U; h9 u
  • A:涨800(涨幅:8%)
    4 t/ O; H: C- N3 }+ c
  • B:涨100(涨幅:1%)
  • C:涨100(涨幅:1%)

    " U& n# o- o# I# e' P) A4 l9 R
6 K. f) q$ H* n
可以看出,三个人的涨幅虽差距较大,但是整体涨薪金额控制在部门额度内,绝不会出现给某个员工上浮10%或20%这种天方夜谭的情况。

' _! H; [+ p4 T) o& b
此外,在综合考虑员工调薪时,部门经理会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

! n9 r' |9 g  P; @/ F
  • 员工在上一年度的绩效评估
  • 对部门或公司的贡献
  • 现有薪资水平
  • 领导的主观印象: z4 Y$ u& e' h, q, J/ H+ W' Z2 {2 v
    + ~& O  [) d- w3 x
* I! ]/ \5 D) l: X( G1 p! ]; _
站在公司层面,只要每个部门的涨薪金额不超过各自额度,一般也不会干预和插手。
# L! ?% a. r/ w' b
在这样的加薪逻辑中,普通员工毫无理由,平白无故要求公司在非升职,非普调的情况下给自己加薪,或者就算在加薪期间,但要求加薪幅度超过部门额度,看起来都相当无脑,徒增笑柄。
5 H' ]3 P, l9 V& ]0 r
03

. [- z' l8 h3 j
公司加薪,
要考虑员工整体平衡
$ l# F5 Q$ Q" S' V: _! m
了解了公司的加薪逻辑和流程,我们再说回11K vs. 9K的梗。
. F7 L* U# ]0 J9 ~
假设老员工现有工资是6~7K,想要涨到9K,加薪幅度是30~50%。
" e# J. Z: ^: M8 _+ {% V
如此大的涨幅在目前大多数公司年涨幅仅为7%的普调中出现的概率是极低的。
) M* h7 u8 W0 V+ t7 ^* F
而对于公司来说,需要将现有员工的薪资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期达到整体平衡。否则给某些员工涨幅过高,势必会给广大员工留下口实,引起内部情绪不满甚至冲突。
* a# M, h/ R: a* Z5 Q* k
公司绝不会为了个别员工而引火烧身,因此断然不会为了留住你,而给你涨到9K。
- f+ u  i- r; n  J! ?7 a) i* ?, F. \
就算你业绩不错,表现优异,对你的奖励一般都会在季奖或者年奖中有所体现,就算年度的普调中会给你涨薪,涨幅也不不会太出格,仍然控制在本部门的预算额度内。

# U6 [. ~' t: I0 u' |4 r
除非你为公司做出特别的重大贡献或创造了巨大收益,公司才会拿出额外的一部分预算给你大幅加薪,并不占部门的额度。

# l$ x. z: w3 q4 K6 O$ Q; _
当然如果你牛逼到了这个地步,就肯定不是纠结11K还是9K这三瓜俩枣的胸怀了。

6 c  i9 p& \/ m8 g
04

- q, g+ D+ ?) ~* e# F8 C  V
为什么花高薪招聘新员工?
7 o0 y1 U0 _0 o- h8 \8 v
上面分析了为啥公司不会轻易给你30~50%的涨薪幅度到9K,那公司又为啥宁可从外面招一个11K的高薪员工呢?

& h1 @& s( {. f
在各行业都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引进新人才,吸收新idea,吐故纳新才才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7 c& T' W9 _: n+ l

. Z- e" H8 d- A; O8 F+ [
老员工自认为性价比超高,认为公司只需要给他们远低于新员工的工资,就可以轻易享受老员工的优势,比如:

9 W9 D, H! D6 a) R7 {+ M5 g
  • 对公司历史,业务和产品熟悉
  • 对公司的人脉和流程熟悉,好办事
  • 学习曲线短) ]5 ~9 n5 {' U, ?. G0 u! T

    7 |4 p  c  s3 K2 y! @6 g$ P
& b5 Z6 k9 z7 k/ n7 |
然而这不过是存在于他们脑子里的YY而已,从公司角度来看,以上老员工自认为的优势完全可以被解读成他们的劣势:

4 E% B' x$ Q4 t. A* l7 R
  • 对公司历史,业务和产品熟悉
    ---> 公司解读:思维守旧,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意识
  • 对公司的人脉和流程熟悉,好办事
    ---> 公司解读:工作不以结果为导向,过分讲究人情,一团和气最后办不成事
    & c- O, d3 W. f4 W( A% \3 r0 v4 S  b
  • 学习曲线短
    ---> 公司解读:缺乏学习动力和激情,拒绝接受新事物
    # j3 s$ j% J8 m4 W
    ( `1 |6 B3 H3 Z) \- M  j

0 P. E! M' ^. h; O" d! x( E) W
相反,这些老员工的劣势反而恰恰是新员工的优势所在,也正是为什么公司愿意付出更多的薪水请来新人,而不愿意留下老人。
5 T! s4 @( H! m# \2 i! q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每个岗位在人才市场上都有明码实价的标签,雇主在招聘新人时,当然要遵循“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就是用市场价格招到适合的人才。

, @8 ~! `5 n7 r6 T; o. P' b
当一个候选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在市场上平均定价11K的情况下,公司想要用低于这个价位的薪水招到同样条件的人才,基本不太现实。

' |  m0 Z" e" K% y
公司想要招聘新人,就必须完全服从人才市场的价值规律,用市场化的薪资招到合适的员工。

: L( E3 G$ ~9 r- `8 t( `" ~5 k
因此不管老员工怎么感觉不公平和不服气,都是徒劳的。

/ N$ \$ t) c( U, C+ U
05

& c# [) Y1 _! U2 q; V
职场潜规则,
越早明白越好
& x" a0 x4 F; P0 L
我入职场多年,最初也对11K vs. 9K 这种现象不太理解,曾有过来人偷偷跟我说:
* ]: b* D2 o, H" {+ ?5 X' F  J
“这就是职场潜规则,你在这里好好锻炼,等哪天翅膀硬了,跳一次槽,然后再回来,那工资绝对按照市场价,一去一回,说不定就双倍了,原地不动想涨这么多,门都没有!”

! P7 D; O; g- v" w; x
后来见得广了,经历多了,对这条职场潜规则就更加感同身受。

* x0 f. G! l  |6 @9 ]0 t0 K  d0 N
与其每天抱怨新人比自己工资高,与其不断抨击公司的薪酬体系,寄希望于公司“幡然悔悟”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还不如掂量掂量自己,一旦把你放到人才市场的摊位上,到底值多少钱。说不定到时你连抱怨的勇气都没有。

3 Z1 F% d; K3 C  b$ z6 Z5 q- C5 G
值多少钱,既不由你自己说了算,也不由公司说了算,而取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你自己到底有什么资格和多大的本事。
5 ]9 ?$ Z4 m; T6 {9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23 0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句说的好,值多少钱,不是由自己说的,也不是由公司说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发表于 2018-6-23 07: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怕没看到那些 招聘 开出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公司了, 举个例子 招一个机械工程师做皮带线的只开4K!还天天加班
- r2 u( T% b8 U8 \* O% c

点评

这么坑的公司还要瞎眼进去,不还是反过来证明自己的市场身价不够吗?  发表于 2018-6-25 12:01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7: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ィ心兂鎅 发表于 2018-6-23 07:06" ~6 F" w; o9 }" G( H
楼主是怕没看到那些 招聘 开出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公司了, 举个例子 招一个机械工程师做皮带线的只开4K!还 ...

( y) R4 F6 r0 Y) l2 p3 k  n8 b9 e& a
开出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司,还能去?明知道是坑,还非要去跳进坑里?你让人怎么说你呢?

+ V1 k9 R* R  f/ A5 f5 x- C$ [0 o; `) S

点评

在智联、无忧、58上大概能搜索出来,一个行业或专业在某个地域的大致工资水平吧?自己在市场值多少钱,心里也会有个底线。  发表于 2018-6-23 08:39
市场价格这个东西是无形的,没有参照的,  发表于 2018-6-23 07:23
发表于 2018-6-23 07: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祥 于 2018-6-23 07:30 编辑
: i5 p  A& B; D
& v; F% c- Y0 O0 a( G但像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公司内部提拔管理人员,比如部门扩大,设立班科长,都是会有工作年限的要求,也是要论资排辈的。! @: |( ]& q7 E2 H( ]& j
楼主说的情况是有,应该局限于小型企业,比如:涨薪制度不明确,年度考核绩效KPI不完善。) G5 n4 F# w9 C* I) _5 m$ f. O1 T; M
发表于 2018-6-23 08: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喜欢这样做。好管理出成绩是自己的。但是就怕出现挑战性的问题,那是就傻眼了
发表于 2018-6-23 0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叫人跳槽的节奏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8: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祥 发表于 2018-6-23 07:295 a3 K% K: `) ]2 M! u& J9 v( r
但像我现在的工作环境,公司内部提拔管理人员,比如部门扩大,设立班科长,都是会有工作年限的要求,也是要 ...
; |  c# P$ w9 T
体制内的企业和过分庞大的企业不适合。8 U6 T. N* y( w2 {  x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9: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j机械师 发表于 2018-6-23 06:57
; ^  b; C1 x. D! _8 b最后一句说的好,值多少钱,不是由自己说的,也不是由公司说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9 B$ r- i+ k$ b
看明白这句话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看懂了却不埋怨、也不抱怨,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和学习!
% s/ J' N" ^- o
发表于 2018-6-23 1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有些人的职位规划就是两年左右一跳槽。之前跟一个医生聊天,她说她女儿在上海,比较好的大学毕业,毕业后基本上就是两年一跳槽,每次跳槽工资会上涨1.5倍-2倍左右。这样几年下来就变成高薪,当然这是才毕业不久的时候,可能当薪资到达一定程度了,收入接近瓶颈了,就会调整方式,还有个朋友在北京,之前薪水在10K左右工作5年涨到15K左右,然后跳槽直接28K左右。. n) d- u* H4 q. ]0 E9 _* e
   我觉得公司涨薪幅度跟不上,社会上工作年限的涨薪幅度,这就是在鼓励大家跳槽。有种叫互换,A公司a员工,与B公司b员工类似公司相同岗位,a在自己公司待遇5K,每年涨500,b也是如此,a,b辞职,a去B公司 要价10K  b去A公司同样。人还是这些人工资也涨上去了。
+ I2 U# m; @1 W  |+ q   这样的体制对一些技术型的公司,有非常大的影响。技术是积累和传承的,一个技术人员在一个公司做了两年,他会对这个设备有很深的认识,工作期间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然后换另一个人过来,这有时间就意味着重新开始,很多错误要重新出一次。为什么很多中国企业做不长久,我觉得这也是一部分的原因。
  N1 p+ U" q; E) k' \/ e6 b0 q5 D  反正我是很不愿意换工作,可是现实不允许我一直在一个地方,每次去新的地方都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1 21:03 , Processed in 0.06319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