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我看的一个实例,图中有两处要标极限偏差的是为何?
% N/ S5 U# `9 R& ]感觉楼主说的应该是Φ250和Φ630这两处尺寸,因为看不到装配图,这里只能猜测了,Φ250下面的槽,应该是容纳毛毡之类的密封件的(但从尺寸上看显然不是毛毡);Φ630应该是与轴上的某个零件有配合关系,也或者轴上的零件带有O圈槽之类(尺寸上与O圈不符)。
1 w* F. c( y' W4 p
+ }+ E7 R4 W! Y0 H t7 ?2.其他又为何不用标?1 S3 x( C$ S) O% x+ N7 o
非关键配合尺寸可以不用标,比如大的间隙、外轮廓等等。( d1 v, d& P7 S& D- V/ l1 k0 ^5 `
" T; p' `, f) y* {9 E/ v
3.粗糙度标注判定在零件实测中能用眼睛辨别吗?还是有什么规定在内。 S2 w+ x ~; v+ B" D8 S1 [! t$ W
这个要看设计的要求是怎样的,如果后续有严格的表面化学处理之类的工艺,或者需方有特殊要求的,要上仪器检测了。而一般的情况下,是可以用肉眼(对比卡)或手指(老司机)去做判断的。2 M4 c8 H% u3 {( }' B, t
" i9 d, i! [+ A2 q4.再有他写的未注公差是按哪个标准来写的?我查表所得与他写的不一样。* |6 B% c& Q. r& J; H+ q5 K% z
有可能是企业标准或个人经验,未注公差的具体数值,还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加工能力来确定的,国标仅仅是推荐采用,而非强制标准。
6 E) J' s9 L( r9 {- U. P& t. U2 Y a) T) Y4 b: @5 k* \
5.我的理解是在标偏差的地方是不是有轴或其它零件相接点才需要标注偏差的。但未注公差按什么标准我就不理解了。! `2 |" X5 r0 T, {5 C# m- A7 o! O
准确的说,具有较严格的功能要求的尺寸,是要标公差的。未注在第4中回复了,这里不再赘述。
' ?# r8 E6 J; a6 E& U3 u
! |# J( _# O& z; R1 S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比如我是开机床的,那拿到图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体确认下形状,形状绝对不能出打错,把“井”垒成“烟囱”可就尴尬了。确认形状之后就要看哪些尺寸是带公差的,该给后一道工序留余量的要留合适(如果工艺卡比较详细的话,自己就省得计算了)。未注公差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定,老司机心里都是有数的,干的时候只要不超差就ok。
' w2 y& z, n4 {& W' B/ z
; a0 T M9 ]0 R; H2 N+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