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友们觉得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是精度?是可靠性?……我倒觉得是各基础技术的积累。
3 o9 e# V6 h+ U9 E 数控系统的核心不是芯片神马的,是算法,是代码优化,有了这点,才有数控系统的精度稳定性…,至于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之类的在算法面前都是小事。西门子一个运动控制卡就能把咱卡住。
4 |4 K+ y5 e% v& G0 h* e7 e$ `) h 机械系统的核心就多喽,材料就不谈了,结构部分,我们总以为机械是个夕阳学科,但每每外国人搞出个新结构,咱就呆了,原来这玩意还可以这样!什么可重构的概念,机构,静态的 动态的结构的优化优化理论,空间运动分析 解耦神马什么的,人家已经摸出门道了,人家的计算力学变成了商业软件,我们的计算力学,除了钟院士的贡献,其他的是不是还躺在在论文上,不得而知,会用ADAMS恐怕不一定精通动力学吧,会ABAQUS ANSYS的恐怕对弹性力学 数值计算一知半解的多吧,虽然会用即可,可也得看得出哪个优化的好吧,我们是在重复过去经验,甚至有的经验早该被病魔战胜了,人家是在挖掘理论。( q& O5 s6 V1 } T+ L
基础部件,液压 气压 元件,轴承…… 叹息吧功能部件,角铣头现在还行,但是双摆头呢,万能铣头呢。电主轴又是个麻烦,电机技术还在坑里站着呢,这还得加把劲吧。
' m1 ~7 @3 a; g% d, B 买过数控机床的人都知道,买进口机床,买五轴系统,买纳米精度数控系统,人家是大爷,这花大价钱还要看人家脸色,给人家写保证书,感觉极不爽。森精机的机床挪个位置还需要人家同意,哼。 2 R% d# o: w/ |2 z7 H
机床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差不多标准化,专业分工化了,问题是这一专业化分工后,核心的关键的又分到外国人手里了,出口是进步,值得敲锣打鼓。不看新闻看差距,不看外貌看内涵,不想春梦想现实,还是沉心研究吧,脚踏实地做基础研究比写新闻稿更容易打破技术封锁,可是坐冷板凳这事难,光花钱不赚钱更难,不干早上撒种子,中午割麦子的行当 难实在是难。
' `! o, l" f1 q+ H: s 踏踏实实的研究机床的核心部件才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没有基础技术的积累难以制造出高精度的机床。7 `, Y a, |8 @+ L7 [
8 J( ?* n7 L) h, ~+ p"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