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2-4 15: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焦虑,是时下的高发症。房子、车子、票子、婚姻、学区房等等都是导致焦虑的病因。今天要推荐的文章,从同学聚会窥探人生百态,以小见大,颇具启发性。
' B1 v7 N6 w9 I. n6 A% j3 K/ b% H
+ W4 q# y, }/ p5 o
* Q( d: `1 a6 ^3 P 作者建议,毕业20年之后,去参加一下同学聚会,不是要你去攀比人生成就,也不是要你去利用同学资源,而是看看人生20年长跑之后,决胜千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输掉人生长跑的东西又是什么。
i4 ~4 F8 j4 w2 h7 `6 ], \, I0 w R9 [6 N1 U. w( N
& e$ Q% c; v" m
; w K# k G" c$ P2 Z/ ~4 l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另外一个不焦虑的私家法宝:参加中学同学会。
+ k. ?4 k7 Z& n( \3 r$ K; H& s
8 L) v- }7 V, H* J% R
" z' Z4 x) A* Y6 {( h f 我最近还蛮热衷参加老同学聚会,在聚会中,我可以很兴味地观察,这些跟我一同起点的人,20年前我们一起排名次的人,20多年来在时代洪流中被“优胜劣汰”的人,究竟今天取得了什么人生成就?是什么让他们终生受益,又是什么让他们停滞不前?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今天的模样。
( @. U* A$ Z2 h' S5 `! N2 a+ y: _$ n5 z6 |3 s( B, n- @; U
$ ~% Y5 T* ]3 p5 p# x( _" R( e9 Y 我想先跟你讲讲一些过得比较好的同学的命运,归纳一些所谓的规律;再讲讲为数极少的过得不太好的同学的命运,再归纳一些规律,以我们切切实实走过的人生上半场给你以启发。
4 l1 P1 O) |! @* {/ v$ H# k1
0 T; b; q% ^2 B: A8 `: i4 }. w% F* t! J# P+ o. L
先谈那些大多数的过得挺好的同学
* {9 ]) i* t6 w" a6 a; H
" G) g* ?$ p! ] S% A
6 C, y3 h/ k( q {3 q5 f0 E' D6 [' _- e0 r Q
我可以给你讲讲一些同学的人生梗概:
& f8 }4 W1 Z+ b$ [: k
( L2 u# b. L. r8 x
& e" G+ j. E* |+ ~# ?1 |0 h$ l 甲同学是我们的班长,严于律己律人,但因为努力过猛,以至于高考并不怎么样,上了一个普通至极的大学。据说她不服气,考上了某一类大学的研究生。20多年没有信息,再次知道她,是因为网上疯传一篇人物文章,是某估值千亿美元公司的大高管,仔细核对之后,发现那位高管居然是她。
0 \# _, Q; O2 G# l& K! E; F5 e$ T) i" Q# p
) @# i7 t" [; P/ U$ Q 乙同学在中学时代不徐不疾,但大家都知道她成绩不错。她并没有读一个很好的大学,但她也不太着急。大学毕业后,因为失恋,为了打发时间她去读了个会计证,后来发现培训教室的隔壁,有个留学培训机构,于是化失恋的悲痛为学英语动力。她后来没有出国,但在世界五百强做到了财务总监。4 w0 O' r0 r2 y- Q; z. l7 M9 ]
% |7 y* c$ L' z; S% S
/ Q3 z1 h2 m0 d 丙同学除了作文写得好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说的,读了个三流大学,后来去广州北京的新闻行业工作,做到某门户网站的总监,年薪五十万。因该网站创业气氛浓厚,她也被拉着去当创始人,然后现在成了一个估值几十亿公司的副总裁(她中学时代是我的同桌)。 u$ B7 K+ k( a3 c3 e5 U
) V2 M) W& v" ?; S* N0 W, n
8 _: O8 W H' ^$ r- g2 R+ y; [. U
丁同学以前长期担任班长,现在是心理咨询师以及全职妈妈。回顾中学时代,她说很讨厌当班长的阶段,“觉得自己压力好大,一定要做得怎么样怎么样,我高考没有发挥好,跟压力大有关系。”
9 _# ~% Y* p( W' a |* \8 L
' e1 I ?, Q9 ?; l& `; l# t! S6 y/ S r% b
戊同学每天看武侠小说,还亲自写武侠小说,高考前都管不住自己,后来复读读了个税务大专。前几年她当了税务所专门管人事的所长,她跟我说要辞去所长职务,因为不能做业务人生无趣。结果前几周我听说因为她太求上进,居然当了税务副局长。- ]: ^& }5 k; J! ^$ P$ {
. l5 f0 @6 o( p% D2 N, F) Q3 r% \3 L2 f1 z
己同学是我们的中队长,一向严于律己律人,高考成绩极好,现在是法院一名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法官。我10岁就认识她,如今30年过去,她还一直那么纯真严肃,估计这一辈子都会这样让我等敬畏下去。
7 g3 e4 N2 x& n' ` j( H/ L9 x Q7 J5 W" p( C9 s, ^% G
, C6 T; a( N+ F6 U# x3 |
……
8 `3 p0 w% X5 T1 W$ [) j/ S! |( K! r" o, W, E' x# C2 w
7 g3 i1 C" Y- ~3 G& L6 z
上面讲的人生梗概,全都真实确信。我的同学里面,其实没有诞生世界范围内称得上杰出的人物,这其实是一些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的主流命运,你会发现,这些人活得还不错。
7 e- f: A( N' ]( @' T- G2 @% `* w
$ {$ f4 X+ n" S& k. z% C: C
5 ~0 ^" Q# x% {5 ]/ o& M6 }$ J 这些同学大部分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人群范围在五十名左右。这些初中同学,如此这般人生境况的,占一半以上。% P# Q: I7 Q4 N2 r" S
) Y# K" r4 h8 W, S! ]# z8 R
7 p) t% J- i. z. F. Z& | 小结这些过得还可以的人生,我们不难看出这么几个规律:$ P- }* X' N3 A: s
1 e3 |6 V! v2 x5 @3 X y2 g% `! p! E* @- n% r. X' w
规律一 :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敲门砖并不可靠7 x! e# e; Q3 m4 U4 Y4 V
' e2 b% r, g% K: Y& g4 }% ]) Z Z6 T; { d0 Q
不读好幼儿园就没有好小学,没有好小学就没有好中学,没有好中学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人生——传说中的环环相扣的人生,其实并不存在,我的同学们基本上过着随时可能起飞的人生。" [/ h; J* [& B# Q6 ^+ _: {" x& h
5 D: I3 {* W" w( D" F, S; ^
3 o- d# {% _0 J2 J0 o) a 我们读大学那年还没有扩招,能读上大学就是胜利,我们一个班40几个人,最后有30几个读上了大学,有些去了985、211,有些去了大专,有些去了当年才刚刚成立的地方大学,这些同学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起点不同,差异很大。5 A% A @( P! S# @4 k' q! \+ r
; V) g/ g* t+ z) C' A% ^. I$ |/ @# v- g ]3 T) Z
但长跑到如今40岁,成为中年人之后,发现命运的差异已经不大,起码没有高考分数相差那么大。7 P4 _% r# w2 f# G, m
/ m! Q8 ^: g, A% p$ g4 k2 N
: r6 s3 `6 n) U0 h! F
就像我们养孩子,开始还能准确记得他每个月的身高体重,跟小区里的小孩疯狂较劲儿,到孩子十几岁之后,你已经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完全不太在意了。2 g! P5 {& E1 e; t' I
, c1 g/ `: ^ x+ l) b8 l" ]8 _2 R$ a1 V7 I& L4 m4 o
我们把时间线拉长,这些暂时性的成绩,都不是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的根本。
0 R5 K6 C, A- h2 v7 m7 [$ s' K+ h t: D6 p1 T
$ `" d' a4 }/ o' b4 H/ P
规律二:真正决胜千里的,是一些考试不考的能力, w# a6 H3 q# r( i+ J
6 p. p" c4 g v4 H( `5 ~* t* |' p
7 T9 G& \# m7 K! s 柯洁在“阿尔法狗”面前认输之后,大家照例讨论起教育应该培养的通往未来的能力是什么。0 A, Z7 m# w1 Y
" L6 f- f. K- }" m* V5 Z4 B; j1 L" P1 @' G$ g
可以明确得出结论的是:凡是机器或者人工智能能够代替的能力,就是不太值得花时间去训练的能力;凡是不能迁移到其他领域的能力,也是不重要的能力。8 l' N3 r: G( J; r+ X
& D; U7 }: k( G9 z* T7 }5 ~$ k
& l4 v' m/ I+ S/ Y
我们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甚至是最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真正的能力的提升。2 b' A' o; m4 ]; S
0 k$ V; o0 t2 ^7 @
. b8 e6 o2 _5 q! p 美国人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前10名,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之外,其余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佐治亚理工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但对比15年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就挤进了前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大学。收入虽然并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及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 E. `& S( L* K: F! U
5 u1 N, y8 n3 g }& g2 B- Y" t G6 V, N8 [
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此外,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 g) }& @3 n' U/ I" j# D6 E1 \
3 D! p* n, G1 M( }% D. g
" _( G) `; @' N% y8 l; a 事实上,许多耶鲁学生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0 e; j) a! g% w+ X, x; W2 a6 A5 ]
2 @" `; X5 ]/ h. V* v& J
/ I* b* d% q6 R0 M! ~* t) a 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N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TA。" h# p; X8 w, G- |& m
; U( J8 v0 D2 q. n* ^
+ H2 P* _. O E4 H9 S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F) `" ~5 r1 O! z
+ K* b h& {: I# h
+ C! I! t. d8 a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n; O7 t* T) F% N; q3 S- l
( P+ M% W+ I# H1 J. ?' g9 B
& H+ v+ l* T! Z2 q2 C( e. |" |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9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2 U) e: j# G5 G- c/ I7 ^! ?
8 E. X9 _& U% _/ v3 B: _
; y; D8 E1 k5 M. Q 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M1 A4 C. H' O
* r' D7 c8 r% D' \; l! s# ~, B% J! t
规律三:没有绝对意义的成功: m6 u" }. x' \9 x; A
! L& t, K2 h% Y( o
) c) O5 K0 |% Q1 O( m3 w' @, ^ 人生成就并非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 Q0 J1 ]7 e$ ?5 C3 E
* v+ N) v/ n5 ~) v
4 y _# O) z& ]) R 毕业20年之后再去看我们的来时路,你的心情会比较平和宁静,因为你发现当年让你妒火中烧的同学,其实并没有影响你的人生;当年膜拜的学霸学神,后来的人生竟然也跟你我类似,并非遥不可追。
4 | v. |# S( N' P7 g1 O+ a- x0 m) [! J
% ~( z+ P4 E: x( F9 u) u/ A
一个班的孩子,通过了各种各样的路径,过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几乎跟优胜劣汰、鸡血竞争关系不大。
0 o- Y6 V) }0 r' x) V4 A, M0 C1 j. ]2 o4 @6 I$ d h
2 t$ K# w% `& T
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值得绝对去羡慕,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可以绝对去鄙视,专心过好你自己的人生就能走到人生丰盛的顶点。' t0 `- |+ V. e5 E4 H
6 Q; ]. A D8 o- _/ D
! W/ {, E% F, u3 u
所有人,包括你的孩子,很有可能过上一个没有百分百参照系的人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的生活。3 b% C* b- ^, @4 z- k$ i9 W
: f1 b( z# z$ Q" r' V
& d" ~! S U* z& n0 |5 N% V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3 r) T4 j1 P# k
9 o: e* J) L( z/ i/ ^
0 l* Q a9 |, ^3 l6 ^( B9 @8 B
如果不去构筑自己真正强大的内心,还执迷不悟地相信优胜劣汰,相信要抢夺最优教育资源才能成功,那么孩子得到失败的人生的可能性更大。
% c5 ?) U8 t+ n& L9 ~7 Y$ e; e2' v) I5 O4 l o. L
0 o* o c# ^' f! o$ p& o
再谈那些极少数的过得不好的同学/ O6 a" T+ J5 c5 D8 i
; n7 p$ o" k" D6 q& G# c
( {( `7 m5 X, h3 g( y
/ ~/ {+ e8 y) d) L3 y1 n% c 我的同学里面,还有一些获得了全班范围广泛同情和唏嘘的同学,这样的同学数量很少,但都集中在几类人群里面,因为涉及隐私,我不再一个个详述人生历程,而是直接谈规律。; k4 ]0 X% U3 R6 e
, q+ t1 K( @8 u8 P
, C/ x" _4 [; {# q- W! _9 z" @, J规律四: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
% P. \, s4 r, Q: J7 ^! ?" d, V2 U. v O! O8 Y- S6 Y
+ ^& J/ l/ C( u$ I0 A N% N 我的同学里面,有一类过得特别不好,那就是原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母夫妻关系恶劣的孩子。! p# ^% f4 q* ]4 K# |
* G5 d( ?6 m+ Q; o$ X
- z7 c4 [2 u( Q; i 孩子回到家就有父母关心、喜爱,这在我们眼中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在不少家庭很难做到。- B. P/ P2 S; ?& ]3 @0 S; o
6 U# O( l {+ g- ^9 w9 e# g" p0 u( v* `0 t
父母不好好在一起过,也不好好分手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孩子成年之后会把这样的相处模式带到新的家庭中去,甚至选择不结婚不成立家庭。
( Q0 _2 ]- ^* {* O7 h$ n6 I4 m8 b. _3 [+ C8 [; a1 x
# O. `! z* R6 [: S# N
有些“对男人抱有深深不信任感”的单亲妈妈,会霸占女儿的生活空间,会永远去考验女婿,这样的家庭在隐忍-爆发-鸡飞狗跳中循环,不要说有什么飞黄腾达的事业,连过上幸福平均线以上的生活都很难。' f p8 t& P; Q3 }- C# j+ Q
9 P2 Y! t2 H/ U' t# w, k8 H
. Z& _* I* m# X6 x* u' ]
所以,比购买学区房、想办法让孩子接受课外培训班更要紧的事情,是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经营自己跟伴侣的关系,经营自己跟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见过太多同心同德的夫妻白手起家过上令人羡慕的丰盛日子。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9 G6 C9 n- @/ J4 b* L
; n" U! F" e* b7 N7 V" g
3 h' S/ r8 k% n5 w: H2 T6 ^& V# ?规律五: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人生沉没成本非常高
h: N/ `+ i- m- X( I+ f+ `( ?; ]3 v% V2 _' F. s5 c- T' x
) Q. `; T6 h: y# f) V 你要相信我的同学里面真的有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也早早地嫁入了豪门,看上去也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l' A! ~3 Z6 z2 z* T& Y
/ T7 \+ j7 m( A& q
) v, y: | m. p1 h7 @ 但你能想到十五年后,这个姑娘会选择离婚,几乎净身出户,带着女儿跟深爱的中学同学在一起吗?( N# w; s$ j# a
/ r+ ^6 T' Q6 E/ m8 d5 L
+ A) ?6 ^% D# U# ?
如果她从一开始就跟真爱在一起,十五年共同经营事业家庭,能差到哪里去?经常有人说最怕老房子起火,但是,最容易起火的,就是老房子,沉没成本最大的,也是推翻以前所有的努力。6 c( G% i. f4 q7 H0 ]% B+ A
& h. t- F. y% b4 E4 m
; D" Z9 S) C* p4 D& q" ^2 Q
凡是不按自己真实意愿选择工作的,后来都过得抱怨和消极;凡是不按自己的真实意愿走入婚姻的,婚姻多半像个坟墓。
. [* `- l7 L8 F3 I6 y) v1 b4 ^+ Q1 [; o. G1 \& Z
" L' o: k* V6 p6 ]/ D q- c
有时候我们关于效率,关于性价比那些方面动的心思,耗费的努力,基本上抵不过一句闪烁着向往光芒的“我愿意”。
, F: E3 b1 U, k6 _% g$ N4 R# G; f6 c( |, f1 c0 X9 u7 q
4 u# k, @& P5 ^
我们经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选择。9 q2 Q: k: Y, i$ {
" R) Z0 O+ i1 A4 n9 q& H! h$ s+ G
* H+ [+ ~9 O R/ J4 t
2 a' K0 o- @7 i9 B' f4 r 在不同的年龄,人会对不同的领域,有自己选择的欲望:从穿衣吃饭,到阅读游戏,到交友社交,最后,当然是学业、工作、配偶等的全部自主的选择了。% J1 H6 {$ I9 [$ Y5 V5 B6 p$ X; I
8 |$ X2 Q7 \' ~. G. i: y5 l" p
8 s9 [% T5 Z/ v; ?' ~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权从小就被父母、老师、学校、单位、领导、社会舆论等等给绑架了。% A( k/ t9 D/ W( t, g5 _( `
4 {. L& F8 i) |$ ?5 ^
& X8 B+ s, ^9 J: E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直都没有自我选择的意识,从此就陷入了迷惘之中,再也找不到自己了。) s) |$ V: c' o- e4 F) h
3, e3 u$ G, |) u, M1 ^: p4 C
/ q0 z+ I( c& x0 J+ v6 H+ |
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
( E9 l6 S+ b- |
) m# M3 d$ c. C5 t8 o+ u/ { r
: ^2 Z8 a( t" ]9 g* k6 O; c9 V s7 Q w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参加中学同学的聚会,你就是在读一部最近发生的历史,对于你去如何设计孩子未来,如何规划今天,最鲜活最有借鉴意义的历史。! m r$ V8 c) ^ R
+ q" Y5 C4 [$ i) J& D6 I; n1 v3 d0 Q' u5 l/ s% O) F5 x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1/4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了。
$ o2 U/ F# g+ a1 s! Z) u( g- L/ [" z, s
* v/ M* B4 d3 s% R; z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X7 k/ m" i% L7 C3 X
7 }& R) p* L( _2 G: g' f5 W7 _
! v2 o7 _2 o; A7 D% q* }! g+ M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中学、大学时期,有很多很有竞争力的同学,但到了博士毕业以后,还能坚持学新东西的人就不多了。“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S% u( A% e2 L K" W
* _1 o% x- e' _ _ e( K/ u% M" @3 I
' o0 S, Z |* w9 F9 T/ R 最后,再次强调,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值得绝对去羡慕,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可以绝对去鄙视,专心过好你自己的人生就能走到人生丰盛的顶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