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49|回复: 12

讨论2:书接上文,关于旋风除尘器各粒径颗粒的过滤模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17: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次做了一个关于火花捕集器的SolidWorks模拟,由于是用word写的,粘贴的时候才发现粘贴不上去,所以最后做的是乱七八糟的,这次就直接在网页上写了,希望比上次好一点点。我本职工作是做除尘工程和除尘设备设计的,对相关内容相对其他熟悉点,所以基本上围绕这一块和大家交流。(机械加工我真心懂得不多,大学四年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都基本上还给老黄了。)
4 R! V( f  Q( e/ C: K, U, J- a7 ^  q4 s

0 ]6 g0 u- V9 g2 k再次强调:具体参数自己去找,对自己没啥用的看看乐呵乐呵就可以了。4 s. k2 W, J* ], |) F( \- E
内容:旋风除尘器(别称沙克龙)的气体分析及不同粒径的捕集效果。
0 k9 I5 L# U* z  O) Z旋风除尘器简介: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尘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件都有一定的尺寸比例,每一个比例关系的变动,都能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进气口尺寸、排气管直径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使用时应注意,当超过某一界限时,有利因素也能转化为不利因素。另外,有的因素对于提高除尘效率有利,但却会增加压力损失,因而对各因素的调整必须兼顾。(简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0 |$ x5 ^; M/ w+ \本文所涉及的旋风为抛丸机钢砂与氧化皮做初步分离之用。
' Q- l( r. R0 j6 s壳体材质及壁面粗糙度:Q235b,用于抛丸机后端气固分离的旋风一般部分采用耐磨板焊接而成(和加个内衬类似),这个地方基本不涉及材质问题只是简单地说明一下。粗糙度10微米。,颗粒直径为1mm(约为钢砂直径)0.1mm、10微米和一微米四种。* Z0 v7 R" t' f: O2 B0 Q5 J
1、旋风除尘器的建模
/ z& g7 u  J) u9 G9 h6 B9 \旋风除尘器本体建模比较简单,这里从网上找到一个旋风的图纸,按期图纸建立模型,其标注的运行阻力位600-1035pa,哥表示简直不可理喻,纯空气估计都比这个估计要高,别说气固混合了。
1 v; y6 m/ |: f2 d4 u; D' H一个简单的模型,下面有一个压缩包会提供模型,不过是2017版本的。
1 x5 r' `- v9 ^- I' B$ c新建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分析,选择重力参与分析,内部,空气介质,粗糙度10微米0 N6 i6 T& D" f5 t& c9 Z
9 X& K- Q5 U" |- ]  s
然后创建封盖,计算域(一般自动创建),然后创建边界条件:我这里设置的是入口速度21m/s,出口总压98735pa(大概是这个数)
6 m) k, h) G3 H$ ?1 a) M,目标设置的其实是静压差和总压差(压损),然后调整网格(不调整也可以)。设置控制条件,我选择的是两个压差增量绝对值小于20pa,
5 O' v. k; ~, H5 r6 a& v# O9 K
7 ~8 g7 u$ p8 z) E. T; \2 C7 u" F7 ~计算的到的压损约为1830-1840pa,比想象中的要高。0 ^- o5 r. x7 Q
0 f# Z! x" E5 w' l
新建粒子研究,注入,壁面设置双0.9(没查到这个数应该设多少),运行,然后创建曲线出结果,不幸的是我又卡住了,不过介绍完毕了,我也要下班了。% i- Q- g# J  |! D& N/ }  `

) ^$ A1 ]& A; t, L" Z1 X/ K  v+ A4 P/ D+ J
拜拜!!

* l5 R4 h( I( g( K# Z
* M/ a# v+ q+ W* C' T% G8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 18: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 E) `7 m4 w4 m& S! A9 V
阁下对flow simulation很有见解啊

点评

当然了,一点不懂流体力学的家伙来说,会以为楼主是朵牵牛花呢  发表于 2018-1-22 19:44
发表于 2018-1-22 1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SW流体力学的分析是采用什么求解器工具呢,是否准确?
  X' A- ^8 G2 ?/ Z& _0 f/ A  {楼主的的钻研精神值得称赞。

点评

你竟然把使用计算机不建立在机器语言上,真是搞笑!!  发表于 2018-1-23 10:09
原来你对结果的正确性认识是建立在求解器上的,厉害厉害  发表于 2018-1-22 19:41
发表于 2018-1-22 19: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A6 @* E" Y: `( ^2 x0 e+ w% d必须有点流体动力学基础,关于气固两相流的相关知识,否则会以为楼主真特么会什么呢。
9 O: W# L9 L* u
& b: M0 B; Z+ D0 m9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他能说出有用的东西么,他是来刷存在感的,告诉我们“他又活了”  发表于 2018-1-23 07:58
喷子,我哪里设定错了,总是复制粘贴,然后胡乱喷一通,你倒是说点有用的东西啊  发表于 2018-1-22 20:51
发表于 2018-1-24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18-1-25 11: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4 g/ t, j( x: k

点评

我也有个大学同学叫王艺林  发表于 2018-2-27 1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5 1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23 06:56 , Processed in 0.06966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