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 X; F1 B; z; A- l
4 Y/ Q: q, L' R2 w& G4 @' U9 q, }6 x% H
% t% x& ~# z. O/ f4 l& K当前,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智能化革命的重要支撑,已进入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其在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 - `5 e" P$ H/ v5 @" J
0 |/ U! L9 ^ ]; {
近几年来,工业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制造业回流、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且增速较高。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自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之后,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度攀升。2014年,全国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多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万台,而2016年全年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已达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 。 ) l- @, ?1 n4 X4 k$ G' s
! d. l% \. A: p( V9 |1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但总体来说,工业机器人领域在我国目前还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大多是通过机床加工起家,核心零部件主要为外国企业垄断。 8 L7 ?3 h* D' x0 G9 e6 h0 `, h) T) a
5 `3 z2 @4 x, r2 ?. e* ~& H$ n% y5 N- S% J4 A2 B
* ]4 \% V0 w2 n& ]% _: `(二)天津市机器人产业的总体情况
) e3 z: P- x5 C7 I+ j3 p
7 {! \- W! u+ x: I1 q1 c( @6 X6 U( i1 R2 P
/ X& S& W$ G% U0 e# Q! k0 b: p4 ^长期以来,天津市的经济一直呈现第二、三产业并重发展的格局。因而,无论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还是新兴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在供给端(产品生产)、需求端(潜在市场)方面都拥有良好的资源,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完备。
& h& Q. `% e) y9 j" d# s: E+ K
3 D3 F% D4 z) E4 |+ T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津市已拥有100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约为25亿元。共引进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近50个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爱智微、瑞思、天瑞博等40多家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的产业基础,以及武清区、经济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地。
& r/ ?/ q) ?" u/ D6 Y. F& I2 S5 |1 T
天津市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于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经济开发区),从事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后端集成部分,即本体、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部分。 d$ |4 w7 {% r. V7 N
. u! i5 D d& s8 \
- ` U! C6 e% D8 |# D. H: a& f9 \! u5 A8 J* T$ \" A
天津市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特点 * ?7 w& k$ A5 }+ S k4 b) H
s; Y- X" h' S) e2 h
6 p3 M/ R: n; Y. q3 @' h6 ?3 F/ k- W- u) s9 k9 g
(一)工业机器人为企业主流产品
0 z, _# s$ f: Y" `# f
O4 e! x0 }$ e$ b* e& m4 I- x4 b- ]$ y+ {& S* ~
- ~! l. j; k0 K: V8 o0 f/ U
9 v, _2 {( ]2 u
9 k0 L" Y% a2 |3 h, r- H/ {( z据不完全统计,天津从事机器人行业相关领域的企业供有108家,其中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纳恩博科技、鼎奇主轴、辰星自动化、瑞思、天瑞博科技等。产品领域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三大类。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主要以机械手、系统集成、AGV等为主;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物流运输业应用的搬运、码垛堆放机器人产品,以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产品等。工业机器人作为天津产业发展的主流,为天津市的优势领域。其中,医疗领域服务领域和特种机器人领域为新兴发展领域。 6 Z/ l. k( {) [* Y
/ n, X2 l, [+ ?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在108家企业中,从事机器人本体生产的企业有57家、从事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的企业有25家、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有20家、从事传感器制造的企业有4家。 " w4 {: m5 N7 G# D
# m3 w2 k/ D# |
0 K$ W& a* k* J# ~6 M( b
2 \; q% t* m5 x
(二)产业园区聚集作用不明显 ! e6 v9 V8 G1 `$ G* I9 h
& t) U5 M% J8 g" m
0 V% ]- E; y2 v. A T& u; Z! ], P
0 ]. g" ?% m- A# ~% j* k7 p
' B$ @7 W+ t* f- k: N3 Z9 P$ t: p8 `* l) G6 i
目前,天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清开发区、滨海机器人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几个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但产业园区聚集作用并不明显。 % X1 N7 N9 l1 f" c! O
9 W8 F F8 v0 k# W D
7 }2 S; ^ g! x. d% t+ u9 Q* j8 n: A4 R; z9 V
1.武清开发区 / L* T: l9 D1 N \: {# {: ~; {! H1 x% _
6 o5 k7 S5 Y: j1 n- Z* [$ v依托武清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引进了鼎奇主轴、辰星自动化、纳恩博科技、天瑞博科技等机器人科技成果转换项目。
8 B9 B" Q" x: I+ f/ f5 J
5 u; p# Q+ j; E) y* j+ {
9 I% G: ~7 B7 I8 B& @7 ]5 `5 i
2.滨海机器人产业园区 , t5 V, |3 \2 k4 S- i$ X
+ L: |. l2 c/ W# t# P
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2014年成立了滨海新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服务联盟,引进了一飞智控、深之蓝等服务机器人企业。此外,河东帅超科技园也有少量从事电气传动的企业,转型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 5 }; b) J; G3 u7 }1 u' l1 n
& [/ p* A0 f( G) b" d# G6 [2 u总体而言,目前天津市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各区县的机器人企业分布零散,周边无上下游配套企业,为集聚区的形成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 _1 q' B+ I: y7 t7 g3 y, j/ b5 n
* \/ u) V# I& q- ~/ h- A7 y1 e& @
/ D: C0 Z: J$ Y7 b' A
: n2 B U9 t. r/ h, T(三)政府引导产业技术创新 % M# W3 q; M8 }
$ w/ ^/ Z5 H$ x5 J; S
+ S" C8 w) Y% G# W
. i, I Z: D3 x+ K4 M. j1 e1.注重引进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 E& d. E8 z; R4 x. F4 X
! `$ u. f+ ?: c! n: C
此外,天津还在武清汽车园引进了北京大学机器人实验室、清华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3家创新机构,初步形成产业创新体系。但这些创新机构尚未显现出对行业发展的平台作用。
0 P# X. w' X4 E% L" Q, p
2 [! j. s% H. L6 d, X4 H2 t: i; T7 F
' {; L) `5 a O2 ^2.注重工业机器人服务体系建设
* ], [. G! `9 h2 Y8 K5 S, Z0 G/ J: P
天津市非常注重工业机器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天津市兴科百纳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以突破机器人共性核心技术,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为宗旨,天津市科委作为指导单位于2014年5月,在武清成立了天津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6年,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协会,目前已有近100家会员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及企业等。此外,天津市滨海新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在促进工业机器人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w7 }, f5 ^9 ~! z# D8 F
, n/ G+ ^6 I& Q. ~ s$ o; _, X
) b4 y5 M: R+ _; O( {8 d2 K
! ], T& `* I2 S; l
3.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给予重大支持
/ Z# X$ {( ]2 D5 P0 c: T. F
2 S. b# y8 l1 r进入“十二五”后半期,天津市开始加大力度对机器人发展给予重大支持。2014年开始,天津市科委设立了机器人重大专项基金,大力推动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发展。该专项基金旨在打造一批亮点企业、领先团队和“杀手锏”产品,形成核心零部件、测控技术、执行机构和集成技术全产业链。2015年、2016年,天津市科委又提出“智能制造”重大专项任务,将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作为一项关键内容。 0 e# w- m! R. e4 m% y% H
, t# j- m* o# i- P4 E6 E
2017年,天津市科委发布了天津市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其中,互联网先进制造分类旨在提升现有装备制造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程度、扩大跨界融合方向,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此外,将重点建设武清汽车产业园和开发区泰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两个产业聚集区,力争通过两年时间,使区域聚集度达到70%以上,将园区打造成国家级产业集群。 0 k* q+ x, G/ g N& w% x' Z: u& d
& O# W2 k# u, v4 C6 k7 b1 a; I Q0 L- |! E; b3 @
{' J, p7 e+ f. f. X3 I4.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9 r5 `2 W1 W D, K( c! `% v; [8 `& i; F4 I- H7 u! O' J: z9 ]
天津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的高校和院所主要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自动化仪表所等。天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高校和研究机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工程化研发机构也开始不断完善。但总体来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仍处于初创阶段,创新链还不甚完整,还有很大的完善发展空间。
( {/ \8 W6 c$ j7 ^' z# A
; j" V! `2 y; E8 q) {- D: R: p
# w0 @2 {5 @0 s
0 h- I3 J: f! s; F. J天津市机器人企业专利分析
9 w X6 _; }; Z ~$ D
- o3 i; K8 b2 }( Q! _- F- }/ [" l% c
: [' Y9 x* [) F" O$ d5 h(一)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仍有差距
# t! `! x% [% h; A- x1 l0 Y' G6 @* j( k4 b
: ~3 H- k9 u* t. l
' Q+ t) r$ e, T e: B
. L2 K: a: S( ^2 S% j# \" |- H9 F; N# I$ n6 \, b
国内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排名第一的是江苏省,紧随随后的是广东、上海等地,而天津仅排名第十。从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的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情况来看,2005年以前,各省市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很少。2009年以后,工业机器人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天津市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专利申请一直未达到高速发展状态。其原因主要是机器人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较少,科技创新较弱于其他省市。 9 E0 U- c! b& T& W
& @4 X* `! v6 \6 u8 _. n" {* H天津市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量远低于其他几个省市,对重点发展的领域也未有明显的分布。相比而言,上海在程序控制系统、安全装置(G05B19)等方面有较好的专利布局,而非集中于程序控制机械手(B25J9)领域,目前该领域多为企业集成商。 3 _: N4 V# |6 w1 C
- p( U& T' Y0 `9 p: G$ e$ l
1 Q+ G% T e' f& [" b3 ~) H( c% n/ p9 e! p8 b, K
(二)天津市专利区域分布情况 3 J* O% U- m8 e6 m, F* x
9 v3 Q; Q# M0 p5 r* {# e- W8 w Y5 ]! c6 ?' A4 b Y
6 l( n2 S* e1 F$ _' q5 E天津市工业机器人专利分布不均,没有特别聚集的区域。例如,南开区的工业机器人专利数量,多得益于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高校,但其对该区域或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没有突出的表现。对于拥有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滨海新区而言,其企业专利数量比仅为1.8。说明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无法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相比。 . a3 n/ N! v# I/ v% h' p: |
0 q4 v6 v- z3 S( V+ j4 _( z
进一步研究发现,天津排名前十位的企业申请人专利,更多的是集中在机器人技术的外围,企业的技术突破往往是软件方面,如算法的突破,而在核心零部件上突破很难。具体表现在控制系统、玻璃清洗、焊接等领域。此外,天津高校技术研发领域与天津企业技术研发领域并不完全相同,存在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给校企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L% P) }; ]6 S& T( H: C
3 F8 ?8 K/ P9 w. k& t" v) I+ o! q* o/ I- s' ^6 X( J
( c$ n9 y! @! m3 B' L1 D' F* s" g
- G0 l1 Z+ M$ g(一)结论
9 Y x0 m% T8 \% |
. ]9 l4 | u" C
! }* n: T; f6 f7 b4 e. h) G* D0 `* b; t5 v H) i
1.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产业集群发展不够 " i0 L+ _; r+ g4 ^0 `
, r) e$ p3 u* K& H& j目前,天津全市没有形成专门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而是纳入智能制造、或是装备制造领域的规划中,各区县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特色也不够鲜明,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本地配套率偏低。
) B: I/ E, Q9 \1 e% C9 l
3 g, O/ x5 E% F# v2 q
+ V( Y& R6 i( Q1 g) |: B) j$ j. i2 t
2.存在核心技术“瓶颈”,产业链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 ' n p+ H/ d+ t3 K2 h& v
* p5 }1 W0 A2 h4 k9 m0 E2 w- {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核心技术“瓶颈”,以及产业链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两个问题,天津市亟需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技术和核心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面向国内外高端市场的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优势企业集群。 / B& t$ t; o, T' d8 `$ L
' H7 \1 L* B, q$ P+ y2 O+ o' J' A$ h$ V5 q/ K# O
/ P8 `8 l. _2 s1 f2 B7 z/ T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基地水平不高
. Q5 a" n$ _* t% z1 L7 B. b, v) L+ { a
主要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积极性普遍偏低,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缺乏配套成熟和拥有国际化高新技术的研发基地,而且技术研发与经济发展脱节,技术成果转化率还不高。 ; ] V, c, u$ k7 C
' @; L0 K! ^8 w% m* M% x# n8 ?6 O ^# N
+ t p' V/ T( {) @
(二)建议
- ?: v8 a( p% T6 @- X# b
5 R! t) c1 m" A( y4 B) u( b+ [! J" |0 p3 R( }. l' `
; G* H C3 [9 p1 w1.强化技术服务与机构引进,实现特色化发展 ( W0 X* ^ f9 [1 ? a
- x( V3 v- }: _9 k$ Q! `/ P
要充分利用双自联动建设的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借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驻津新型研发机构在机器人领域的先行优势,创新技术转移、技术服务方式,加速天津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步伐。借助上述机构的国内外影响力和国内国际合作网络,引进一批天津优势机器人产业配套企业,提升天津本土机器人企业的综合发展能级。
5 K' O: G5 Q3 k0 c. P! ~, Y# O6 d
! y4 J5 D9 N: Y4 N2 k" X, _1 Y, l- y2 z) b" H
2.实施政府专项资助 ) H1 _! x/ ]& i6 W. M/ ^
& Y% }% s) j& P
对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开发、关键零部件进口替代、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支持。在现有由市级财政安排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小巨人工程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等专项资金基础上,向机器人产业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机器人产业,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c0 z `% S7 A5 F* {6 s7 r
' l( A) G/ H0 o5 `* ~
# f1 S1 E% f" d9 o
3 V& B# P8 l- [) w+ d$ q( u
3.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 B' w0 A" M7 m( v& e& \* S! Y/ A5 c; p4 @% M @) P
鼓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已有的研发和产业优势;搭建专业的机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申报国家和天津市的重大专项项目。 1 M8 w, q; e6 u; X
2 Z7 L; `: I5 ?: u
3 n% s9 f9 x3 o0 I0 U* E
9 k0 I8 N+ C9 l; N' p! ?4.多方入手,完善产业环境配套 F) a3 o: n& f# ?/ t
. A: _4 I5 H0 n X# T
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及自贸区优势,结合全市整体规划布局,对来津发展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高层次机器人领域创新人才给予优先支持;鼓励成立产学研用合作的“联合实验室”,实现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双向输入与输出;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内部众创空间发展,形成“园中园”的专业化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天津机器人产业联盟建设,加强联盟建设的经费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 $ C0 c5 b5 l, N; ~. C& R
. p$ S3 ~! y- e8 O( a
; B) j( L2 y6 M! F" `% i$ j; g' {, o$ e* d1 |2 s4 o) I4 e1 }
, A- r, P4 v) s. D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