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仔细观察原图,可以肯定的是:
3 a/ A7 r. O3 w) f! N, C" P9 j; g6 A% o1 x4 f+ t5 W
1.中间的输入轴工作状态是顺时针旋转的。# Z w1 r U* i
不然那对非园齿轮将毫无用武之地。( g1 m' y/ n7 b6 E0 n, p/ O0 _
2. 如果按住外圈壳体(白色塑料齿轮),则可见随着输入
@2 L7 z! C/ Z/ C 轴旋转角度的增大,所需要的扭距也在逐渐增大。
: u2 P; S/ f1 h2 x& T% a 而且这个增大的过程不是线性的,后期是陡增的,有点像Y=X^2* S; _: V2 P0 `4 ^- p, w" |
即所谓“可变刚性” 。先软后硬,呵呵。
4 w6 n* b6 z2 U f9 B& O$ B% t3. 输入轴到壳体转差过程几乎可达360度。
/ w# u/ u6 Y' i5 ]* K6 z, J# ]
% Q, [* M; y- V1 z+ X* u因此: 这个东东是个有缓冲作用的驱动轮。; w7 ~3 r# C, r; Q1 j
6 y. U) S/ ?8 ~" |% y9 F这么做的好处是使壳体上的白色塑料齿轮受力柔和,减小启动或% }, M3 d) l8 H* T
工作中负荷的变化时对齿的冲击。 该齿轮在使用中的负载变化# s @; [% h8 J4 f# q- B
频繁迅速。 塑料齿轮最怕扫齿(断牙)。
5 Q1 d" O! q; R- A9 o" _7 ? |& K# \, j. F! O6 b7 l
这个结构可以用发条机构或者内嵌成对圆柱弹簧实现,不过发条机& J; a6 T) y1 J1 S" u) Q9 x% G8 [
构太软(响应范围超过360度),成对圆柱弹簧机构太硬(响应角度小),# i, L1 X% C( p* {
而且这两种机构的刚性都是固定值。
+ f/ N8 Y2 a% `: P* L4 i( g" P$ D2 M( E, c
这个机构实现的效果如同给轮子加了充气的轮胎。轻载到重载都适应。
$ V! i( n1 B! O; K" j
L D" S5 a- a$ Y缺点? 你不觉得复杂么? 9 Y0 \6 s( @* j5 j- \1 O+ o$ w& M
那个非圆齿轮,除了个别高手,有哪位能马上画得出? , ?4 A+ k1 [0 J
接下来怎么把非圆齿轮做出来?" b) @, Y' q( a. f& ]) e& P
( G0 a4 z/ X/ k) {1 J
[ 本帖最后由 dongjingzhij 于 2008-7-30 14:5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