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21|回复: 6

世界质量管理水平的四个等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9 22: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 Inc)公司,对167家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企业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以考察质量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参见《质量烁金》京特.隆美尔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调查结果表明,按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及其对应的质量绩效水平,可将他们分为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对应着明显的管理特征和质量绩效的区别如下——
$ o7 t( y* D, Y9 S5 b: W     第一级 检验级        1 g: H  w4 [# @, X
管理特征:3 a: [8 A, t4 P  W! P# l
     1. 通过检验保证质量; 2. 缺乏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 3. 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 4. 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顾客意见的处理过程; 5. 质量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离,几乎由质量保证部独立负责产品质量。
% F: ~! q; }+ d8 G  b& H7 J. r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O4 D3 Y9 p! k4 L$ u' m% |$ r
     1. 主要应用检验技术;  2.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有限的预防措施,只占质量成本的13%; 3. 不了解使生产过程稳定的措施方法。5 B# O1 C: e, R6 p  F+ I0 \# z7 t
       质量业绩水平:) K  [" t2 I$ u# d/ O) F8 B
      1. 平均缺陷率:≈ 4,800 ppm (即 0.48% 注:ppm—百万分之缺陷率)  2. 废品率:> 5% 3. 返工率:> 3%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没有测定
0 n5 ~1 j# |! E" t  {5 k: M7 h( S7 n# M) ?3 C
第二级 质量保证级        3 P3 a" B% i/ L; o8 ^% r
管理特征:
9 W/ \3 A- S# [. L" ^0 u1. 通过检验保证质量;% G3 V0 N0 s  T, _" N$ q' M
2. 缺乏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
& O7 X* i. \0 V& }3. 对质量的要求仅限于废品率和返工率;
. ?* G8 O- {  e) I4. 高层管理层不参与质量活动,通常只介入重要顾客意见的处理过程;9 ]% y/ w. ~) X7 e+ O$ d
5. 质量管理职能与其他职能分离,几乎由质量保证部独立负责产品质量。
: o2 t  F6 P8 y2 m7 F* k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K( @7 C8 q* Z0 O3 C
                1. 使用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技术,如:Pareto图、因果图、SPC、生产过程的风险分析等,但仅一般性地用于提高生产过程的质量; 2. QFD、田口方法、实验设计等“质量设计”方法,没有系统地被采用。0 K1 ^9 [$ ]/ u$ a, E
                质量业绩水平:/ L. a1 I7 M, {  b
                1. 平均缺陷率:≈ 900 ppm  2. 废品率:≈3.1%  3. 返工率:≈2.7%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 1.33
5 S3 e+ j9 M4 f4 v* V
& w/ j/ ]% @3 N: \$ `2 C0 g) _8 P第三级  预防级        
6 d( a2 J4 [$ E7 E/ K) v管理特征:
4 O1 C$ w* ?/ t/ e' v$ f1. 管理层认识到“设计”对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开发阶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设计质量,采用了“质量设计”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质量问题在“源头”得到根本解决;  
7 ]  U+ {+ x" V2. 不仅生产和采购部门,而且包括开发部门都制定了高标准的质量目标;
& C7 h4 k1 V7 `0 k
; q8 s/ H, N) x6 X5 q3. 将质量职责授权到所有职能领域,中央质量保证部门转化为质量顾问的角色; 9 I. t& a, @5 p$ J) }3 x
6 r1 o& R4 }4 ]9 F0 _* ^
4. 引入“并行工程”的“跨职能工作组”方法,各个职能部门参与开发过程,使质量问题在源头得以解决。* q4 c+ _$ C" Q. E. N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3 B6 t# t& p' }                1. 大量地应用了质量设计的方法,如:QFD、田口方法、质量损失函数分析、实验设计、DFMEA、PFMEA、FTA、过程能力分析等;  2. 大量应用了预防性质量措施,如防错措施(Poka-Yoke)等;. L) X" e9 p* D9 x% x
                质量业绩水平:
2 q& ~. T& s; d9 [% M2 h                1. 平均缺陷率:≈ 900 ppm  2. 废品率:≈3.1% 3. 返工率:≈2.7% 4. 过程能力指数CPK: < 1.33
" b5 z4 s" F" X& e% x3 v
1 ~: p) T4 E; P* t% ?  I0 b, T4 T          第四级        完美级        ' v4 T$ N4 E( t0 Z+ q  z9 u
1. 高层管理者设定了及其严格的质量目标,如:“零缺陷”。质量问题不可或缺地被列入高层管理者的议事日程;  
% e5 m' C% E# K4 c( I8 m; y7 O' ~; N8 ]' v: _; @9 j5 Y% ~/ q
2. 每一个职能部门和层次都制定了各自具体的质量目标,如果这些目标实现的话,产品即可达到“零缺陷”质量; 9 e' ]- [2 g, ^# H
5 K# c( Q+ E% Q- Y
3. 70—80%的员工,包括最高管理者,参与“质量改进”活动。质量改进活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改进不仅针对设计、生产等一线部门,而且扩展到所有部门;1 n  z- U2 ?. E' G3 L
- f( q6 r' B; s! N% [$ [
4. 创造一种有助于质量提高的企业文化氛围,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质量”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这种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了对每一位员工的无形的激励机制; ) y0 F$ P! B  C9 K1 I) I. S' c8 m( |

, P. Y7 J& o4 o& q2 I# P4 `5. 形成了跨职能的团队协作,以达到质量目标;
; J" M$ [, Z; @$ H7 s: O/ F. j  S1 K- k& q2 I4 }0 O
6. 形成核心流程:零缺陷生产与质量设计。
3 C% Z6 I5 X$ ^5 O: f1 \0 a. ?                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
! e3 W6 D; `8 A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技术以及实现高质量的方法最大程度地被应用
$ O* h- n. P) n, m% d                质量业绩水平:8 G- e& b4 {& `: M: u3 I4 X
                平均缺陷率: < 100 ppm  废品率:< 0.8% 返工率:< 0.8% 过程能力指数CPK:≈ 2.0
! ?& T$ ^' ]! c
" U7 Y6 N9 r5 @3 E+ y
8 e" q/ V9 w* X. u, s3 u  O   看见了吧,领导不重视,我们第1级都排不上。更离谱的是连工艺流程也要我们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否认,关于质量,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发表于 2008-3-11 14: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气 于 2008-3-11 13:47 发表
( W- k! b4 N& y  o! s( T不可否认,关于质量,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 P0 b" v) ?, ]( B
: @) \: b. Z8 o, Z不错,这便要看企业高层对品质的认识以及如何管理,服务了.时下很多厂企都对外说加入了某某品质管理,可是执行起来谁又会将它当一回事,厂的内部品质管理员都可以是"假"的,拥有没经过培训用钱买回来的内部品质管理员证的大有人在.远的不说,就说说南海顺德的某些加入某某品质管理的家具厂吧,走进他们的生产车间,实在不敢恭维.$ U; l5 N4 x4 ?$ k9 Y+ u$ |2 X
( z1 O' Y3 U2 V; J9 h
[ 本帖最后由 李海飞 于 2008-3-11 14:39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7 17: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there is a big gap for us to improve
发表于 2008-11-17 2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质量管理很难,尤其是领导还要进度时就更难了
发表于 2018-6-15 15: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4 13: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7 13:25 , Processed in 0.05951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