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机械装备的再制造,重大课题---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 10: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机械装备的再制造,在旧的机体或外壳内装上新的心脏或修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里提到的电刷镀技术我曾经应用过,准确点说是受益者。。。黎明发动机有个车间可以做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13: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将来会成为我们的创业项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5 22: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关键还是基础件的设计寿命,如果基础件寿命将尽,会引发安全问题。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再制造的问题,可能会使再制造更加有效和容易操作。如何评价基础件的寿命来确认有无再制造价值也是个问题。隐约记得直升机桨毂是要100小时更换的,(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像这类零件能否通过再制造来恢复?所以个人认为再制造也存在一个范围的问题,有的零件再制造效益可观,有的可能不适合,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
+ i2 Q: B2 |9 e3 `8 R/ \. ^  期待各位大虾发表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公司多会有这种情况,很普遍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8 1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现在都是往数控全自动方向发展,机床是早期的产品,再制造的零件即使比原来的耐用,精度也不能比以前的搞很多吧?除非改造。
. }; B8 q9 F5 {- i" k2 o. i6 s这个技术会不会有局限性呢? 会不会只能修复通用性强的零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感觉,再制造对机床的局限太大,比如主轴之类的高精度轴类,精度能保证吗?而其他的普通零件再制造的成本是否高?坦克的履带可以再制造修复,但是炮管呢?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15: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同意楼上有人关于再制造的观点,再制造不是用新零组件替换旧的不能使用的或者落后的零组件,简单直接的说是将零件磨损面进行增材料的再加工,以达到零件所要求的尺寸,甚至工作面有更高的机械性能,更长的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1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的人。军工重型装备的确如徐滨士老先生所言,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很有体会。因为也许几年后他要“再制造”的军用重型装备就是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的那个大块头。0 [6 p# F9 _' l0 m3 z8 U
从文章中看,这位老先生的贡献有这么几点:9 b/ ?4 D: K5 P8 H! K" }$ M
1、电刷镀技术
9 [7 B5 Q; S/ T3 u2、大型机械不需解体就能现场局部维修。
+ s  Q. @- q" B3、坦克履带板换代新材料,延长了履带寿命。/ ~6 f) M2 S6 b( v
4、纳米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
. P# N% S9 X+ y6 d5 ?5、创新了装备全寿命周期模式
1 a+ G& j1 U4 _% L( R" K. j
3 F( |/ \* y2 z8 `& s这位老先生的很大一部分成果是在表面工程上。有幸的是,我原来的老师有一位就是中国表面工程方面数一数二的专家。不过他是院长,给我们讲的少,只是说过这么一件事:坦克表面未经处理,一下水很快会生锈,影响使用和寿命。用一种涂料涂上后,就可以在很长时间内部生锈,……。表面工程的确能解决一些零件的先天缺陷,但是,设计人员这块的问题,那位老先生可能就没什么办法了。* ?9 g$ s6 g8 Z4 H0 J
6 m& G0 @1 D2 [
我们是军企,在产的项目很多,都是机密。为什么要这么多任务呢?因为我们厂要养活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几百号人。这对于一个年产值只有600多万的军企太难了。所以,厂长告诉我们,见到任务,就要像狗见到骨头一样! 能接的都要接,因为我们要赚钱。一个车间不到10个人,一个科研只有4个人。这样的团队,却每年给厂里提供者上千万的产值!
1 s8 B1 v1 Y+ {, P; m7 F问我们怎么干的,车间的大门上现在还写着06年加班的时间: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我在办公室,却曾经在车间干到过 凌晨1点。技术人员就想磨房里的豆子,为了效益,为了生存,我们拼命榨取着自己的大脑。2 T3 {. W( y/ F  d3 Y/ a
但是,我们都明白,即便再努力,把造出一辆车的周期从几年缩短为3个月,不出错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要不断的反工,不断的自责……最后,即便样品成功了,设计上不合理的地方已经不再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了。真的没时间,没经历。现在我的同学要转行,科研就剩下3个半人了。我们在硬扛着。$ P6 f1 u* }1 O0 S. Z  d5 @
我知道,产品问题很多,维修方便性,零件的标准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没有经历了……如果日后该产品出了问题,也希望能够原谅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9 17: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从表面理解需要的技术含量就比较高

整体评估,整体制造,如果不是一个产业。恐怕很难完成。到目前为止我国有那些民用的在制造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4-29 02:45 , Processed in 0.0552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