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02|回复: 2

用FXON-60MR PLC 对MZ2015控制系统进行改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3 16: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Z2015自动磨床是轴承行业广泛使用的加工设备,用于轴承套圈内圆磨削,由于该机床的早期电气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由二极管组成的矩阵顺序控制线路,电气元件较多,且可靠性差,电气故障频繁。故采用FXon-60MR PLC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8 i# A" X: q& z2 G1 ~; g8 k

( D) g, L3 ~: |2 i3 [# r    1、系统的硬件设计6 u9 k+ O) @/ d
( B1 K2 A* `1 f/ I& `+ p! e
    任何一种继电器系统都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输入部分,逻辑部分和输出部分。系统输入部分由所有行程开关、仪表触点、方式选择开关、控制按钮等组成。逻辑部分 是指由各种继电器及其触点组成的实现一定逻辑功能的控制线路,输出部分包括电磁阀线圈,指示灯和接通各种负载的接触器线圈。在控制系统中使用PLC 就是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逻辑线路部分。原MZ2015磨床的电气系统,所有行程开关(SQ1~SQ17),选择开关(SA3),仪表触点 (KA1~KA4),控制按钮(SB2,SB5)等为系统的输入信号;而电磁阀线圈(YV1~YV13),指示灯,充磁信号等为系统的输出信号。系统的硬 件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节省输出点数,各电磁阀的状态指示灯并联在其线圈两端;系统的调整操作采用由PLC的Y1和Y2输出调整信号在外部经相应开关控 制。同时为了保护PLC输出继电器,在电磁阀两端各并联一只二极管,防止在电感性负载断开时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或浪涌电流对PLC输出点及内部电源的冲 击,二极管的额定电流通常选为1A,额定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的3倍。1 _. p. C% a; d; B" H+ E! z
) |$ y! t2 j4 X- _/ ~4 b

' [" R0 C, J& d/ H9 ^& t& y2 k+ E  m图1 PLC外部接线图5 [0 n& J$ p4 \: ]9 O  t: l
$ l3 ~+ |) |7 @2 f
    2、软件设计5 q& r9 |6 c8 G. G/ L

& X' f! T6 J* z6 j4 ^3 f    (1) 程序结构 * I9 ~9 ~6 U' z0 o- M2 j5 S. g6 b

) k. g  S, S5 ]- ]    原机床包括自动、半自动、调整和长期修整4种工作方式,由万能转换开关选择。用PLC改造后,此部分的接线要重新安排,可选用转换开关的两组触点SA3-1和SA3-2(对应PLC输入端子X20和X21),使其分别在4种工作情况下,满足表1所示的通断状态。
. a5 P. \. _& n. X) u. f5 W
4 F/ @  d5 @8 P" F/ w表1 开关方式状态
  h7 ^% W3 M; c' T8 f9 x; N5 W8 d# t" t# @2 z' _
' {6 r& |$ |! ?, g3 f' E9 I
    表1中"0"表示断开,"1"表示接通。如用二进制表示X20 和X21 的状态,即为00,01,10和11四种。如图2示,自动方式时驱动M10,半自动时驱动M11,调整时驱动M12,长修时驱动M13。这样可安排出图3的程序结构图。
) ?& S% _& W, N1 @' [! F2 Z! `$ p% g( r. Q; |/ v' e. g& q
( Y( X+ z$ Z" W: L% d% \! R
图2 工作方式梯形图+ C1 H: m. j% V6 N5 I3 M; e
+ T4 q0 K; A3 }9 _1 o  {0 [
0 s* t4 H0 j! d$ x
图3 程序结构图
3 D; h( L) D: ]8 n% e. f6 n) m' s7 F; A4 D% t4 G( F, K6 H+ G
    (2) 矩阵电路的编程处理
- T8 A5 ~* t7 b8 E" O' @1 e& @& G& A& Q5 w* x5 h0 p9 I0 Q: s' h
; B' x) _3 b% ]. m6 X: ~' Z/ L
图4 二极管顺序控制原理示意图及对应梯形图
% x, ]* H2 R4 t8 f
7 e. h8 w. F/ Y3 P/ X* b4 h. H# K1 k    矩阵二极管顺序控制电路是原床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LC梯形图的转换原理,如图4示。其动作如下: 7 M" p' J/ Y+ }
/ M5 q9 W. I5 J5 @
    a. SA1合上,SA2打开,KA5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此时KA5线圈及R上的电压基本相等,约为12V,KA6线圈被短路脱吸。
  c  ?/ m2 }% m' m: ~+ e    b. SA1打开,SA2合上,KA5线圈被短路,KA5脱吸,KA6线圈通电吸上并自锁。
6 Y$ I% J- N. \5 v+ a8 c' q    c. SA1、SA2同时合上,由于KA5、KA6线圈同时被短路,所以V1也处于上述导通状态,但KA5、KA6总是处于脱吸状态。
) O! [+ ^" a/ P- ~* t- O7 x0 Y$ k
    根据上述要求可得出SA1、SA2与KA5、KA6的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从表2可看出,SA1是KA5的置位端,KA6的复位端;SA2是KA6的置 位端,KA5的复位端。这种状态可由PLC内部的置位、复位指令来实现,其梯形图如图4示,图中M21相当于KA5,M22相当于KA6。2 V/ e0 S. O! X+ f- e0 `6 e
6 s7 _0 d5 Y; t
表2 顺序逻辑控制
. G/ m' m5 N7 r  g0 T, a
* h0 n7 r3 W- v" }  R/ n4 v# Z! u
    (3) 编程调试
* i$ c/ y! W' L% [
/ G/ H6 t  ]+ t$ K$ k    由于用PLC改造原机床电气系统是以不改变原控制功能为前提,此时可对原线路进行分块处理,对于MZ2015磨床,可分成输出处理程序,输入处理程序和顺 序控制逻辑程序,这种处理对于程序调试和设备维修都有很大的方便,根据手动、 长修、自动和半自动四种工作方式分别进行模拟运行。用开关模拟输入信号,开关的一端接入相对应的输入端点,另一端作为公共端接在PLC输入信号电源的负 端。输入程序后,对照输入信号状态表,设置好原始状态情况下所有输入信号的状态;再按工步状态,扳动开关,观察输出端点指示灯在一个工作循环里的状态变 化,并与工艺过程对照。由于程序较长,这里仅给出输出部分及二极管顺控电路所对应的梯形图,如图4、5示。 0 \+ l2 f1 {/ i$ O0 H
' ?  A) }2 C. @
. ]& |7 k7 h% P4 C: d/ d9 E
图5 输出部分梯形图; @2 R* a; t, K

7 k7 S& X& Z+ m+ m8 o" l    3、结束语( O, j( u: x. b( h& @+ P
- Q2 I$ ]8 c8 M1 {
    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旧机床电气系统,在现有企业里是非常现实的技术改造方案,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通过使用PLC改造该机床电气系统后,去掉了原机 床的13只中间继电器,5只时间继电器,80只顺序控制二极管及20只电阻,使线路简化。同时,由于PLC的高可靠性,输入输出部分还有信号指示,不仅使 电气故障次数大大减少,而且还给准确判断电器故障的发生部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3 19: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应该是转的某人的论文吧
% _5 q% p& u6 L+ W% s; X: R2 y呵呵: h4 G1 }; M, A: E: b' h
学习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4: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转过来的   觉得很不错  所以搬到这边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5 07:43 , Processed in 0.0693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