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从压缩机厂回来,搞的我头都痛!我谈谈我的看法:: Q6 q& W7 Y, G& `
先说图纸本身的问题:要求这么高,怎么不标圆拄度!还有,光洁度还不如不标呢!标0.8是对磨床的侮辱!: Q) b0 T, r; e' }
好,废话不提,对这个活我的理解:+ t! v' ~1 |8 k( C: R1 R
首先是夹持的方式.我觉得应该用V型加液压的偏心夹具.动力头和砂轮轴的动态精度和刚性必须要好.也就是说,磨出来的活圆柱度要保证在0.8微以内.光洁度要在0.2以内.
) ^3 G9 V4 l: M# s其次,机床本身的刚性要好.振源的控制必须要好.动平衡必不可少,如果还要效率的话.: Z, o3 q G6 `1 K+ P. a
前两点保证了才来谈2微精度的问题:
+ w' R* p7 {1 G7 K加量仪可以保证2微的公差,没问题.批量应该在1.2左右.但是,量仪的驱动最好是气动的或者是很稳定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振动是致命的.还有,磨床的升温必须控制,尤其是量仪要加冷却.
) U& w: x2 x: P. M1 j0 G顺便提一下,有高人说用激光在线检测.想问问你见过吗?你说的不会是光栅尺吧!那也不是在线检测啊.还有,2微的尺寸公差和磨床的最小进给量没有太大的关系.最终的尺寸基本上是靠系统的工艺变形来控制的,那时磨床是不运动的.
' T5 X0 x$ @0 l. F回到头上多说两句.刚从压缩机厂回来.那台机床存在刚性不足的问题.我严重怀疑是砂轮轴.在圆度只能控制在1.5微以内的情况下,机床的批量加工125件未做任何调整,工件的尺寸有绝大部分控制在1.5的范围内.有极个别的超过2.5微.原因是有高点.他们量尺寸是全长上换不同的位置量,取偏离量最大的值.而同样是干一样活的进口机床,他的圆度保证在1.2以内,光洁度在0.15以下.所以,他的尺寸分散度很稳定的控制在2个以内.各位老大,那可是60丝的余量,12秒切完啊! |